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2-10-19王单单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准确度颈动脉螺旋

王单单

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患病后可引起单眼视力减退、对侧偏瘫、偏身麻木及偏盲等症状,临床认为颈动脉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主要原因之一[1-2]。因此通过及时诊断患者是否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现象,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发生率及对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颈动脉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具有准确的诊断结果,但作为一种有创性诊断技术,患者接受度较低,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局限[4-5]。目前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不断进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中,磁共振(MR)及多层螺旋CT,在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良好价值[6]。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资料。(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中的相关诊断标准[7];②经DSA检查确诊。(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②对诊断过程中应用的造影剂过敏;③既往有血栓形成病史,如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④凝血功能障碍。80例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56~82岁,平均(69.35±7.94)岁;病程1~5 h,平均(2.68±0.37)h。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MR及多层螺旋CT检查。

1.2.1 MR检查 诊断仪器为飞利浦生产的Ingenia 3.0T MR扫描仪及颈动脉专用8通道表面线圈,指导患者平卧,扫描中心确定在颈动脉交叉处,扫描范围确定为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上下各24 mm处,设置相关参数,具体如下:FOV 14 cm,矩阵256×256,重复次数为 1,T1WI及 CE-T1WI为四反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R/TE 800/100,回波链10,层厚2 mm,间隔0,按照以上参数进行常规扫描;常规扫描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其沿患者肘正中静脉注入钆喷酸葡胺(生产厂家: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0860002,规格:10 ml),注射剂量为 0.2 ml/kg,注射速度为0.7 ml/s,注射完成后,进行3D重建,延迟时间5 min,PDWI及T2WI为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R 4 800 ms,PDW 有效 TE 9 ms,TW 有效TE 50 ms,ETL 12,层厚 2 mm,间隔 0,TOF 为FFE 序列,翻转角 20°,TR/TE 20/5,MP-RAGE为FFE序列,翻转角15°,TR/TE 9.1/5.5。于造影剂注射3 min后进行增强扫描,对颈动脉狭窄处的管径大小、狭窄程度、斑块破裂纤维帽及出血情况进行记录。

1.2.2 多层螺旋CT检查 诊断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Brilliance iCT 256层螺旋CT及头颈扫描架,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头部放在头颈扫描架内,固定患者颌角及额部,第一序列平扫仪器设置为: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 120 kV、250 mAs,旋转速度0.4 s/rot,螺距 0.973,探测器覆盖范围 80 mm,SFOV为 Small Body,DFOV 为 20~25 cm,矩阵 512×512,层厚0.9 mm,间距0.45 mm,扫描结束后,参数不变,于患者右肘静脉注射碘海醇[生产厂家: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599,规格:100 ml],注射剂量为 50~55 ml,注射速度为4.5~5 ml/s,行第二序列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与多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准确度,诊断准确度=MR或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一致的例数/诊断的总例数×100%。

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无狭窄(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狭窄率1%~29%),中度狭窄(狭窄率30%~69%),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完全闭塞(狭窄率100%)[8]。

斑块分为稳定性斑块(纤维帽较厚、脂质成分<40%的脂质核及斑块内钙化)和易损性斑块(纤维帽较薄、脂质成分≥40%的脂质核及斑块内出血、斑块出现裂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比较

80例患者中,MR检查结果显示,无狭窄36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4例,重度狭窄10例,完全闭塞3例,MR检查诊断准确度为80.00%(64/80),见表1;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无狭窄36例,轻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14例,重度狭窄8例,完全闭塞6例,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度为76.25%(61/80),见表2。MR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P=0.735)。

表1 MR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例)

表2 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例)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结果比较

80例患者MR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性斑块46例,稳定性斑块34例,MR诊断准确度为82.50%(66/80),见表3;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性斑块42例,稳定性斑块38例,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度为57.50%(46/80),见表4。MR诊断结果准确度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04)。

表3 MR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例)

表4 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例)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颈动脉血管内脂类物质沉积,引发管壁炎症,损伤管壁内皮及其弹性,从而形成硬化斑块,斑块堵塞颈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所以准确诊断对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9-10]。

DSA是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作为一种有创性诊断技术,患者接受度较低,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局限[11]。因此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逐渐采用MR及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MR能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能清楚观察颈动脉内钙化斑块及钙化斑块内脂质成分[12];而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检查间隔时间无限制等优点,对血管狭窄病变程度检查较为方便[13]。因此临床针对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MR检查诊断准确度为80.00%(64/80),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度为76.25%(61/80),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MR诊断准确度为82.50%(66/80),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度为57.50%(46/80),MR诊断结果准确度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诊断方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均具有显著价值,但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MR更胜一筹。MR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管腔情况、内膜厚度等,同时还可观察血管壁,从而便于临床对动脉内钙化斑块及钙化斑块内脂质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准确诊断[14-15]。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层薄、速度快,探测器宽、后处理能力更强等优点,所以成像快,空间分辨率高,在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较为理想,但在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准确度较低,无法准确辨认硬化斑块及探测斑块组分,因此在鉴别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难度较大,误诊率较高[16-17]。在王静等[18]的研究中,在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中,多层螺旋CT准确度为61.11%,MR准确度为6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MR准确度为83.33%,高于多层螺旋CT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MR及多层螺旋CT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均具有显著效果,但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MR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准确度颈动脉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护好你的颈动脉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