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指导下武陵区政府报告英译策略研究

2022-11-26杨佳丽

科学咨询 2022年7期
关键词:关联译者话语

杨佳丽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常德 415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地方政府也跟随国家政府步伐,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是典型的政府外宣文本,结合关联理论进行英译实践,对有关地方政府政策、地区经济、当地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进行英译,吸引潜在的外国投资者。

一、关联理论

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1]提出了关联理论,它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包括适应理论和模因论在内的三种实用理论中,关联理论被认为是最早、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交际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在复杂现实中找到相似性和相关性是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关联理论的核心是交际和认知,它可以为人类的认知和交际规则提供合理的解释。关联理论认为成功的沟通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沟通双方的相互体现。其次,交际是明示—推理过程。

(一)明示—推理交际

明示推理过程要求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应通过推理行为向听众展示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为明示过程寻求联系提供必要的理由。话语中的隐喻,例如隐喻和言外之意,取决于认知推理。推理过程是寻找话语与语境之间联系的过程: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人们在推理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获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关联理论为描述各种“明示—推理交际”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

(二)语境效果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听众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1]。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理解某种话语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相关性:交流与认知》一书,背景不仅仅限于交流中的粒子的直接外部环境,紧接的先前上下文,还包括对未来的期望、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关于文化的各种假设以及对说话者心理状态的信念。所有这些都可能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发挥作用。因为听者依赖于不同的上下文,所以对相同话语的理解会有所不同,甚至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理解。就是说,对某种话语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而这种对语境的强烈依赖性是明示—推理交际的本质造成的。为了理解话语和出现在话语中的新信息,听众或读者将其与记忆中的现有知识(即关联理论中的语境信息)结合起来,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便可以理解话语或源文本。

(三)最佳关联

只有实现语境效果,才能实现语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丹·斯珀伯(Dan Sperber)和狄尔德瑞·威尔逊(Deirdre Wilson)认为,如果一个命题对情境假设的语境有很大的影响,则该命题在此语境中更为相关。如果一个命题在情境假设中花费的精力较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相关性就很强[1]。因此,可以说,如果条件相同,则语境效应越大,关联性就越大;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话语的相关程度取决于话语的语境效果和在处理话语时所做的努力。总而言之,当一个语篇可以提供适当的语境效果时,听众只需很少的精力,就能实现了最佳关联。

二、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威尔逊的学生古特·埃(Gutt E.A)写了一本专著,名为《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在他的书中,采用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指出翻译能否在翻译中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并寻求目标翻译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2]。

(一)基于明示—推理过程的翻译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使用方式,是一种语言交流。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方式,翻译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涉及三个交流者,即原作者、翻译者和目标读者。这是三元关系。

翻译过程包括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阶段的明示—推理过程中,原始作者向译者表明了他们的交际意图,而译者根据原始文本的语境信息和关联理论推断交际意图。在此过程中,译者是“听众”。在完成交际过程之后,译者进入第二阶段的明示—推理过程。此时,译者的身份是“说话者”“传播者(交际者)”。译者根据原始话语,对原始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掌握,翻译语言环境以及对目标读者期望的估计,将信息传达给目标读者。目标读者理解译者所解释的信息。关联性强调了译者的重要性,译者是原始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桥梁。

(二)目标译本的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强调语境效果,翻译也可以通过关联性实现最佳语境效应。要进行翻译,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源文本。根据关联理论,要准确地理解源文本,必须注意源文本的语境。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源文本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从而获得理解源文本的最佳语境效果。关联理论为译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当直译可以准确地将原始文本信息传达给我的读者时,可以逐字翻译。但是,如果句子中存在某种隐含含义,目标读者由于文化差异或其他原因无法理解时,译者可以进行解释或适当添加信息以使其清晰表达并增强语境效果[3]。

(三)翻译中的最佳关联

对话语理解做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译者可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说法,由于语境效果与最佳关联成正比,因此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提供足够的语境效果,以帮助英语读者找到最佳关联的语境。最佳相关是译者追求的目标。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可以通过最大化语境效果和最小化话语处理所做出的努力来帮助目标读者找到最佳的相关语境,从而理解源文本。

三、关联理论与中国文化负载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民俗、宗教和建筑等。在语言方面,也有许多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根据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翻译不仅是语言和单词的翻译,而且是文化交流。

(一)关联理论指导下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其跨语言、跨文化、跨边界的特征进一步说明了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中国文化负载词通常很难让外国人理解。译者在翻译时应解释其具体含义,并向读者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目标读者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原始信息[4]。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时,使用意译的翻译方法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

例1: 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现代职业农民。

Three-year action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was implemented,and efforts were made to cultivate a group of folk local farming talents, folk self-taught experienced experts and modern professional farmers.

这句话中的“田秀才”和“土专家”是中国文化中的典型词语表达。这两个术语是中国最新政策中提出的概念。大力实施的“先富带后富”计划,已成为农村经济的积极组成部分,带动了一批人致富。中国古代的“秀才”是指科举中的杰出人物和知识渊博的人。如果将字面意思直译成英文,那么目标读者将会感到困惑。采用意译的方法再现目标语言中带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单词含义。在进行翻译实践时,作者使用意译的翻译方法直接阐述了“田秀才”和“土专家”的含义,将其翻译成“folk local farming talents”和“folk selftaught experienced experts”,通过翻译为目标读者提供了充分合理的语境信息,加强了目标文本与目标读者之间的关联。

(二)关联理论指导下冗余词汇的翻译

中国汉语句子中有许多冗余的词,尤其在政府工作报告等政治宣传文本中。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文本,表达重复含义的四字成语、无实际意义的结构词等。从关联理论的语境来看,具有冗余词汇的句子不能直译。如果将中文表达中的许多空洞和浮华的单词直接翻译成英语,可能会使目标读者不清楚,也不知道内容是什么。因此,译者应根据信息内容对译文内容选择源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并为阅读者提供足够的语境信息给目标阅读,以便阅读者可以轻松获得他们所需的信息内容[5]。因此,这里在翻译武陵区政府工作报告时采用省译的翻译策略。

例2: 全区人民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The people of the district, 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district committee,focused on‘developing a modern central city with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as the main feature,’and worked with joint effort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achieve a new leap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如上所述,翻译该句时,发现句子中的“发展定位”是多余的词。因此,翻译时将其直接删除,将直接翻译为“focused on‘developing a modern central city with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as the main feature’”。重点是引号中的内容。当这些多余的单词被直接删除和不翻译时,它并没有影响其原始含义。“同心同德、攻坚克难”表示人民一起克服困难。具有相同含义的词可以省略。省略并不意味着删除源文本的某些思想内容。省略不能更改源文本的含义。其目的是使翻译更加顺畅,并与翻译习惯保持一致。当目标读者阅读时,可以直接看到主要内容。作者将“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翻译为“worked with joint effort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本报告的作者在翻译中做出了选择,即为翻译提供足够的语境信息,并争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且同时加强了目标文本和目标读者的相关性。最后,读者在理解源文本时困难大大减少。

(三)关联理论指导下数字缩略词的翻译

数字缩略词通常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并且通常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在参考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和计划时,最常使用。通常,数字缩写是简短的,如果目标读者是懂政策条款的中国人或当地人,那么阅读它们应该不难。但是,译员将文本翻译成英语之后,他的读者或听众便成了外国人。简短的直译将使他们难以理解真正的含义。因此,译者需要考虑译文与目标读者的关联,并寻求最佳关联。在翻译时,采用释义的翻译方法来正确传达源文本作者意图表达的含义,使目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它[6]。

例3:“三改四化”圆满收官,改造小街小巷137条,完成武陵大道美化4.5公里。

The project‘Three reconstructions and four changes’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reconstructing 137 small streets and alleys and completing 4.5 km of Wuling Road.‘Three reconstructions and four changes’(Here‘Three Reconstruction’means reconstruction road,planning of river system and rebuilding of shantytown inside the city.‘Four changes’mainly concentrates on upgrading in city's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level)

这句话中的“三改四化”显然是政府颁布的一项政策。在翻译之前,译者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三改”和什么是“四化”。在上面的案例中,“ 三改四化”仅仅按字面意义翻译为“三个重构和四个变化”则不妥,因为按字面意义进行翻译可能会使目标读者感到困惑。因此,需要使用释译的方法来使其清晰。结合最佳关联的概念,目标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上需要做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当目标读者的努力最小时,他们达到最好的联系。这样,原语作者的意义就可以通过释译的方法更好地传达给目标读者,目标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三改”中的政策是什么政策,而无需一遍又一遍地猜测,这加强了译本与目标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了与源文本的关联[7]。

四、结束语

文本的关联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为城市形象宣传提供机会,是架起与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关联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时,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冗余词汇的翻译采用意译的策略,数字缩略语采用释译的方法为读者提供充分语境效果,力求英译本与目标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做好我国地级市走向国际舞台、引进外资、吸引旅游资源的一个强有力的纽带,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关联译者话语
画与理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雷人话语
奇趣搭配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雷人话语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