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科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11-26王娇张兴权汤波赵文松

科学咨询 2022年7期
关键词:外科学立体化教材

王娇,张兴权,汤波,赵文松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 5630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教育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度教育教学内涵提升计划启动,我教研室的“《中医外科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校级项目于2020年10月获得立项,本项目着力于开发高职《中医外科学》教材信息化资源,在新技术、新平台的支持下,通过本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推动实现我校《中医外科学》教育“三教改革”。

一、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以“学习通”为平台,基于“学习通”课程设计的基本架构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建设,课程总体设计力求体现立体教材的立体性、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便捷性、资源性与协作性,实现立体化教材“能学辅教”的功能,在教育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根据《中医外科学》教学内容的特点与要求,结合学科新进展,重新设计与组织课程结构,在继承学科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一)主体教学内容建设

电脑端登陆“学习通”网页版,创建《中医外科学》课程,点击课程进入教师管理页面,在此页面下的“首页”菜单下的“目录”子菜单点击“编辑”。课程“目录”参考李曰庆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以及谭工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进行构建。总体延续了《中医外科学》经典构架,内容包括上篇总论的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命名及名词术语、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内容,以及下篇各论的疮疡、乳房疾病、皮肤性病、肛肠疾病、泌尿男性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内容。

主体内容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视频来源包括录课、录屏以及部分网络下载、购买的视频,视频内容在全面覆盖教学内容以及突出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尽量做到简短、精炼,大部分视频的时长在15min左右,尽量不超过30min,学生可以在手机端随时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点击观看学习。学习视频可以设置“防拖拽”“防窗口切换”等功能,也可通过在关键播放点插入“图片”“字幕”“测验”等,以控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观看视频,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在每个模块结束后,设立章节测验,章节测试题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题量在10-20个之间,学生通过完成章节测试题对本模块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在目录里面,我们将一些与课程密切相关,但是难以在课堂呈现的内容录制成视频进行呈现,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的内容的作用,如在介绍到中医外科疾病外治法中的药物疗法时,对于各种剂型的制作,学生若只看教材文字或者听老师在课堂讲解,会感觉很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将各种剂型如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的制作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后,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制作各种剂型的外用药的兴趣和动手欲望,这对于中医外科学中的一些独具中医特色、濒临灭绝的适宜技术,如升、降丹的炼制、膏药油膏的制作有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又如,在介绍药线引流时,将如何运用桑皮纸搓制药线的过程录制成视频,学生一看就知道原来是这么简单一回事,不至于对这一简单的操作感到迷茫和抽象。

(二)开发配套纸质版教材

结合我校“双高”建设项目子项目“开发双元教材《中医外科学》”的建设开发能够与本立体化教材相适应的配套的高职《中医外科学》纸质版教材,该教材的编写邀请了多家教学单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以及多家医院相关科室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参与编写,目前项目正在有序地推进中,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文字资料的编写工作,图片以及其他临床资料的搜集也在有序地进行中,预计到2023年能够完成项目的建设。本教材完成后亮点突出,尤其是邀请医院的医生参与编写,能够使本教材更加贴近临床,更实用,使《中医外科学》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临床医生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搜集的图片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融入教材中能够形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中医外科学》教材,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中医外科学的疾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诊断中医外科学的疾病,有些甚至能够达到一看即知的效果,极大避免了纯文字描述给学生带来的疑惑感和迷茫感,减轻了师生的教学负担,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课程大纲以及课程标准

编写高职高专版的《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要有教学目的要求与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方便学生快速查找并明确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实训大纲列出中医外科学要求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如药捻的制作、外科换药、丹药的制作等操作要点,指导学生理解并实践操作。制定高职高专版《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具体到章节课时分配及每次课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知识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将上述资料上传至“学习通”“资料”菜单下的“课程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课程大纲以及课程标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中医外科学》学习。

(四)电子教案与教学幻灯片

在我校中医外科教研室多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手写教案的基础上,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要求,撰写符合最新课程要求与标准的电子教案,详细写明每次课的教学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重点难点疑点等。完善多年上课所用的教学幻灯片。将上述电子教案以及教学幻灯片上传至“学习通”《中医外科学》课程的“教案”,学生通过阅读电子教案,可以明确每次课的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系统地将课堂上所用的幻灯片上传至资源库,有助于帮助学生复现教师上课的情景,从而对教师课上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尤其是幻灯片中有大量的疾病图片信息,极好地弥补了目前纸质版《中医外科学》教材纯文字介绍、缺乏图片直观展现中医外科疾病的弊端,更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中医外科疾病,加深印象,这点对于中医外科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五)习题试卷库建设

搜集整理教研室《中医外科学》授课教师多年积累的试题习题,参考部分网络上查阅到的中医外科学试题,结合近年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点建设本门课程的习题试卷库,题型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辅以判断题、名字解释、解答题、病案分析题等多种题型,通过完成习题,让习惯了“题海战术”的学生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并且为将来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做准备。

(六)课程简介、课程说课、授课计划

在课程资料库里面上传本门课程的课程简介和课程说课,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培养目标等,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通过对本门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的阅读,学生能够了解本门课程大致授课进度与内容,从而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学习安排。

(七)其他资料

其他资料,如从知网、维普、万方等期刊数据库下载的与课程相关的文章,上传至资料包里面,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完大纲要求的知识后,可通过阅读相应的文章了解前沿发展,扩充知识面。如在介绍到疣的治疗时,通过文章阅读,同学们可以知道对于疣的治疗,除了课本介绍的激光、冷冻等处理之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光动力技术进行治疗。任课老师从临床上获得的一些课本外的疾病的图片,尤其是皮肤性病模块疾病的图片,也可以打包上传至资料包,并对其加以命名和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临床上出现的病种非常多,远远不止课本里面的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临床实习做准备。

二、立体化教材的实践应用

(一)授课

1.单纯线上教学

教师课前利用“通知”功能发放通知,通知内容包括该次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观看学习视频并认真完成相应的章节测试题,同时教师可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发起一至两个讨论,要求学生在讨论下进行回复,并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通过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不懂之处,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教师也可以用群聊或者直播的形式与学生进行线上即时沟通,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师课前利用“通知”功能发放通知,通知内容包括该次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观看章节视频并认真完成相应的章节测试题。课上教师不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授课,而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对学生已经提前学习的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并充分利用“投票”“选人”“抢答”“随堂练习”等功能,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保持课堂活跃度,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完成习题、查阅知网等数据库相关领域的文章、社会实践、病案分析、撰写文章等,通过完成多样化的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督学

无论是面授还是线上教学,均可利用学习通“签到”功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而利用学习通“统计”功能,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课程学习的情况,每个星期根据如下图所示进行条件设定,可以便捷地过滤出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不达标的后进学生,并进行教学预警,及时提醒其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同时通过“统计”功能,教师也可以知道哪些是学有余力的先进生,择其优秀者树立学习标兵并给予一定的激励以促进其更加刻苦地学习,并带动其他同学学习。告知学生平时所有的学习活动情况,如签到、观看视频、完成测验、讨论次数等教学活动,都将被系统完整记录并且数据化地呈现,学期结束后这些数据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最终的成绩,达到促进学习的平时学习的目的。

(三)考核考试

学生学期后综合考试成绩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通过学习通的“统计”功能的运用,学生平时所有的学习活动情况,如签到、观看视频、完成测验、讨论次数等教学活动都被数据化呈现,帮助教师量化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使学生平时成绩的给分更加公平、科学及合理;另一部分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运用前述目前已经建立的《中医外科学》试卷库,期末可由教师选题组建试卷进行考试,考试时可将学生组织到教室,学生以“学习通”手机端进行线上考试的方式进行,实现教室监考结合线上监考的监考模式。尤其是线上监考,设置了防切屏、防退出试卷、视频监控防止他人代考等功能,有效地防止学生考试作弊,体现考试的公平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考核考试方案也会随之改变,利用强大的数据记录存储功能,我们将更能量化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变现在轻学习过程而重考试结果的现状,加重平时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在最终成绩中的权重。

(四)其他应用

本立体化教材建设完成后,除了能够提供给本校师生进行《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以外,还能供给校外其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学习和扩充知识,甚至能够满足社会上其他对《中医外科学》有兴趣的人员进行学习。如此能够使本立体化教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三、存在问题

1.章节视频主要是录课与录屏,时间拖沓且摄像不专业,部分视频还是来源于网络,若有条件,下一步将制作更加精良的教学原创视频代替目前课程中的视频资料;2.习题试卷库题量偏少,目前大约只有400道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教学过程中设计完成更多、更加切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习题试题,优化习题试卷库;3.资料库图片较少,在校园合作的推动下,我们将安排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医院实践,搜集更多、质量较好的临床图片资料以供学生学习;4.目前还没有与本立体化教材相配套的纸质版教材,下一步将着力开发相应的能适应目前信息化教学的纸质版教材。

四、结束语

1.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高职中医外科学顺势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立体化教材,并充分运用所建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有效互动,解决了传统大学教育课下学生“找不到老师”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2.在继承高职中医外科学学科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不改变全日制高职中医外科学教学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新平台、新技术,对课程结构与教学活动进行了新的设计,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

3.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与直观。除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外,还可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及丰富的图片、视频、练习题、研究进展等,极大地补充了单纯文字教材的不足。课程知识以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能够取得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外科学立体化教材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中医外科学实训课程
临床多站点考试法在全科医学生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