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龋齿发生状况调查

2022-09-27宋丽君

科技视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龋率学龄期恒牙

谢 李 宋丽君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护理部 445000)

0 引言

龋齿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国家要求防治的慢性疾病之一。在2017年,国家第四次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12岁学龄期儿童的恒牙患龋率达34.5%,相较十年前,升高了7.8个百分点。且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学龄期儿童牙齿出现龋坏的情况呈不断增多。龋齿引起儿童牙齿剧烈疼痛,破坏正常的咀嚼消化功能,严重时可引起牙髓炎等继发症,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口腔功能,对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扩张建设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目前恩施州有留守儿童8万余名,数量较大。为了解恩施农村地区6~12岁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干预治疗情况,本研究对恩施州2020—2021年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探索龋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口腔健康早期干预研究提供依据与理论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恩施5所农村小学的238例学龄期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经医院伦理会审核同意,得到家长及监护人完全知情了解,签订同意书。

纳入标准:参与调查的所有对象均为就读小学的学龄期儿童;乳牙部分脱落,且慢慢长出恒牙;儿童家长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每年在外务工的时间超过半年,儿童由父母一方、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

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的儿童;存在智力障碍、精神障碍的儿童、不能配合检查的儿童等。

(2)方法:检查牙齿的方法参照世卫组织发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检查员经过本院口腔医学中心医生集中进行同质化培训,采用医院统一准备的口腔检查器械,当检查者看见恒牙上窝沟或光滑面出现清楚的龋洞、牙齿釉质下出现破坏,或明显检查到软化的洞底或洞壁等缺损,可认定是龋齿,同时观察询问儿童龋齿填充、窝沟封闭等情况。

2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基本情况:本次共检查农村地区留守儿童238人,其中男童101人(42.4%),女童137人(57.6%);年龄(9.10±1.89)岁;留守儿童在性别、民族、照顾者、家庭年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龋齿儿童141人,龋齿患病率59.2%,检查出龋齿共291颗,充填龋齿59颗。

3.1 不同性别龋齿患病情况

男童龋齿患病率为62.4%、龋均(2.63±1.17)颗,女童龋齿患病率为56.9%、龋均(2.26±1.22)颗。女童龋齿患病率、患龋颗数均值略低于男童,男童女童龋齿患病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0.441,>0.05)。

3.2 留守儿童恒牙出现龋齿的分布情况

留守儿童中下颌第一恒磨牙患龋齿,占总龋牙部位的28.9%(82/284),上颌第一恒磨牙患龋占22.2%(63/284),下颌第二恒磨牙患龋占19.4%(55/284)上颌第二恒磨牙患龋占11.6%(33/284),男童与女童恒牙患龋齿的部位分布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0.05)。

3.3 各年龄段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和龋均情况

在238例学龄期留守儿童中,恒牙患龋率为59.2%,龋均为(2.42±1.41)颗;各年龄段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及龋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1-岁组恒牙儿童患龋率80.0%、龋均(2.40±1.02)颗,显著比6~10岁组儿童恒牙患龋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6岁组儿童恒牙患龋率69.6%、龋均(1.69±1.16)颗显著高于7~10岁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12岁组儿童恒牙患龋率67.5%、龋均(2.63±1.16)颗显著高于7~10岁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8岁组儿童恒牙患龋率最低,11岁组儿童恒牙患龋率最高。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和龋均情况(例,±S)

3.4 龋齿治疗情况

本研究中,儿童龋齿填充总颗数为52颗(36.9%),其中男童龋齿填充总颗数为32颗(50.8%),女童龋齿填充总颗数为27颗(34.6%)。窝沟封闭例数12例(5%)。

4 讨论

学龄期是儿童恒牙发生龋齿的好发期。在本次研究调查结果中,恩施州留守儿童恒牙龋齿发生率为59.2%,龋均为(2.42±1.41)颗,恒牙总患龋率与古雅丽关于河南农村12岁留守儿童患龋率结果一致,发生原因可能是留守儿童经常进食甜食、饮用碳酸饮料、未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等。父母长期不在其身边,照顾者对儿童牙齿健康缺少关心,不能有效教导及监督留守儿童清洁干净牙齿。大部分留守儿童儿自控能力不强,没能养成良好的饮食及洁牙习惯,牙间隙极易残留食物残渣,同时留守儿童还可能有着睡前吃食物的习惯,入睡后儿童口腔唾液分泌量会减少很多,口腔的自洁能力也会大幅降低,造成牙齿间隙致龋细菌大量繁殖,增加了儿童患龋的风险性。养成早晚认真刷牙、饭后及时漱口、睡前不吃甜食的习惯可减少患龋风险。

表2 留守儿童龋齿的干预情况[例(%)]

在本研究中,11岁组留守儿童患龋率最高,为80.0%,显著高于6~10岁组儿童;6岁组儿童患龋率69.6%、龋均(1.69±1.16)颗,显著高于7~10岁组儿童,这可能提示随着留守儿童年龄增加,恒牙患龋风险也随着增加。有研究指出,儿童越早开始刷牙,患龋齿的风险越小,这可能提示需对低龄儿童的龋齿防治加以重视,将龋齿预防宣教工作关口前移到学龄前儿童,甚至是孕妇及婴幼儿中。年纪较小的儿童极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这需要家长、照顾者、幼儿园、托儿所、学校、医院、社会等多部门合作,多方统筹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尽量减少儿童恒牙患龋的情况发生。

本研究中发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出现龋齿的情况较多,分析原因这可能与下颌第一恒磨牙较早萌出,它牙釉质较薄、窝沟点隙深、窝沟形态复杂,是食物碎屑和细菌易嵌塞或堆积的地点,当留守儿童没有及时清洁牙齿可造成牙齿龋坏。因此,这可能提示再留守儿童龋齿预防工作中可重点预防下颌第一恒磨牙患龋,指导留守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建议适当增加牙齿窝沟处、牙缝处刷牙时间,推广使用含氟的牙膏,降低儿童恒牙患龋的发生率。

窝沟封闭是儿童患龋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本研究中,龋齿填充率为36.9%,窝沟封闭率为10.6%,治疗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收入较低、农村口腔医生较少、医疗资源较少以及照顾者口腔健康意识相对不足等原因有关。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落后,特别是口腔医疗资源极其匮乏。在偏远农村,受路途、地形等原因影响,机构组织口腔健康科普教育活动的难度大幅增加。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恩施州留守儿童龋齿充填率、窝沟封闭率较低。加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龋齿治疗与预防的宣教非常重要。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留守儿童龋齿防治的资金投入,整合能利用资源,确立留守儿童龋齿综合防治流程及口腔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相关学校与医院也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及照顾者的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加以重视,告知照顾者及家长在儿童乳牙全部萌出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窝沟封闭或者局部涂氟的方法防治龋齿,不断宣教口腔健康干预方法,提高改善留守儿童清洁牙齿的思想及行为,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牙齿发生龋齿的情况。并建议留守儿童的父母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加以照顾,给予陪伴,能更及时注意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

在本研究中,女童恒牙龋齿发生率、患龋颗数均值略低于男童,男童女童恒牙龋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学龄期儿童是患龋齿的高危人群,照顾留守儿童的人多数为隔代长辈,他们受教育较少、文化程度较低,本身也很少接受相关口腔保健知识科普,没有培养留守儿童养成好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思想。《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文件提出要求,要推广科普口腔清洁知识和护牙手段,向基层推行适宜的口腔疾病预防与治疗技术,完善基层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地区儿童的口腔保健水平。儿童口腔健康管理包括儿童口腔的健康体检、窝沟封闭预防技术、牙齿局部涂氟、少摄入糖分和碳酸饮料等各种干预方法,最终达到适龄儿童口腔健康管理全覆盖的目标。但是,在我们国家,目前社区保健医师、家庭医生不足,农村口腔医师更是不多。加强口腔专业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非常关键,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管理任重而道远,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全周期口腔健康管理,借助有效手段科普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增加保健意识非常重要。恩施州学龄期留守儿童的龋齿预防、宣教以及治疗工作亟待深入开展,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对进一步有效降低恒牙患龋率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龋率学龄期恒牙
滁州市南谯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人为什么要换牙?
调皮的牙齿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效果评价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
河南省中小学生1991年至2010年龋齿患病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