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姑息放疗联合阿帕替尼在Ⅳ期胰腺癌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9邓颖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姑息胰腺研究组

邓颖慧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具有致死率高和诊断难度大的特点,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第六[1]。PC早期表现仅伴有腹部疼痛、腹部饱胀不适等无特异性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诊断时PC已为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导致患者生存时间短,生存质量极差。目前,姑息放疗是临床上主要治疗Ⅳ期PC患者的主要疗法之一,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痛苦。但单一使用此疗法患者生存获益依然有限,且很多患者均畏惧放疗[2]。因此,探索联合放疗的其他抗癌药物有效治疗PC是目前临床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有研究表明,姑息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PC较单一使用姑息放疗效果更佳,可减轻患者痛苦[3]。基于此,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Ⅳ期PC患者采用姑息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Ⅳ期PC患者。诊断标准:符合文献[4]《中国胰腺癌综合诊疗指南(2020版)》中诊断标准,(1)上腹部不适或腹痛;(2)新发糖尿病;(3)恶心、呕吐;(4)黄疸,皮肤、巩膜明显变黄;(5)食欲不振,消瘦、乏力;(6)腹水,并有焦虑;(7)腹部触摸有包块,伴有压痛。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均经影像学、病理检查确诊为胰腺癌;临床分期为Ⅳ期胰腺癌;可测量病灶;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对此次药物过敏;脏器功能不全;伴有严重心血管、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病史);哺乳期/妊娠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3~75岁,平均(59.00±16.00)岁;病程4~11个月,平均(7.50±0.50)个月;其中伴有黄疸11例,腹痛13例,腹部肿块6例。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4岁,平均(59.50±14.50)岁;病程3~11个月,平均(7.51±0.47)个月;其中伴有黄疸9例,腹痛16例,腹部肿块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姑息放疗。具体方法:患者均取仰卧位,根据B超、CT确定病变范围,以模拟定位机定位,最佳布野治疗利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进行设计,并以16 MV高能X线采取同中心技术三维适形进行肿瘤、瘤体周围组织和局部淋巴结引流区放疗照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器官,1.8~2.0 Gy/次,1次/d,5 次 /周,共治疗 5~7周,总量范围 45~70 Gy,最 大≤70 Gy。正常器官受量,心脏V40<30%、V30<40%(心脏V30<40%代表正常组织吸收剂量为30 Gy心脏体积占其总体积<40%,以此类推),脊髓最高剂量不超过 45 Gy,两肺为 V20<25%、V10<34%、V5<56%(两肺 V20<25% 代表受照射肿瘤吸收剂量为20 Gy肺体积占两肺体积<25%,以此类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午餐后30 min以温水口服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0103)250 mg,1次 /d,连续服用 3周,停药1周,4周为1个疗程。用药过程中,密切检测患者血压、手足皮肤变化、出血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肿瘤评估标准进行评价,临床症状及病变彻底消失为完全缓解(CR);临床症状好转,肿瘤最大垂直径及最大径乘积下降>50%为部分缓解(PR);临床症状未有变化,且双径乘积下降≤50%(或增长<25%)为病情稳定(SD);临床症状恶化,双径乘积增加≥25%为疾病进展(PD)[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CR+P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2)生存情况:比较两组生存情况,所有患者统计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FS为从治疗开始截止疾病出现进展或患者死亡的时间过程;OS为从治疗开始截至患者死亡的时间[6]。以30个月为最长随访时间,对未死亡患者的OS统一记录为30个月。(3)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所有患者均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总分10分,0分为无痛感,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7]。(4)胰腺外分泌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腺外分泌功能情况。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其粪弹力蛋白酶 -1(fecal elastase-1,FE-1)水平以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8]。FE-1水平>200 μg/g为胰腺外分泌功能正常;FE-1水平100~200 μg/g为轻-中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FE-1水平<100 μg/g为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即高血压、蛋白尿、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放射性炎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SD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R占比,ORR及DCR均高于对照组,PD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生存情况、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4~30个月,期间随访率100%,经统计,研究组PFS、OS均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情况、疼痛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生存情况、疼痛评分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PFS(个月)OS(个月)VA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 7.10±0.47 13.20±0.88 7.57±0.24 1.15±0.08*研究组(n=30) 7.90±0.53 14.00±0.93 7.61±0.29 0.85±0.06*t值 6.186 3.422 0.582 21.909 P值 0.000 0.001 0.563 0.000

2.3 两组胰腺外分泌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FE-1水平、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轻-中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1水平均有降低,但研究组FE-1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胰腺外分泌功能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蛋白尿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高血压、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放射性炎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图 1。

图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PC是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极低,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9]。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PC发病率在我国已上升至恶性肿瘤第十位,不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全球范围内其趋势都有明显上升,全球PC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9%,其死亡率预测在2030年仅次于肺癌[10]。通常,超过80%患者诊断为PC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出现癌细胞远处转移,因而丧失了手术机会,且PC处于不同部位,其侵犯的组织器官均不相同,因此,明确胰腺肿瘤位置与其周围组织器官相关性,选择适当的疗法和靶向放射治疗极为重要[11]。

目前,临床多采取保守治疗来治疗晚期不可切除PC,如放疗、姑息放疗等,以改善和提高其局控率、生存率,但其延长生存周期效果不理想[12]。有相关研究显示,晚期PC采用姑息性放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放疗过程中及时适当处理不良反应,患者完全能够耐受,但单纯放疗对其生存率并无任何改善[13]。阿帕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小分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给药简单,具有抑制血管瘤生成的作用,其可有效治疗胃癌已为公认[14]。该药于我国2014年批准上市后,主要治疗晚期肿瘤,肿瘤存活主要依赖血管供氧、一些其他营养物质不断长大,而阿帕替尼可阻断其血管供应,以此治疗肿瘤。有研究显示,姑息性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可改善其临床症状[15]。但有关两者联合治疗晚期PC鲜有研究。对此,本研究采取姑息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Ⅳ期PC,结果显示研究组CR、PR占比,ORR及DCR均高于对照组,PD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姑息放疗与阿帕替尼协同治疗,较单一姑息放疗效果更佳。分析其因可能是与阿帕替尼具有放疗增敏和抗肿瘤作用有关,同姑息放疗协同治疗则有效提高两者效果,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4~30个月,期间随访率100%,经统计,研究组PFS、OS均长于对照组(P<0.05)。提示姑息放疗、阿帕替尼联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其疼痛程度。其因可能是由于阿帕替尼与姑息放疗形成协同辅助关系,两者联合应用,可适当减轻肿瘤对腹膜后神经的压迫,从而改善其疼痛症状和局部症状,进而延长其生存时间[18]。PC放疗时,通常会同时对正常胰腺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影响其胰腺外分泌功能,而有研究表明,FE-1对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评价放疗对胰腺功能影响的理想工具[19]。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FE-1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轻-中度和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率提高。但治疗后,研究组FE-1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帕替尼与姑息放疗联合治疗,对患者FE-1水平、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影响低于单一放疗。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1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帕替尼联合姑息放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阿帕替尼、姑息放疗联合应用可减轻放疗中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可控制毒性反应的发生[20]。提示阿帕替尼与姑息放疗联合治疗Ⅳ期PC安全性较好。但本次研究例数较少,且对于改善与PC诊断、预后分析中的黏蛋白型糖类抗原未有相关研究,因此往后需更多样本对黏蛋白型糖类抗原采取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对Ⅳ期PC采取姑息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较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和毒性反应的发生,优于单一放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姑息胰腺研究组
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照护和临床关怀
胰腺损伤CT诊断及注意事项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胰腺超声检查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胰腺微创手术,第二天可下床
“死亡质量”排行榜出炉英国排名最高
胰腺损伤24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