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2022-09-27付恩桃李会婷王文宇刘修树方丽波

科技视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章节药品

付恩桃 李会婷 王文宇 刘修树 方丽波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0 引言

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提高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把握学科特点和规律,多年来专业授课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本文对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供课程的后续建设完善并提供参考。

1 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

药物分析是指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来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意识。目前的在线课程教学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由于本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知识点琐碎,应用性强,再加上专科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薄弱,学生难以掌握住重点,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尤其是面对实际问题时,对如何开展药品质量研究无从下手。因此,笔者尝试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应用中嵌入信息化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学习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切实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得感,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2 信息化技术

2012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中就提出了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如今信息化已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世界的面貌和格局焕然一新,包括教育领域,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特别2020年年初,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3 药物分析精品课程建设意义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药物分析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课程学习形成大致的轮廓,将药物分析琐碎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个实际的工作过程。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不受时空影响的有效互动,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可以通过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后台大数据同步展现,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课堂参与度。教师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反馈,进一步分析学情,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科学考核评价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4 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

4.1 建设高质量课程资源

药物分析精品课程依托学习通学习平台,进行丰富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各章节教学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授课课件、微课资源、授课视频、教学视频、教学动画、教学图片、作业库、题库、试卷库以及专题讨论与答疑等内容。对每一章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精选授课内容,以知识点为模块,每个教学视频控制在5~10分钟,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药物分析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将课程资源建设好,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才能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4.2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从事药品检验工作,需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意识,同时还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又能把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精品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课程团队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将跟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职业素养教育、价值观教育、科学精神及民族自信等融入精品课程的建设中,章节对应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的实例表

4.3 引入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灵活,学生更容易理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整合课上课下的学习资源。因此在药物分析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特选取小部分的内容进行尝试,由教师和学生学习小组共同备课,查找合适的课程素材,编写录制文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讲学生在录播室讲授该部分内容,并录制视频。学习小组备课中通过总结分析问题、合理分工和时间分配进行资料检索学习解决问题,建成的课程视频资源在线应用,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更好掌握专业内容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4 运用思维导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思维导图因具有直观、简便、高度概括等优点,逐渐渗透到自然科学教学课程中,对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凝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能力,提高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用软件制成了思维导图。

4.5 实验课程建设

药物分析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乎在校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还关乎学生未来就业的能力和水平。尤其对于高职专科学生来说,实验学时占课程总学时一半以上,因此,实验教学部分的建设在整个药物分析在线精品课程的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笔者采用三段递进式实训模式,即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的模式,对于基础实验,如布洛芬片的紫外鉴别、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测定等,重点评价、考核学生是否完全具备依据法定标准进行药品质量检验与书写检验报告的能力。对于综合实验,如甲硝唑片的质量分析;维生素C原料药的质量分析等,重点让学生熟悉药品质量标准的全貌,将药物分析教材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药品检验有整体的把握。对于自主设计性实验,如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等,通过自主设计分析方法的比较实验,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并开发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性实验部分全部录制成视频资源,上传至平台,便于学生反复观看,掌握基本操作规范,为后续综合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

5 信息化背景下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应用

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应用需要依托完整的学期,统筹安排教师讲授、学生自学、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之间的关系。因此,基于线上课程资源,以具体章节为载体,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的实施从课前导学、课中讲解、课后拓展、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展开。

5.1 课前导学

课前线上,教师将药物分析精品课程每次课课件、章节视频资料、作业或练习题发布到学习通平台,并通过平台、班级QQ、微信群发布预习通知,引导学习自主学习与探索。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通过讨论区发帖提交问题,教师通过学生的问题和练习题提交情况,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方面进行了解,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计划及教学重点。

5.2 课中讲授

课中讲授是建立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上,对课前导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具体来说,首先对课前进行概括性的回顾,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然后对于学生掌握不牢或者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进行精讲。课程理论知识为八个章节,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章节安排为:第一章,讲解药品的基本概念、药品质量标准以及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第二章,围绕药品质量标准,讲解药品的性状与鉴别实验;第三章和第四章,围绕药品质量标准,讲解药品的检查和含量测定(前四章为重点章节);第五章,讲解药物制剂检验技术,为拓展章节;第六章,讲解典型药物的分析,本章的重点是如何将前面几章的知识在典型药物分析中进行灵活运用;第七章和第八章,讲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也为拓展章节。组织学生观看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源,特别是课程的重难点部分,通过多次观看内容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课后拓展

课后,利用平台中的专题资源进行拓展学习,在整体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对药物分析精品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与深入反思,巩固学习成效。药物分析精品课程紧跟药品行业时事动态,通过布置课后思考作业题的方式,让学生查阅国家及各省的药品质量公告,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列举跟教学内容相关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案例,然后就该项检查项目在工作中如何开展,总结出基本知识点做成作业,并将作业提交到学习通平台,教师线上评价后,学生可随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查看作业成绩和点评,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互评,并相互监督。

5.4 考核评价

药物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评价,更加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即采用学习通平台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具体来说,就是药物分析精品课程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30%)、期末成绩(40%)组成,平时成绩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指标包括签到、视频学习时长、讨论答疑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成绩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过程规范性以及实验报告、实验原始记录等;期末成绩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自评报告,具体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药物分析精品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6 结语

药物分析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从“水课”到“金课”的转变。最终让课程建设切实落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课堂的“主演”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导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能力,也为高职建设精品课程提供有益的探索经验和设想。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章节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