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2022-11-14刘华

经营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理层管理者部门

刘华

(大庆油田通勤服务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411)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相关制度仍然不完善,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提升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交流,进而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国有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寻找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法。文章分析国有企业现存问题,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以提升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

一、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是国有企业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其通过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对市场进行评估,将企业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增长。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与真实性,通过具体的制度,记录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及企业资产的使用情况,从而实现对企业各类数据的有效分析。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是提高经营效率的前提,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下,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性质有更明确的认识,并且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从而让企业的经营模式得到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现经营目的的手段,通过对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的转型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其能够让企业的各项活动按照要求有序进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一)外部监管的必要性

由于国有企业的服务对象为国家,因此,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更为严格。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还设置了相关的外部监管单位,如国土局、审计署等,这些单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国有企业的生产活动、经营过程进行相应的监督与规范。外部监督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动力。

(二)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性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都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环境更为重要。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殊性,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的行事风格与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在过去,国有企业的经营很容易受到人情的影响,当前这种情况依旧存在,非常不利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三)资产安全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的经营资产与国民经济有紧密的联系,由于我国历史的特殊性,国有企业在起步阶段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风险,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指数及国家收入水平,国有企业对资产的安全性十分重视。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有偏差

不同经营人员的内部控制观念存在差异。对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区别在于服务的对象不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服务对象为国家,在国家的规划下,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市场风险;而其他现代企业的服务对象为现代经济。由于服务的对象不同,需采用的内部控制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除此之外,很多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比较浅显。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仅由财务部门负责,因此完全将内部控制工作交给企业财务部门,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还有部分国有企业仅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将其落到实处,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只是制定相关的制度,忽略了实施过程。

(二)缺乏内部控制监管工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断完善和改进,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工作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工作开展力度不足。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将制度与实施相结合,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大部分企业仅制定了相关制度。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没有制定与之相关的监管制度,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得不到专门人员的督促,出现了内部控制工作懈怠的问题。开展监管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应的惩奖制度以及不定期的检查,鼓励工作人员更努力、更仔细地工作,惩罚投机取巧、浑水摸鱼的工作人员,从而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三)管理者的权力太大

管理者的决策能力与对市场的前瞻性认识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能否取得成果的关键。当前,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权力过大成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不仔细分析企业的状况以及市场的走向,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随意改变内部控制制度。另外,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是由管理者直接指派的,管理者具有权威性,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不敢违逆,只能任由管理人员安排。

四、国有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策略

(一)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前提,在良好的环境下,各部门更加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将内部控制工作看作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首先要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

要提升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企业必须注重对员工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的培育。员工是企业开展工作的基础,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知识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定期开展培训,聘请专业的人士对员工进行培训,为员工讲解内部控制工作的最新方法以及最新制度,让员工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有据可依,找到合适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为了增强员工的前瞻性、专业性以及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力,企业还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例如,让本企业员工和其他企业的员工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法。

2.加强内部控制监管

第一,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准,为了让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对相关内控员工的工作进行考察与评定,对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根本性错误的部门进行处罚,必须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其中包括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标准以及奖惩制度。要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让相关的内控员工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作出评价,以此让内控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内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加大监督力度。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后,必须注重监管工作的开展。很多国有企业在制定了相关的监督制度后,却忽略了制度的实施,导致制度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也没有对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起到预期的监管作用。因此,加大监督力度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可以定期考察监督部门工作情况,让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定期汇报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了解各部门出现的问题以及做得出色的地方,并提出解决方案及鼓励方法。监督人员的定期汇报,能使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深入了解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工作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的最大作用就是提前防范风险,分析当前市场状况以及国有企业的运营状况,对未来的风险进行评估,能使国有企业提前作出预警与对策,更好地应对风险和规避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中,企业须对内部员工进行风险防范方面的培训,同时,企业管理者也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风险评估大会,针对某项业务,让各个部门对其进行分析,作出风险评估,判断该业务是否有开展的必要,或者该如何开展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除了员工的自主分析外,为了让分析的结果更具科学性,企业还应该聘请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对员工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让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除此之外,专家还可以对各部门员工的分析进行打分。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安排相关人员将会议的内容、员工的发言以及评分记录下来,便于观察各部门的员工是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取得进步,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改进培训方法。

(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虽然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已初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者不尽责,这影响着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两种解决方法。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需要一定的框架,其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是企业的基本框架,也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的基本框架。应在各级管理权限范围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让每一级管理者能各司其职,使管理思路更加完善和清晰,实现有序管理。要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更为详细、具体的分类,让相关管理者负责相应的板块或者环节。从管理者开始,逐级安排任务,从而实现更科学的内部控制。

2.坚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企业的制度能否得到具体落实,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为了有效落实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权限,坚决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指标。国家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外部监管制度,让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接受监管,从而督促管理者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专业素养,改进经营方法。

(四)完善信息系统,实现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国有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各部门的沟通效率。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工作开展的基础,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和互联网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有效保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完善信息系统,有效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是必不可缺的手段。各部门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上传和汇报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利于其他部门及时接收信息,从而及时了解本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开展下一步工作。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各部门的任务上传情况、各部门的交流情况,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而了解企业的经营状态。

(五)平衡企业管理层的权力分配

企业想要让内部控制效果达到最好,除了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约束外,更需要对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管控。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在工作中“随心所欲”,甚至滥用自己的权力,做出一些对企业有害的举措。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出现,增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效果,需要对企业管理层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将其权力分散,具体的方法如下。

1.管理层人员的再分配

要想将管理层的权力进行平衡分配,最好的方式就是对管理层人员进行重新分配。企业可以根据内部部门的类型以及工作内容,将管理层人员分配到某一个部门,将其权力集中到一个部门,从而避免其权力被无限放大。由于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连续性,将管理层分配到各部门进行管理,还能让管理层人员互相监督工作,从而对双方的权力起到制约作用。

2.定期考察管理层人员

为了预防管理层人员滥用职权,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定期考察。考察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检查相关工作以及对基层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等,除此之外,定期让管理层人员上交思想报告也是必不可少的考察方式之一。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从基层人员到管理层组织,特别是拥有管理权力的管理者,是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管理者进行定期考察,不仅仅是预防内部控制工作出现误差的手段,更是制约管理者滥用职权的方式。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内部控制开展力度。但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国有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解决。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勇于面对困难,善于总结,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从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举措,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层管理者部门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窗口和镜子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