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二级分工会服务效能提升路径初探——基于继续教育学院分工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调研

2022-11-26沈宏刘以群

科学咨询 2022年7期
关键词:校区教职工工会工作

沈宏,刘以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4)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谈话时,会议中明确指出当前“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做的重要《决定》在论述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时,也特别强调了要“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这是党中央对全国工会系统发出了要进一步大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伟大号令。高校二级分工会作为高校工会组织的最小单位,与教职工联系最为密切,在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二级分工会层面切实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其为教职工服务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工会落实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改革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提升高校二级分工会服务效能的重要意义

《中国工会章程》第三十条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分厂、车间(科室)建立分厂、车间(科室)工会委员会。”[2]该条款是高校二级分工会设立的政策依据,明确界定了分工会的组织特点、职责定位,也对其在高校工会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予以了清晰阐明。

(一)服务两大需求

高校二级分工会由高校基层工会根据工作需要在校内按二级学院、职能部处等口径,以单独或联合的方式来设置的,这一组织特点决定了二级分工会必须做好两个服务。一是服务校工会开展的日常工作。二级分工会是高校基层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组织的根基,其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不可或缺的支撑。二是服务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突出强调,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始终是群团工作的价值所在。高校二级分工会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积极服务学校大局同时,始终围绕大力推动本单位中心工作的开展发挥作用,展现自身价值。

(二)履行职责使命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党忠诚是对工会组织的首要要求,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是工会的基础性任务。作为高校工会组织的最小细胞,二级分工会置身于群众之中,与广大教职工保持着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的联系。切实提升二级分工会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经常了解、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有效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领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有力保障学校党委各项决议的贯彻落实。

(三)实现特色发展

伴随高等教育持续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职能不断拓展,内设机构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需要,高校也不断深化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而且高校工会会员相对于其他行业,专业性、个性更为突出,维权意识、思辨能力更强,利益诉求也更多元。以上特点决定了新时期高校工会一刀切的工作格局亟需改变,二级分工会必须切实发挥作用,为广大会员提供切合本单位专业特色性,调动教职工主体能动性、内容形式具有创新性的各类服务。

二、当前高校二级分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

按照教育部党组、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继续教育学院分工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分工会服务效能提升”开展了专项调研。分工会拟定调研提纲、召开座谈会、开展实地走访、进行访谈交流,内容覆盖了分工会工作的主要方面。调研表明,学院教职工思想状况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普遍认为分工会能贴近职工需求,真心实意服务职工,对工作开展情况比较满意。同时,也反映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尤其是继续教育面临生源相对缩减、网络信息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等挑战,学院分工会在新时代如何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团结服务教职工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一)分工会委员均为兼职,精力投入不足

学院分工会没有专职人员,工会委员均由各科室教职工兼任。这样便于直接了解教职工思想动态、参与具体行政决策、源头维护职工权益,但由于委员们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较重,缺乏时间精力深入研究、主动谋划工会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部分工会委员同时又是业务骨干,调研中反映本身工作压力大,存在疲于应付工会工作的情况。同时,针对基层工会委员的保障激励机制缺乏,造成部分工作略显被动。

(二)基层工会委员专门的教育培训相对缺乏

校工会和分工会给基层工会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有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但相对高校其他业务口,分工会委员相对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对工会工作理论、相关政策法规认识不深不透。新任的工会委员常由于业务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即便有想作为的意识、能作为的信心和敢作为的勇气,一时间还不知道如何作为,部分影响了积极性发挥。

(三)面对的服务需求更加具体多元,工作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高校二级分工会既有设在教学单位、也有设在职能处室,既有单独设立,也有多个二级单位联合设置的,有的大型分工会下还分设多个工会小组,各个分工会所要服务的群体差异性明显,所要应对的个性化问题更多,这客观造成了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一是经费存在相对不足。高校工会活动经费来源都较为稳定,但相对物价增长,其相对缺口较为明显。二级单位常有聘用制员工,而工会活动经费一般以在职在岗教职工数为依据拨付,金额难以支撑分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更多更好的活动。二是跨校区开展工作、参与活动存在困难。经历了高教扩招、院校合并,多个校区办学的高校普遍存在,且各校区之间距离较远。分工会地处分校区,跨校区办理业务、开展活动存在现实困难。例如,报销业务相对集中时段,到主校区办理工会经费报销就可能排不上队、拿不到号;参加集体活动时,相应时段的班车时间不合适或供不应求,单位自己安排通勤车费用较高;全校性竞技类活动一般持续时间长,需要多次往返。如遇一天内多赛次情况,因会长时间候场又无休息场所,导致疲劳应赛,难以调动参与热情,加大了组织难度。

三、切实提升二级分工会服务效能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高校工会系统开展主题教育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初心,以找准问题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推进工作为目的,着力解决教职工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以下是基于本次分工会主题教育调研情况提出的高校二级分工会如何提升服务效能的几点思考和改进建议,以供讨论。

(一)校工会层面

1.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工会委员培训。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牢方向。立足基层实际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委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除定期召开工会主席会议外,还可以考虑采取不定期分享交流、分批组织网络学习、统一配发学习资料、选派骨干外出学习并回校汇报等形式,开展点面结合、简便高效的基层工会委员培训。不断加强业务理论、政策法规学习,提升素能,使工会真正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定期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3]。校工会应坚持定期组织调研,尤其是鼓励分工会和工会委员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深入一线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学校工作健康发展。将调研与队伍建设、与中心工作结合,形成人人都是信息员、研究员的良好氛围。

3.给予二级分工会和工会委员更多指导。分工会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校工会的帮助与支持,学校不仅要多提供政策依据、操作规范和统一要求,同时要尊重分工会面向对象多样性、工作内容多元性、服务需求复杂性的实际,制定针对性的目标要求,给予适当的经费、政策倾斜。

一是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分工会工作环境。因高校二级分工会存在服务群体、规模大小等明显的差异性,建议针对其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违反原则前提下,进一步推进分类指导、流程优化。二是完善分工会委员的保障激励机制。基层工会工作离不开广大积极分子、工会委员,目前兼职工会委员完成工会工作基本上靠热情奉献,一旦自身工作繁忙、自顾不暇,工会工作自然疲于应付甚至难以开展。可否探索给工会兼职人员适度补贴、开展评优评奖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三是给予存在跨校区办公情况的分工会更多政策倾斜,专项经费、后勤保障支持等。可在分校区每周固定半天接受财务报销单投递或在主校区给跨校区单位预留时段或实行预约报销;提供去主校区参加活动车辆的便捷调配;全校性活动尽量集中安排,减少往返;比赛或候场时间长的,需安排足量室内场所供教职工休息等。

(二)分工会层面

1.继续加强思政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教职工服务学院学校发展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二级分工会要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着力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内部环境[4]。针对个别教职工存在的迷茫困惑情绪,分工会应结合当前形势,发挥组织优势,深入持续地开展宣传教育,鼓励教职工进一步树立信心、团结共进、服务大局。

2.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工会创建。加强自身建设,是加强工会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课题,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前提条件[5]。除个人自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集中专题学习、交流学习心得,收看学习视频,编制分工会工作手册,购买专业书籍等形式,不断提高工会委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更要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仅加强工会干部的学习提高,也要关注教职工的教育和发展。一方面提高认识,进一步宣传《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树立工会整体形象;另一方面要继续促进民主管理,做好权益维护,关心职工工作生活,促进其长远发展。

3.继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特色温暖职工之家”。王东明在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各级工会应“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做好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6]。工会工作要顺应职工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力求在工作形式、方法上改革创新、有所突破。除春秋游等传统项目,可分年龄段、性别、兴趣爱好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如组织共同特长爱好群体的赏花、书法、摄影等;提供女职工形态礼仪、插画、烘焙学习等;可联合其他分工会为体育爱好者组织各种友谊赛等。从源头出发,把教职员工真正团结过来,切实激发分工会内在活力和动力。

除了在文体活动、硬件设备上进一步满足教职工需求,也要继续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切实关怀困难教职工诉求,积极反映、全力帮扶,营造团结上进的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高校二级分工会作为工会组织的基石和细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跟党的步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工作的总定位、总遵循、总航标,积极提升服务效能,发挥好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校区教职工工会工作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南开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加快构建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体系
简析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创新途径
立足新时代 奋斗新征程图解2019年辽宁工会工作任务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新形势下浅析新煤炭企业工会工作创新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