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6-29陈桂香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急诊科职称学历

陈桂香

医疗机构中病原体传播和导致院内感染的风险很大[1-3]。标准预防是指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4-7]。急诊科护士面对的均为急症患者,患者入急诊之前尚未进行传染病学检测,病原体传播风险更大。目前,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8]。有学者[9]认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进行依从行为干预的效果明显,认为信念有利于改变依从性。急诊科护士依从标准预防的信念,直接关系着护士病原学防护效果。目前关于标准预防信念的调查集中于综合医院护士、ICU护士中,对于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院感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6-9月选取3所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理人员。纳入标准:(1)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2)从事急诊科护理工作1年及以上;(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正在休孕、产期或事假;(2)3个月以上不在岗者;(3)进修护士或实习护生。根据研究样本量应取自变量数的10倍,且需考虑20%的丢失率,最后选取调查对象为235例。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研究者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职称、院感防控培训频率等。

1.2.2 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量表

该量表由王庆妍等[9]编制,包括有益性、阻碍性、易感性、自我效能、促发因素、严重性6个维度,共计4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制,量表的满分为168分,得分越高表示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0。

1.3 质量控制

利用问卷星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委托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将问卷链接发送到医院职工群中。问卷说明中详细解释本调查问卷的目的及填写方式。设置每个网络IP仅能回答1次问卷,问卷中每个题目均为必填项。问卷回收后,根据问卷填写时间和SPSS异常值分析对问卷进行筛选。本次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回收率为98.7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得分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总分为(103.34±12.57)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有益性维度(8.40±1.57)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促发因素(19.21±4.51)分。

2.2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单因素分析

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见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以及院感防控培训频率的急诊科护士,其标准预防依从信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单因素分析 (n=232)

2.3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以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得分为因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2),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以及院感防控培训频率为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表3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尚可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总分为(103.34±12.57)分。该结果高于黄琼等[10]2017年对综合医院护士的调查结果,亦高于黎萍等[11]对衢州市ICU护士的调查结果。这可能是选取的研究对象有所差异,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急诊科护理人员,急诊科通常为患者的首诊科室,且急诊科就诊患者病情一般需要紧急处理,患者于急诊就诊时,未经过传染病学检测,尚未知晓患者是否存在传染性疾病。这要求急诊科护士具备更强传染病防护意识,加上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培训,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标准预防信念更强。然而,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在此背景下,对医护人员的标准预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护士作为医院传染病防护的第一道关卡,标准预防信念有待进一步加强[12-13]。因此,建议护理部与院感办应联合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培训,从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等多种角度加深理论培训,从手卫生、穿脱防护服等多方面入手,强化急诊科标准预防技能[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量表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有益性维度。该结果与黎萍等[11]对衢州市ICU护士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有益性是指急诊科护士对标准预防行为的认可,认为采取相应行为后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该维度得分最高说明急诊科护士认可标准预防的益处[15-16]。然而,本研究结果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促发因素。促发因素是指促使急诊科护士产生标准预防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同事劝说、科室规定[17-19]。该维度得分较低,说明急诊科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的监督,鼓励急诊科护士同事之间互相督促劝说[20-22]。

3.2 不同特征的急诊科护士依从标准预防信念存在差异

3.2.1 文化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历是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的影响因素,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低于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该结果与黄琼等[10]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学历的急诊科护士在校期间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不同,本科及以上护士在校教育更注重思维的培养,使其发现潜在风险的意识更强,更注重传染病防护。然而具体原因仍待进一步探索,建议今后的研究者开展质性研究。这也提示管理者应关注不同学历护士标准预防行为,可建议标准预防监督互助小组,鼓励不同学历层次护士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3.2.2 职称

职称越低的急诊科护士依从标准预防信念越低。该结果与黄琼等[10]的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见过及接触过的职业暴露更多,经历的执业过程中传染病传播事件也更多,护理人员更有敬畏之心,知晓标准预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因为护理人员在职称晋升过程中,在专业知识学习考试中也对护士标准预防有所强化,导致急诊科护士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依从标准预防的信念不断增强。因此,护理管理人员应积极调动职称高的护士进行“传帮带”,以亲身经历向低年资护士传授经验,强调标准预防的重要性。

3.2.3 院感防护培训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院感防护培训频率<2次/月以及>4次/月的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均较低,而培训频率2~4次/月的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培训频率较低时,急诊科护士无法掌握充足的知识,导致护士对标准预防相关内容掌握不足,知识影响信念,导致标准预防信念稍低。然而,诊科护士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当护士培训频率>4次/月时,可能会导致护士出现培训负荷较重的现象,护士对培训知识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亦影响培训效果。因而,管理者应合理安排培训频率,帮助护士将培训的内容充分消化吸收。此外,在制定培训安排时应充分考虑护士的不同特征,提高培训针对性。

4 结论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尚可。不同特征的急诊科护士依从标准预防信念存在差异,专科及以下学历、职称越低以及培训频率过少或过多的急诊科护士依从标准预防信念越低。虽然本研究样本量较大,然而纳入变量较少,导致多因素分析结果解释度较低,建议今后的研究者纳入更多可能相关的变量,如核心能力等。

猜你喜欢

急诊科职称学历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