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的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建设实证分析
——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2022-09-27田凯琳

科技视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林业大学馆藏纸质

田凯琳 岳 昆

(1.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224;2.云南大学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进程加快和数字阅读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和资源利用偏好在发生变化,高校图书馆出现高馆藏量与低借阅率、低利用率相矛盾的现象。同时,随着纸质图书价格上涨与采购经费缩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图书馆“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馆藏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有限的经费下,如何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成为资源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文献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突破传统的采访模式,不断探索将传统采访模式与读者需求密切结合的新的图书采访模式。本文在分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建设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对该校引入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后图书馆在纸质图书资源建设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以期用需求推动采访,不断优化馆藏,提高利用率。

1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建设原则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以采访馆员为主导的资源建设模式脱离了读者,难以满足读者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信息获取的针对性、快捷性等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新时期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1 科学性和需求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必须针对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以建设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为原则,深入了解学校各院系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的需求,扩大馆藏资源建设师生参与性,减少馆藏资源建设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1.2 保障重点和文献协调原则

高校图书馆要紧密围绕学校确定的办学方向、特色与定位等情况确定出重点学科,并着重加强重要学科领域图书资源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在保障重点学科的同时,要注意做到:学科覆盖面与重点保障相协调、采选图书与读者需求相协调、普通收藏与特色收藏相协调、学术性图书与通用性图书相协调、中外文图书相协调等,做到比例协调、结构合理。

1.3 特色性和系统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文献资源,尤其是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时,应该确保馆藏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成熟性,为师生提供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图书馆必须凸显学校的重点学科及方向,积极建设特色藏书体系。

2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建设策略

2.1 转变文献资源建设理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想要提升纸质图书利用率,就必须在文献资源建设理念方面进行全面变革,打破过去传统和带有束缚性的资源建设思想。第一,要建立“以读者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强师生读者与资源建设的互动联系,以馆藏为基础,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内容。第二,要树立和提高馆藏质量评价的意识,用科学的方式建设馆藏。第三,要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改变“求大求全”的馆藏建设理念,建立和加强校内外、区域间、联盟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

2.2 规划和优化纸质馆藏结构与布局

纸质图书是图书馆最基本和重要的馆藏资源,纸质图书的利用率与馆藏数量、质量、结构、是否满足读者需求等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一方面要规划和制订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围绕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学科专业设置,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有层次地选择和补充图书资源,既要注重重点学科图书的收藏,也要做好特色馆藏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馆藏纸质图书的借阅率、流通率、结构比例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于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调整和完善馆藏。

2.3 引入读者决策采购的图书采访模式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优化馆藏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文献资源建设的新趋势,按读者需求建设馆藏提高了文献采访工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所需。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引入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模式,PDA模式全称为读者决策采购,是根据采访要求,将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一定的指标进行采购,由读者决定采购什么样的书。这种采访模式,改变了过去以采访馆员主导采购的方式,改为读者主导采购的方式,充分尊重了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与决策权,一方面增强了馆藏资源建设效益,另一方面也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文献利用率。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师生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提升他们在馆藏建设中的参与性。第一,积极开发或引入基于PDA模式的有关服务;第二,深入学院或部门进行资源介绍以及需求调研等;第三,做好馆藏数据统计工作,掌握资源利用情况,以便结合实际调整资源建设计划。

3 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建设改革实证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在保障馆藏重点和特色,确保馆藏结构合理的基础上,从2019年开始在传统的采访模式基础上引入了PDA(读者决策采购)的理念,开通“芸悦读”借购服务、深化图书荐购服务,并根据纸质图书需求和采访数据对比调整采访策略等,对纸质图书资源建设模式进行了改革,以期从读者需求出发优化和完善馆藏。

3.1 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的纸质图书资源建设改革措施

3.1.1 开通“芸悦读”借购服务

“芸悦读”是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推出的新书借购服务平台,专为该校师生提供推荐、订购、借阅一站式服务,是图书馆在文献保障与服务提升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具体举措之一,也是云南省首家开启该项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该项服务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读者借阅纸质新书的时间,提高了图书使用效率,使每一本图书都能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的教学科研需要。

3.1.2 深化图书荐购服务

图书荐购是读者向图书馆主动提出文献获取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的荐购模式通常是由读者向图书馆提交纸质荐购书单或者由读者在图书馆主页或书目检索系统中集成了荐购模块中填写荐购图书信息并提交。2021年,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在传统荐购服务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了“阿法购”图书平台,号召全校师生通过平台进行图书荐购。2021年,该校图书馆通过平台收到并处理荐购图书4 000余种,对满足收藏要求的图书及时下单、到货、编目加工和上架,较好地满足了全校师生对图书的个性化需求。

3.1.3 根据读者需求调整采访策略

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2021年通过分析“芸悦读”借购图书比例、“阿法购”荐购图书比例、纸质图书借阅比例等指标基础上,适时调整图书采访策略,力争以读者需求驱动图书采访与馆藏建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使用需求,提高纸质图书利用率。

3.2 2021年纸质图书需求与采访数据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分析纸质图书采访的合理性,为今后图书采访的策略调整提供借鉴和依据。笔者将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2021年“芸悦读”平台借购图书、“阿法购”平台荐购图书、馆藏纸质借阅图书等反映读者需求的指标与图书馆采访图书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22个大类分类后,分别计算比例。为了便于比较,进一步将“芸悦读”借购图书分类比例、“阿法购”荐购图书分类比例、馆藏纸质图书借阅分类比例计算平均需求比例值,并将其绘制成2021年图书需求与图书采访分类比例对比图(见图1)。

图1 2021年图书需求与图书采访分类比例对比图

通过对各类图书平均需求比例值与图书采访比例值对比后,分析如下:

(1)从总体来看,图书馆采访图书的主要类型基本上涵盖了读者需要的主要类型,可以较好地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图书馆传统采购的基础上,图书馆开通了借购服务,深化了荐购服务,让读者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平台自主下单或提出荐购意见,图书馆予以采购,较好地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的文献需求。

(2)从图书需求和供给指标对比来看,2021年图书馆图书采访与需求在分类比例上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B类哲学类、I类文学类、T类工业技术类、Q类生物科学图书需求较大,还需要适当提高采购比例,而F经济类图书采购远高于需求比例,可适当减少采购,以提高图书利用率。

(3)从馆藏建设的角度来看,除了尽可能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以外,图书馆还需要从馆藏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学校的办学方向出发,紧密围绕该校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的传统优势、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为特色,理、工、农、文、法、管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办学方向与特点。因此,S类农业科学、X类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的图书采购虽高于需求比例,但从保障馆藏重点和特色的原则出发,仍应尽可能地采购和收藏。

4 结语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建设在保障馆藏重点和特色、确保结构合理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读者的信息需求。除传统的以采访馆员为主导的采购形式外,还需要大力探索和尝试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如借购、线上或线下荐购等。同时,图书馆需要通过分析读者需求指标来指导传统的图书采访,做到用需求来驱动采购,力争让“每一本书有其读者,每一个读者有其书”,不断创新服务,完善“双一流”学科文献保障体系,深化“以本为本”,支持教学的学科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林业大学馆藏纸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馆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