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分析

2022-08-24北京市南水北调环线管理处李彬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文/北京市南水北调环线管理处 李彬

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含义。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由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管理变革;是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与有机互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事务的简化,引导组织结构的优化与管理理念的重塑,从而更有效服务于发展战略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以信息化的视角去看待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模式,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创新。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社会服务的组织。但是受制度体系限制,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多数仍然遵循传统行政管理、奖惩管理的模式,管理方式以行政命令为主,这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效率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第一,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分为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工作中涉及大量的人员信息资料。在传统的模式下,往往由人工进行信息记录与查询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信息准确性存在偏差。在信息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系统的引入,计算机能够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对人员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机械性、简单性、重复性的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借助网络技术开展,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可以借助线上培训、考核的方式。一方面降低差旅费、住宿费等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准备、组织等工作,可以有效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第二,有助于挖掘人员潜力,做到人岗相适。通过信息化平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强普通员工与管理层的双向信息沟通。在人岗匹配方面,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迅速准确地查询到员工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特长、工作考核情况等信息,为空缺岗位选拔合适人员。同样,员工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单位整体的发展规划、人才需求等。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努力方向和职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第三,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不仅是将信息化系统引入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而是以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理念,带动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全面,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不再局限于日常性工作,而是倾向于规划性、管理性,为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保障。

(四)在事业单位中应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具有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挖掘人员潜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等优势,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十分重要。

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在事业单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普及,但是受自身管理模式、思想意识的限制,大部分事业单位未能正确认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作为口号停留在制度层面,在实际工作中仍采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例如,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引进信息化系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存档的方式。即使引进了信息化系统,也仅是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线下搬到线上,简单地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工作,并没有对信息化深层次的作用进行挖掘。这就导致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

(二)硬件设施方面,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一是资金投入不够。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要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仍然认为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认为资金应该投入到人员招聘、培训等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这就导致了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二是建设的信息化系统适用性较差,主要表现在前期未能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导致建设完成的系统中一些功能不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不能使用。而需要使用的功能,又存在遗漏开发的问题。长此以往,由于信息化系统未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就会被弃之不用。另外,在建立信息化系统时,对系统安全性考虑不够充分,未建设防火墙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化系统中的人员信息泄露等问题。三是信息化系统后期的使用率不高。由于信息化系统属于新生事物,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抵制的现象,这就使得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无从开展。

(三)软件水平方面,信息化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新时代,事业单位要想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更需要信息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目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并不短缺,但是由于信息化近年来才开始被重视,事业单位普遍缺乏信息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倾向于管理,而信息化工作则偏重于技术,二者差距较大。这就导致即使部分事业单位中有信息化技术人员储备,但其往往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分陌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不懂信息化技术,而信息化专业人才不懂管理的局面。缺少复合型人才,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应用困难。

三、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策略建议

(一)正确认识,避免形式主义。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管理层要从思想意识上树立正确的观念,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到实处。具体工作中要避免形式主义倾向,不能把信息化工作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其次,对于建立起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不能仅限于简单的操作使用,要从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方面进行深刻挖掘,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最后,要加强员工的信息化管理的意识和理念,让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从概念深入人心,从而实现多层次、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二)有效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是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投入,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预留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搭建系统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的运用价值得到有效凸显,充分满足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二是在搭建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要做好需求调研工作。一方面,要从具体业务角度出发,全方位收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需求,确保搭建的信息化系统有足够、实用的业务功能模块,能够满足单位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另一方面,要确保系统和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未来规划相符合,能够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或替代。在搭建平台之后,要及时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使得职工能够了解信息化平台的优势。例如信息化平台具备的快速查询和数据共享功能,能够减少查询审批程序,为其日常工作提供便利,从而消除对信息化平台的抵触情绪,降低信息化平台的弃用率。

(三)提高人员信息化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任何事情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要在事业单位中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拥有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引进方面,事业单位应根据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调整人才招聘、选调工作的方向性,在进行人员招聘、选调等工作时,着重引进信息化管理相关专业人才,以便快速弥补信息化人才缺失的问题。在教育培训方面,应加大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加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开展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技术的指导,并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交流会,检查人员在培训后的学习成果,让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人才尽快拥有信息化技术能力,培养“懂管理、会编程”的复合型人才。

四、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以笔者所在的北京市某水利工程管理事业单位为例,作为老牌水务系统事业单位,其核心业务为水利工程运行、供水管理,人事部门仅作为职能部门负责日常辅助性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多依照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水平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需求增加,2021年初,单位以人事部门为试点,开始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工作。

建设前期,建设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三大壁垒:一是硬件方面,没有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单位虽然于2017年通过第三方定制的方式建立过一套信息化管理平台,但平台之中只包含绩效考核模块,无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并且由于实际情况变化,原本的绩效考核模块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绩效考核工作,目前该信息化平台处于弃用状态。二是软件方面,由于长期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单位在信息化人才引进及培养方面存在缺失。在进行人员招聘时,重点注重水利、机械等符合单位核心业务需要的人才引进,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也缺乏信息化知识水平方面的培训。三是意识层面,管理层缺乏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识,存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只是建立一套系统,将纸质文件电子化的形式主义思想。普通员工对信息化的概念不够清晰,在前期应用信息化平台时存在抵制现象。

建设过程中,针对前期调研存在的问题分别作出以下尝试:一是硬件建设,吸取之前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失败教训,将平台开发前的需求调研工作作为平台建设的重点工作。成立需求调研小组,以人事部门员工为主,全面梳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工作痛点等,经过提炼总结,提出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按照需求建立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包含人才引进、绩效薪酬、教育培训、人事档案管理等模块,全面覆盖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共享等手段,实现了人员信息的分类整理、一键查询,培训资源共享等功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机械性、重复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二是软件建设,针对单位信息化方面人才短缺的问题,分别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两方面着手。人才引进中,调整招聘、选调人才的方向性,有针对性地引进信息化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从长远角度,弥补信息化人才缺失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首先从人事部门着手,增加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化方面的培训。让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人才尽快拥有信息化技术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以保障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坚持顶层支持,树立正确意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工作离不开管理层的支持。在建设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全面要求管理层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信息化工作,改变纸上谈兵、敷衍了事的错误思想,带头支持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对普通员工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其建立信息化概念。例如,开展培训工作时,改变以往现场培训的形式,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在线直播培训,从而减少员工因到现场而付出的时间成本等问题,让其真正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同时,对于建立好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员工进行使用培训,降低因为不会使用系统而造成的抵制现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人岗匹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避免形式主义;实践中要因地制宜,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搭建有效信息化工作系统;同时要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