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影响

2022-10-19吴孟娟徐毅鲁竞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躁动组间心率

吴孟娟 徐毅 鲁竞

脊柱矫形手术过程中为了预防患者脊髓损伤,均需要采用唤醒试验[1]。根据患者是否能按照指令进行脚趾活动,从而对脊椎运动功能完整性进行判断,而影响唤醒试验质量的因素较多,在唤醒过程中如何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快速配合完成指令是术中唤醒试验的关键。而医学研究显示,麻醉方案的不同和术中唤醒质量密切相关[2]。通过采用竖脊肌平面阻滞(etretor spinace plane block,ESPB),能对患者术中疼痛进行缓解,有效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因此,本次研究对ESPB对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脊柱侧弯矫形术手术指征;无手术麻醉药物禁忌证。排除标准:严重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精神心理疾病。根据随机抽签将其分为观察组(63例)及对照组(64例)。观察组:年龄21~60岁,平均(40.16±6.21)岁;男33例,女30例。对照组:年龄21~61岁,平均(41.27±6.17)岁;男34例,女30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患者不进行阻滞直接实施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均采用0.5~0.8 μg/kg舒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52),1.5~2.0 mg/kg 丙泊酚中 /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604),0.5~1.0 mg/kg 罗库溴铵(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909),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4 mg/(kg·h)丙泊酚和18 μg/(kg·h)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5),维持BIS值40~60,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对HR和SBP正常波动幅度进行维持。

观察组采取ESPB联合全身麻醉,患者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输液,进行常规监测和面罩吸氧,取俯卧位,采用便携式超声,进行双侧L4水平ESPB,超声探头置于旁矢状位扫描,根据患者髂骨图像对L5横突进行定位,向头侧缓慢地将探头移动直至可见L4横突及竖脊肌,采取平面内穿刺方式,从头侧向患者尾侧进针,针尖到达患者L4横突及竖脊肌间,待回抽无血后,将罗哌卡因注射液(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51)0.4% 20 ml缓慢推注,注药后20 min内对于感觉阻滞平面采用针刺痛觉评估法进行监测。之后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时间指标:比较两组术中唤醒时间(术中停止输注丙泊酚5 min时到患者能听清指令,并根据指令活动足趾时间)、言语应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2)唤醒质量:比较两组唤醒质量评级。唤醒质量评级分为,Ⅰ级:患者听到呼唤然后苏醒,根据指令对四肢进行活动;Ⅱ级:患者突然的清醒,不自主活动;Ⅲ级:患者突然清醒,躯干伴有剧烈运动,需要按压才不会影响气管导管和内固定导管。(3)VAS评分: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2、24、48 h VAS 评分。0 分表示无痛;0~3 分表示轻微疼痛,患者可承受;4~6分表示患者能明显感受到疼痛,且无法入眠;7~10分表示疼痛剧烈,无法承受。(4)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术前(T0)、麻醉后3 min(T1)、唤醒前 1 min(T2)、唤醒后 3 min(T3)SpO2、心率及MAP。(5)躁动率:比较两组术后6、12、24 h躁动率。患者出现抗医嘱行为,以不配合、躁动不安作为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广义方程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事后两两比较选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时间指标比较

两组唤醒时间、言语应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时间指标比较[min,(±s)]

表1 两组时间指标比较[min,(±s)]

组别 唤醒时间 言语应答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观察组(n=63) 8.45±0.52 10.69±3.65 3.36±0.28对照组(n=64) 8.63±0.81 10.71±2.53 3.42±0.59 t值 1.488 0.036 0.730 P值 0.139 0.971 0.467

2.2 两组唤醒质量比较

观察组唤醒质量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Ⅲ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唤醒质量比较[例(%)]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VAS评分的主体内效应、主体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 12、24、48 h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注:F组间=8.415,P组间<0.001;F时点=21.325,P时点<0.001;F组间·时点=415.236,P组间·时点<0.001。*与本组麻醉前比较,P<0.05;#与本组麻醉后12 h比较,P<0.05;△与本组麻醉后24 h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麻醉前 麻醉后12 h 麻醉后24 h 麻醉后48 h观察组(n=63) 4.51±1.16 2.45±0.44*▽ 1.38±0.13*#▽ 0.71±0.08*#△▽对照组(n=64) 4.49±1.22 3.78±0.25* 2.47±0.22*# 1.66±0.22*#△

2.4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SpO2、MAP、心率主体内效应、主体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SpO2、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两组 SpO2、MAP、心率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SpO2均高于对照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4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SpO2:F组间=10.325,P组间<0.001;F时点=84.365,P时点<0.001;F组间·时点=656.354,P组间·时点<0.001。MAP:F组间=11.102,P组间<0.001;F时点=68.132,P时点<0.001;F组间·时点=784.442,P组间·时点<0.001。心率:F组间=9.254,P组间<0.001;F时点=38.456,P时点<0.001;F组间·时点=512.324,P组间·时点<0.001。*与本组T0比较,P<0.05;#与本组T1比较,P<0.05;△与本组T2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pO2(%) MAP(mmHg) 心率(次/min)观察组(n=63) T0 98.21±0.22 82.85±3.44 78.51±3.22 T1 96.42±0.33*▽ 74.12±2.52*▽ 70.32±2.25*▽T2 97.67±0.42*#▽ 77.64±2.33*#▽ 73.35±2.43*#▽T3 98.54±0.27*#△▽ 79.58±2.52*#△▽ 75.79±3.87*#△▽对照组(n=64) T0 98.64±0.19 82.62±3.51 78.43±3.31 T1 95.15±0.11* 76.45±2.31* 74.26±1.32*T2 96.26±0.31*# 80.35±2.21*# 75.63±2.21*#T3 97.22±0.14*#△ 81.36±2.41*#△ 77.85±3.31*#△

2.5 两组躁动率比较

广义估计方程分析:Waldχ2=8.011,P=0.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785、5.742、5.124,P=0.009、0.017、0.024),见表5、表6。

表5 两组躁动率比较[例(%)]

表6 两组躁动率广义方程参数估计值

3 讨论

研究显示,唤醒试验为判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脊髓损伤的金标准[3]。多数患者在唤醒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呛咳、躁动等并发症发生[4]。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过程中,采取一项有效的麻醉方式较为重要。胸腰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过程中采用罗哌卡因,能满足时效需求,罗哌卡因应用在ESPB,取得显著效果[5]。其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在ESPB过程中,采用可视化超声技术对穿刺针进针方向进行引导,能利于局麻药准确注入患者竖脊肌,阻滞范围能覆盖患者整个手术区域,减少术后感染风险[6-7]。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唤醒时间、言语应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唤醒质量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Ⅲ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采用ESPB,减少出血量,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唤醒质量[8]。观察组麻醉后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竖脊肌与横突相邻,在竖脊肌深面和横突间隙注射局麻药物能阻滞脊神经后支,罗哌卡因对中枢神经和心肌毒性作用较轻,应用在ESPB过程中,具有显著镇痛效果,能减轻患者疼痛感[9]。从而降低 VAS评分。观察组 T1、T2、T3SpO2均高于对照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是由于采用ESPB,能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的用量,从而能减轻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对术中应激反应进行抑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10]。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特殊体位、导尿管刺激、气管插管等影响,均容易导致患者在唤醒过程中发生呛咳、躁动,从而影响唤醒试验[11]。在以往研究中主要注重于全麻药物配比,由于药物个体差异大,导致效果不确切,而采用ESPB,有效缓解术中疼痛感,改善患者不适情况,从而降低术后躁动率[12-14]。

综上所述,采用ESPB,能显著提高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质量,取得显著效果,减轻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躁动,但是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躁动组间心率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离心率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