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
——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分院省级骨干专业群建设实践为例

2023-01-08李明龙唐霓虹

智库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员党员

李明龙 唐霓虹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基本情况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分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少数民族9人。在籍学生1327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00余人,共青团员545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学工党支部。党员总数48人,其中教师党员25人,学生党员23人。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贵州省装备制造开放性实训基地、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CCAR-147、贵阳市数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飞机机电设备维修4个专业,配套建有37个实训室。同时建有国家级、省级大师工作室5个。

二、党建工作主要做法

(一)创新工作抓手,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从分院师生特点出发,围绕“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引领师生成长,促进分院事业发展”这一主题,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按照“一个堡垒、两个推进、三个作用、四种文化、五大工程”着力实施“党建+模式”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1)实施党员教育管理示范建设。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把党员活动室建设与专业实训室建设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起来,把党建文化与专业文化叠加起来,把工匠文化与竞赛项目链接起来,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分院党总支把党员活动室建在专业实训室里,把党建文化建在廊道墙壁上,着力实施了以“党建文化+专业文化+工匠文化+主题教育”的“四+”文化建设。

一是以党建文化建设为核心,弘扬新时代主旋律,激发广大党员感恩奋进,潜心育人,除了自己要弄懂“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弄懂“怎样学习、学习什么、为谁学习”的问题,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准学习方向,明确学习目标。

二是以专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一方面将课程思政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里,要求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德,以德立学,做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另一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以工匠文化建设为载体,弘扬工匠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成为广大师生学习进步的风尚,用匠人、匠心、匠气的精神开展教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四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在常学常新中提高理论水平,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实施文化阵地建设,使党建工作方向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任务更聚焦,党建工作抓手有力,业务工作成效凸显。

(2)继续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分院党总支按照“达标-提升-创优”的思路,紧扣“三全育人”中心环节,围绕“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落实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的目标要求,利用“筑红云”“学习强国”APP学习答题平台,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组织全体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尊崇党章党规、严守纪律规矩。我们的党员老师在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参加社区和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无畏精神。

(3)完善支部工作考评办法。按照“三问三访三查一评定”的评价方式,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强化工作考核,在考核指标确定上,突出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教师党员着重考核师德师风,尤其在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情况;学生党员着重考核学风班风,尤其在遵章守纪、文明行为、思想政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的模范作用等,切实发挥考核评价机制在党建工作的激励作用,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有效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带头模范。

(二)夯实五加工程,铸牢组织堡垒根基

按照“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品德立人、技能立业”的思路,扎实推进“五加工程”建设,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激发师生在学院事业建设发展中的内生动力。

(1)党建+敬廉崇洁工程,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始终把作风纪律摆在教育教学的关键部位,经常性地开展党规党纪的学习和警示教育,年初制定《分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层层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以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找问题、挖根源、找差距”“零差错、零失误、零缺陷”以及“防风险、守底线”等主题活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严明了党的纪律,强化了党内规矩,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

(2)党建+立德树人工程,培养德艺双馨人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组织开展了以“立足本职、信守师德、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引导教师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作为衡量师德师风建设的标准,着力提高分院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教师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观,引导教师形成以人为本、以德修己、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理念;把红七条作为师德师风建设和实现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的保证,分院教师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3)党建+创先争优工程,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在专业教学方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审时度势,认真组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产教融合转向产教科融合,紧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成立了以教学副院长领衔的党员教师科研团队,立足科研、深挖课程,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够真正赋能区域经济建设,把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起来,让课程思政成为三全育人的一种常态,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嵌入到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始终,并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党员名师教学先进岗、党员管理先进岗、党员服务先进岗”等活动,激励教师牢记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做到守初心要诚,担使命要勇,要立足讲台敬畏职业,同时搭建了即“学院教学督导,分院教务检查,学管课堂巡查”三级联动课堂巡视平台。使分院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到课率得到明显提高。

(4)党建+竞赛项目工程,选树技能人才红旗手。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以德立人,以技立业,德艺双馨的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严格课堂管理,激发党员教师发扬匠人精神,勤奋敬业,积极申报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项技能竞赛,指导学生勤业、敬业、乐业,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找准努力方向,发挥党员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带动作用。

(5)党建+文明创建工程,甘当学生成长引路人。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按照搭建“一个平台,抓好两个教育,做好三个培训,疏通四个渠道”的思路,作重开展了四个抓:

一是抓源头。按照创文建设的要求,在全分院开展“党员型、雷锋型、学习型、创业型、活动型”五型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培养学生爱校为家、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风气。

二是抓思想。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每两周开一次班主任会、班干部会和班会,每月一次学生大会,积极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走进新时代十九大精神,“四史”学习和青年大学习等,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用新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用新理论指导学生实践,通过潜心育人和潜移默化的引导,转化学生的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筑牢学生理想信念的根基。

三是抓活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把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发挥班级QQ群、微信群和易班平台作用,定期向学生推送主题学习内容,同时利用班团会积极组织开展,如:《树时代新风、立爱国之志》《弘扬红军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新风守纪律保安全促和谐》《网上重走长征路》《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教育活动。以锤炼学生的政治品格,筑牢思想防线、坚定理想信念。

四是抓制度。以“安全、纪律”两条线为抓手,狠抓“学风、班风建设,依托班会、学生大会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人身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并制定完善了分院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工作职责,把课堂纪律、寝室纪律、政治纪律作为衡量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意识得到了提升。

(三)坚守育人阵地 突出做好两个服务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我们坚持做好两个服务:

一是为教职工做好服务。帮助教职工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急难新问题,开展了“疫情面前我们同舟共济,线上教学坚持任务不减,质量不降”主题教研活动。复学后,组织师生开展了“爱岗敬业、苦练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个、行业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8个、市级奖项1个。

二是为学生做好服务。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强的形势下,建立了毕业班就业辅导QQ群,通过岗位推送,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等,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学党史、忆风华百年,感党恩、奋斗新时代,技能贵州、廉洁从业以及三个文明建设等主题活动。学生的整体学风、班风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推动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台阶。

三、以“党建带团建”,打造活力学生团支部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一级组织,它同广大团员青年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同时团支部担负着直接教育团员、管理团员、监督团员和组织青年、宣传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责。以“党建带团建”,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技能本领,从而为党培养,输送新生力量及后备军。对标高校活力团支部“班子建设好、团员管理好、活动开展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标准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同时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打造活力团支部。

(1)定期召开团支部大会和团支部委员会。在落实三会开展过程中,我们经常、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按照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要求,加强和规范团内政治生活,不断推进组织生活内容和方式创新。针对团员思想和学习、工作实际,采用相对灵活的“线上线下结合学,理论实践交叉学”的模式,增强了组织生活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创新团员教育评议制度与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相结合。我们按照个人自评、团员互评、测评投票、团支部建议评议等次、报上级团委批准的程序,对团员的表现和作用发挥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同时,完善团员年度团籍注册、更新“智慧团建”系统中团支部、团员的相关信息,做到对团员队伍情况明、底数清。

(3)定期开展团总支书记讲团课。针对各团支部的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以及向团支部靠拢的青年,我们经常性开展书记讲团课活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通过讲团课的方式,重点开展了以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形式与政策等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在新时代下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4)月月有主题团日活动。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通过“青年大学习”“讲党史故事”、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充分发挥团支部、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弘扬贵州装备制造业的“三线精神”,将“三动”(劳动、运动、活动)纳入育人全过程。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党总支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组织政治功能更加突出,基础保障更加充分有力、工作业绩更加凸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引领带动示范效果显著,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软件硬件建设完成,党员活动场所、设备设施配套到位;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成效明显,成为学院的基层组织示范点,并形成成熟的可复制的“12345”党建工作法的建设路径、方法。三是党组织宣传师生、凝聚师生、组织师生、服务师生作用更加突出,党建优势转化发展优势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四是党建带团建、党务促业务体系架构凸显成效,党组织建设与服务教书育人、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行业企业结合度更加紧密。五是在教育教学、科研项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竞赛项目、学生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成果显著,实现了党建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从而有效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

【注释】

1.中共中央印发《中共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列》,2021。

2.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2018。

3.中共教育部党组 中共中央纪委机关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2020。

4.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五级书记抓党建”的指导意见,2020年。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员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