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引领下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3-01-08陶瑞萱

智库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科外语人才

陶瑞萱

(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1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重要回信中指出:“外语院校要致力于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上做出新的贡献。”面对新的要求,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实行知识融合、科学交叉的新理念;结合动态需求,不断完善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充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外语人才培养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确保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融合,能够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育人和育才的同向同行,达到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新文科”建设赋予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使命

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委在2019年4月份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有效提升了高校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2019年成为了新文科建设的开始之年。当前,“新文科”已经成为了振兴高校本科专业,加大高校在本科专业层次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新文科建设工作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努力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新文科培养体系。2021年3月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0号),要求高校要尽快开展围绕文科建设进行改革实验项目。教育部又根据本科层次新文科建设的任务目标,发布了《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语教学方面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不断满足了社会对外语层次人才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了大量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而且在我国开展对外交流的过程之中,始终坚持与国际接轨,不断提升我国外语教学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为外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当前,传统专业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为深化对外交流提供新的机遇,才能为国内外语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注入新的内容,引导我国外语教学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来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2019年3月,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强调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立足新使命、大格局,重视新文科建设,发展大外语培养体系。高等教育作为我本科层次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培养一专多能、一精都会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人才,这为新时代进一步提高新文科水平,加强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新的道路。

“新文科”建设主要是指对传统的文科专业进行新的交叉重组,在开展语言学、哲学、文学等传统课程之中把新技术进行融入,进一步提高本科学生在接受知识学习方面,对跨学科综合性内容方面的学习,加强在融合多个学科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设。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知识更新速度越发提升,市场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出现,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在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导下,在开展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进一步增强人才的培养途径、学科方面的知识融合和交叉,进一步增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整体化水平,更好地符合时代的需求。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现状

在欧美等国家,外语人才主要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上灵活多样,能满足不同学生对多样化知识的需求。跨学科课程丰富,跨学科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学等专业,还深入到各语种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校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而且,很多高校鼓励多语种学习。另外,与国内高校通行的“语种即专业”的做法不同,国外很多语种是为专业所用,多语种服务于专业的做法使学生有更广博的积淀,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3]。国外外语人才培养的做法,对我国在新时代加强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注重开展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主要开展双语班教学模式。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于1981年率先开设西英(西班牙语+英语)双语方向[4],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84年创办了英法(英语+法语)双语班[5]。随后,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院校分别开设了双语班。九十年代,我国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入了新时期,“专业+外语”成为了各大高校特别是外语教育的热门内容。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扎实的外语基础和其他专业知识,培养模式有专业复合型培养模式和语言复合型进行培养。专业复合型主要分为“外语+专业知识”的模式和“外语+专业方向”的模式。在开展外语课程的同时,会开展外文以及中文等教学课程等相关知识,比如新闻学、法律学、外交学等,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语言复合型的培养,主要是指在汉语之外,需要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各院校在开展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双外语主辅式”。学生学习两门外语,但两门外语主次地位明确,学生在保证第一种外语达到专业水平的要求下,对第二种外语进行强化学习,以天津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为代表的院校采用了“双外语主辅式”培养模式。二是“双外语+专业”的方式。当前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方式较为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的“法语英语十经济学”的培养方式。三是开展“多语种复合式”进行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掌握三门以上的外语才能达到要求。比如说北京外国语大学就要求老挝语专业的学生要掌握英语达到大专水平基础上,还要学习泰语。总的来说“双外语主辅式”“双外语+专业”对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但效果比较良好,众多高校进行了选择。第三种“多语种复合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展的院校相对较少[6]。

在新时代加强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研究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建设,不断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充分利用新时代带来的科技发展新环境,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真正的学科交叉融合。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资源的内容,让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面不断优化,使教学的内容专业度不断提升。另外,要不断完善在课程方面的科学规划,来弥补学制年限带来的学生时间学习不足等情况,进一步提高外语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更好地匹配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一个宗旨不能变,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专业,而不能让外语专业沦为某学科的工具。

三、“新文科”建设引领下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文科”建设下我国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核心,是进行创新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厚实的相关专业知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专业人才。所以,加强创新型措施推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培养效果,是新时代对我国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发展的新要求。

(一)坚持立德树人之根本,提升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

加强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本内容是做到立德树人。只有充分地解决好外语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所以,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在“外语+某种专业”知识的培养,还应该注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联合的道德情操,更应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强调厚基础、宽人文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学科属性和回归人文特质[7]。第二,在新时代,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到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及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融入中国元素,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发展的动态,不断提高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第三,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增强高校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意识。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肩负更多的责任,在新征程上为民族复兴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结合动态需求,优化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育路径

在新时代,加强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当与新形势、新机遇等充分结合。复合型外语人才不应只局限于“外语+某种专业”知识的形式,应更加注重知识的融通和学科的交叉。面对新要求、新形势,高校在开展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要主动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区域的发展要求相对接,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培养的目标路径,要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文化沟通、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所以,一是要做到坚持多元化的发展理念。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多学科、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培养模式,有效打破外语人才培养仅局限在文学、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局面,要把新时代产生的新产业、新技术的变革以及在研究方法领域等方面的创新进行融入,完成优化调整。二是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外语复合型人才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符合实际需求。要“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为企业、科学技术发展服务。三是要根据各个区域发展的实际进行差异化的培养。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立足实际,解决当地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真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要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制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彻底打破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育同质化问题,保持创新和特色,整体提高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三)顺应科技潮流,创新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在教育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开展实体虚拟、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相结合的智能化教育模式,促进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构建,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增强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整体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方面,充分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对外语人才的培养之中,为教师的发展打造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的交流发展平台,充分利用线上发布的优质公开课程来弥补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实现优质资源的相互流通,资源共享。通过开展智慧型课堂打造,实现智能外语学习,充分利用线上优质的学习平台,推动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发展,提高学习的整体质量。在高校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多渠道对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包括向学生提供阅读书目、相关的英文学习链接、国内外的优质公开课、相关的软件等。让外语人才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在科技为支撑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提升培养的整体效果。

四、结语

在新时代,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多学科协同已是必然趋势。各高校应主动适应“新文科”建设对外语教育的需求与挑战,重新审视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内涵,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实行多元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同时,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科技融入到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创新之中,整体性提升我国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和具有专业本领的外语人才,为“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但是,要强调外语不应简单作为语言工具,要坚守外语专业的人文特质和专业内涵,为进一步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做出外语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科外语人才
人才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孙文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