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渗透

2022-11-26牛涛

科学咨询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活动高职

牛涛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关键字:数学教学,高职数学,数学文化

数学是人类历史中传承比较古老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至今的智慧的结晶和进步的产物,数学和数学文化在人类的思想和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巨大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学,教育部门提出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文化素养。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高数知识,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或者是考研做出准备,因此,高职数学的学习,对学生今后是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依据现在的教学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数学枯燥难懂,数学课堂无趣,导致数学是学习效果不佳,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而在高职的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文化性的一面,可以让课堂不再是单一的数字和符号,而是更有活力,让学生可以从数学文化中了解到数学的魅力,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现代高职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将数学文化渗透于数学课堂,寻求有效的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

一、数学文化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各种文化知识的深入挖掘,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理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先人的实践理论和思维模式都融汇到数学文化中去,数学文化在历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阐述数学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一方面,数学文化并不仅仅是对数学教学素材中的概念讲解,同时也注重对生活方面展现个性化的数学活动,例如数学竞赛、数学学术研究以及数学概念讲座等,在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能切实感受数学知识涉及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思维探索,开阔自己的视野,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魅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实践,不断增强个人数学运用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培养数学方面的情感体验。

二、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中文化渗透存在的弊端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对文化渗透仍存在很多不足。从教学模式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单一化。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大多是围绕教师展开,并且教师有着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决策者等身份。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之又少,导致数学文化不能有效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致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较低,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较差。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并不重视,因此数学文化在传输过程中会把握不足,对文化的渗透过于僵硬,缺少灵活性。从教学活动角度切入,数学文化渗透教学的模式不恰当,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当前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尚有不足之处,有较强的发展空间。各学校应当加强对数学学科的探究,充分了解数学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选用恰当的教学理念,搭建数学文化渗透机制,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2]。

三、数学教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高职数学加入文化渗透,有助于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例如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分别是多少?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带一枚硬币到教室,并将硬币抛出,部分学生抛出了正面,部分学生抛出了反面,硬币只有正反两面,由此可见,学生投掷出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分别是二分之一。由此可以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一枚色子出现不同面的概率是多少?这和抛硬币的原理相同,色子一共有六面,所以每个面出现的概率就是六分之一。与之类似的方式就可以将数学概念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概率的现实意义,这一方法旨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推动学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是推动人文学科的发展。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教育制度也在改革完善,各学校也逐渐加强素质教育,对部分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进行补充,例如数学这门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助于加强人文学科的发展,对高职阶段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补充和学习[3]。

(二)高职数学加入文化渗透,有助于养成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

数学文化的渗透在数学教学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数学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人文精神和数学思维有机结合。作为从事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确数学的学习不只是学习课本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思考问题的思维和方式,所以我们在进行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数学文化,让学生不仅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发展背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深入理解,偏重培养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四、高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职数学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推进尚未成熟,还面临很多问题:高职阶段的数学教学并没有科学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尚未完善;在教学活动中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程内容设计时过于单一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输送,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这一阶段的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养水平有待加强,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并没有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数学文化的渗透,长久以往,学生就会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消退对数学学习的热情[4]。

五、教学活动中加强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

(一)渗透历史文化史料,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符号和数字的数学课堂不是真正的数学课堂,是冰冷没有灵魂的数学课堂,而这样的课堂也是满足学生现在所需要的。对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以往高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历史文化史料,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对此,在具体的高职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据符号的来源、公式的发展、定理的起源等角度来为学生灌输一些历史史料,增加课堂的数学文化,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学习。例如,在学习“微分的中值定理”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有“泰勒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等,对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些定理的背景出发,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以此来丰富教学素材,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5]。

(二)渗透数学文化之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罗素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可见,数学是具有美的,美还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现在的高职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却发现不了数学的美丽,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同时,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此,教师就可以渗透数学的文化之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数学的美丽。对此,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历史文化中利用数学知识所构建起来的美丽,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数学。例如在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黄金分割的知识来作为导入,然后为学生分析空间解析几何中的简单美、设想美等,来让学生有动力、有兴趣地学习这个知识点,以此来促进课堂的有效进行。

(三)渗透数学古今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之所以能够存在下来一方面是数学所蕴含的知识的伟大,另一方面在于利用数学知识应用之广泛。对此,教师要在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古今数学应用的相关文化,以此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效性,进而了解数学的魅力。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了解得不是特别具体和全面,对一些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浅层方面,对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就更不知道了。对此,教师要弥补这样的缺陷,为学生补充这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度。例如在学习“定积分”的知识点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定积分在物理,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相关例子,以此来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无处不在,数学知识的应用十分广泛,以此来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通过数学文化的运用,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以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不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向前发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数学文化,积极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并结合数学实践和数学研究等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数学。例如学习“三阶行列式”这方面的知识,对这一知识的学习方式有些单一。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更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述。不仅仅是一种说话艺术,同时也是改革数学教学模式,将数学文化贯穿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的途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不仅仅是抽象化的概念和定理,同时是注重思维逻辑和教学过程。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这门学科,同时用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之美

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中去,并付诸实践。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文化渗透的方式作出适当调整。高职数学教学,旨在加强数学知识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懂学会学,并探索个人最契合的学习方式。数学文化的渗透,是更好地践行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在传达教学知识点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的目的,并以此为出发点,逐渐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适当引导学生数学文化的渗透,不能本末倒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在增长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的同时,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开展文化渗透。

综上所述,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历史文化史料,渗透文化之美,渗透数学的古今应用,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依据教学情况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力求能够不断地将数学文化渗透于数学课堂,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活动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