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踏车运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29张小琴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维持性脚踏车尿毒症

梁 艳 张小琴

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MHD治疗也存在较多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引发的睡眠障碍最为常见[1]。不安腿综合征是指小腿深部于休息时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运动、按摩可暂时缓解的一种综合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并发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2]报道,运动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治不安腿综合征。脚踏车运动作为比较常见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肌肉强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脚踏车运动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不安腿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尿毒症诊断;(2)年龄18~50岁;(3)规律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3次/周;(4)合并不安腿综合征[3];(5)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周围神经疾病、帕金森病;(2)合并严重感染、营养不良或恶性肿瘤;(3)有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患者;(4)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4.3±5.7)岁,透析龄(36.3±4.2)月;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4.7±5.4)岁,透析龄(36.5±4.8)月;2组性别、年龄、透析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干预措施

2组均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行3次血液透析,每次4 h,维持透析的血流量为200~250 mL/min,碳酸氢盐透析液的流量维持在500 mL/min。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措施,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的流动方向相反),利用透析器(人工肾)的半透膜,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清出体外,并补充碱基以纠正酸中毒,调整电解质紊乱,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脚踏车运动干预。透析治疗开始前,指导患者行脚踏车运动,首先进行5 min热身活动,然后让患者采取卧位,将机械式脚踏车置于床尾,随后患者开始由慢到快蹬脚踏车,速度由40 r/min逐渐提升到90 r/min,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过程中采用运动腕表监测患者心率,心率范围120~140次/min,心率增加量控制在基础状态的20次/min内,以患者略感疲累、无气喘、微汗为宜,每次运动约20 min,运动3次/d,每次运动中间间隔5 min。3轮脚踏车运动结束后,患者休息5 min,再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不安腿综合征症状、睡眠质量以及临床疗效。(1)采用不安腿综合征病情量表(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IRLS)[4],从临床症状、发病频率、病情强度等方面给予评分,其中无症状,0分;轻度症状,1~10分;中度症状,11~20分;重度症状,21~30分;极重度症状,31~40分;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95,分半信度系数为0.83,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5。(2)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等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按照0、1、2、3等级计分,条目分数相加为量表总分,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96,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6[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IRL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IR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IRLS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IRLS评分比较分)

2.2 2组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研究[7]显示,MHD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发生RLS的概率约为15%,并且随着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RLS作为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疾病,临床多表现为下肢酸胀、烧灼感、麻木、瘙痒、刺痛等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夜间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可部分缓解,双下肢呈交替性不安状态,即左下肢和右下肢轮流出现不适症状,继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引发透析脱针、失血等严重并发症[8]。有报道[9]称,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并发RLS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受损、脑内缺铁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也是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不理想,甚至出现耐药或反弹现象,急需寻求更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10]。

本研究中,观察组于透析治疗前开展卧位脚踏车运动能改善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病情。可能由于脚踏车运动作为有氧运动,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拉伸和锻炼,尤其是肩膀、背部以及腿部的肌肉,运动过程有助于改善体重和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让体内的环境变得更好;可以增快患者全身血液循环,有助于加强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功能;运动过程呼吸加快,很大程度上提高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发病频率以及病情强度。脚踏车运动作为常见的有氧运动,该运动设备简单,运动量适中,并且可以在每次血液透析治疗前进行,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依从性相对较高。随着肾功能的减退,MHD患者的体力活动也相应减少,而规律运动能够提高氧化应激能力,改善患者的肌肉功能[11]。另外,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进行脚踏车运动能够促进磷酸盐等代谢产物的排泄,提升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12]。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脚踏车运动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其睡眠质量。究其原因是脚踏车运动改善了患者不安腿症状,从而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此外脚踏车运动可以消耗机体一定的体力,使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疲劳感,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也能得到改善,在晚上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且睡眠质量也要比不爱运动的人高上许多倍;脚踏车运动还可以帮助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释放压力,使身心舒畅,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实施脚踏车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的不安腿临床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维持性脚踏车尿毒症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脚踏车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最漂亮的脚踏车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