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金融对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2022-06-27张长全刘明慧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体资本效率

张长全,刘明慧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引言

以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说,实体经济才是支柱与试金石。实体经济在资本配置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效率,才能切实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健康活力[1]。资本配置的基本内涵是在不同区域内实施的资源配置,其本意是资本配置的效率会影响到不同区域内的企业产业的利润率,而资源配置最优的方式,也是企业产业在不断的经营过程中根据经验所得。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目前金融行业也从线下转为线上互联,替代传统金融行业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所谓数字金融,是指将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各类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其中数字是手段、金融是本质,主要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2]。通过数字金融可以将良好的经验数据进行总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无论金融模式怎样改变,借助现代互联科技,将资源配置模式经验数据化始终是金融行业的重要使命。

二、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理论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基本认同数字金融会影响资本配置效率。谢绚丽等(2018)[3]认为数字金融是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是传统金融的补充,数字金融的产生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梁双陆和刘培培(2019)[4]认为数字金融依靠数字信息网络服务,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理缺陷,进而数字金融可以弥补传统金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金融服务落后地区产生的弊端,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升。

(一)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成因

第一,数字金融促进资本供给高效匹配。数字金融基于其信息化的特征,使得其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了资本供给的高效匹配,切实提升了资本配置的效率。资本配置的效率不断提升,会引导资金具有可持续性的特质,促进产业与经济的良性发展。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是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数字金融本身具有导向性和政策性的特征,对优化资本配置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资本配置方向,并提升资本配置的效率。

第二,数字金融改善金融资源配置。实体经济中,部分中小企业可能会由于信用记录不规范或可抵押物不足等而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数字金融的产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数字金融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金融资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在发展中产生的需求是金融资本产生和发展的前提,金融存在与发展其本质是提升资本配置的效率。金融本身不是价值的创造者,金融通过参与实体经济的生存进行了价值创造,使其产生了价值。

第三,数字金融引导资本配置。数字金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对投资收益率、信息揭示、风险进行判断的能力,基于此特质,数字金融可以引导资本进入更好的产业,为更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提供驱动力。并且数字金融具有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作用,普惠性是数字金融的核心,进而数字金融可以更优匹配产业之间的资本,改善资本配置效率,为新兴产业提供普惠性服务,促进金融体制整体提升。

(二)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途径

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因素,除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体制改革、政府干预外,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低的原因大多为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较高成本,或信息结构不完善导致交易成本提升,即金融摩擦。因而数字金融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可能是数字金融通过降低金融摩擦来提升资本配置效率。通过数字金融能有效降低金融摩擦的具体体现,可以判断数字金融是否通过降低金融摩擦的方式,提升了资本配置效率。数字金融降低金融摩擦具体体现在数字金融减轻金融市场分割的情形、减轻信贷约束、提升金融业务精准度三方面。

第一,数字金融减轻金融市场分割。随着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数字金融被广泛应用在金融业务中,尤其是金融业务的执行过程,进而数字金融的存在大幅提升了金融业务执行的效率,并且改变了金融业态与模式,使其发生了动态变化。数字金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金融业务的规模扩大,基于数字平台本身具有的可延伸性,金融业务派生了多样化的业务,丰富了金融服务的种类。数字金融通过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打破了金融领域的分割性,进而减轻了金融市场分割产生的企业异质性借贷成本问题,最终促进了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

第二,数字金融减轻信贷约束。数字金融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使得小微企业在该背景下,获得了更多信贷支持,进而数字金融促进了金融市场企业之间公平的发展与竞争。小微企业获得信贷资源,可以降低资本错误配置所产生的信贷约束,从而降低了金融摩擦,提升资本配置的效率。

第三,数字金融提升金融业务精准度。数字金融基于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了金融工作与业务的精准度,例如金融资产定价、客户信用风险评估的精准度等,将降低金融从业人员工作中产生的操作风险。同时数字金融的准确性,意味着金融风险的降低,可以帮助债权人降低监督成本与信息成本,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结构不完善产生的金融摩擦,避免或降低金融摩擦,进而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通过数字金融降低金融摩擦的几点表现,提升金融业务精准度,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减轻金融市场分割,能够验证数字金融可以通过降低金融摩擦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

三、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资本配置效率,用η表示。

2.解释变量:数字金融发展程度。选取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代表数字金融发展程度,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包含数字金融广度与深度以及数字支持服务程度。用DIF代表数字金融发展总指数,用DIFs代表数字助力金融发展情况,用DIFc,t表示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程度。

3.控制变量: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包含国企规模(Nat)、政府金融集权度(Gov)以及国有金融机构垄断程度(Mon)。同时人均受教育年限(Edu)、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进出口贸易(Tra)也可能产生影响,故也选作控制变量。

(二)数据来源

资本配置效率测算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和31个省份的统计部门官网。数字金融发展程度来源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发展指数数据。外商投资、进出口贸易、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完善度、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三)模型构建

借鉴Wurgler(2000)[5]建立的配置效率模型,并增加实体经济产业数值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考察数字金融对各个区域间的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的影响,增加数字金融交叉项,以关注金融的影响数值的变动。使用系统GMM减少估计方法带来的不准确性,将模型使用锁定在更精确的区域内,保证数值与结果的正确得出。模型表达式为:Ln(Iict/Iict-1)=αc+β0Ln(Iict-1/Iict-2)+ηc Ln(Vict/Vict-1)+β1Ln(Vict/Vict-1)*Indexict+εict模型中Iict表示c区域i企业产业的t年期间的固定产业产值,Vict则表示在该区域内i企业产业在t年间增加的产业产值量。解释变量为相邻两年增加的产业产值量的比值的对数,被解释变量为相邻两年固定产业产值的比值的对数。在经济学意义上,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出现在等号两边,利用相邻两年的年份取变化对数,结合ηc固定资源投入与企业产业产值增加量弹性系数,解释各个行业间的产能投入配置比率,不仅能显示出增加的资源产值,还能显示出在低产能产业上减少的资源投入配置比率。

四、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1可以看出数字金融确实影响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资本配置效率均值为0.43,表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反映各地区之间的资本配置效率相差较大。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1.数字金融对我国整体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本配置具有积极影响,主要证明为表2中数字金融的分布状况对解释变量的结果为正值,显示了数字金融以及相关的服务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表2 数字金融对我国整体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数字金融的细分因素,以数字金融覆盖程度、使用程度以及支持服务指数三者为影响考量的项目。通过表2可以看到相应的数值在金融覆盖程度与服务指数上存在正相关,并且数值超越0.1,分别为0.1633与0.1915上升数值可观。数字金融的使用度虽然不及这两个因素,但是其数值也达到0.0951,接近0.01足以证明数字金融的关联覆盖度、使用度以及服务指数影响资本配置,并且是正向影响,提高数字金融在不同区域内的覆盖,可以有效提升资本配置的效率。使用度的影响较小,但总体可以将使用数字金融的产业纳入更多项的选择,逐步提升产业总值。服务指数对实体经济的增长比数的影响最为显著,服务指数代表更多的数字金融与产业内容的融合。现有数字金融可以将实体经济中发展资本进行合理引入,流动资本通过数字金融更为高效地增加了企业产业的配置发展。

2.数字金融对不同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根据表3所示,考察我国不同区域时,数字金融对其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结果。从整体上看不管是中部、东部还是西部,数字金融都对其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从数字金融指数这一项来看,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数值差值接近0.5左右,这是由于东部地区本身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数字金融的普及率足够大,增加或者减少数字金融指数都不能明显限制东部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而西部地区本身的资源较为匮乏,数字金融的进入可以更好地促进资本配置效率,保证实体经济的产业企业产值的提高。

表3 数字金融对不同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三)稳健性检验

实证检验模型:ηc,t=ρηc,t-1+β0+β1DIFc,t+β2Finc,t+β3Finc,t*DIFc,t+δ'controlc,t+μc+εc,t ηc,t=ρηc,t-1+γ0+γ1DIFc,t+γ2Rtoc,t+γ3Rtoc,t*DIFc,t+δ'controlc,t+μc+εc,t

其中,μc为省份固定效应,εc,t为误差项。

表5 稳健性检验

(续表5)

根据模型(1)~(7)的回归结果,模型均通过了实证检验,所有估计结果均显著为正,进而说明数字金融影响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总结数字金融对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可以得知,数字金融对于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提升的作用,数字金融可以优化资本配置,提升金融业务精准度,减轻金融市场分割与信贷约束。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整体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存在一定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数字金融对资本配置效率提升的作用更强,可能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形加剧,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一)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数字金融可以改善由于环境等客观因素所导致的金融服务水平落后的情况。研究得知,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金融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数字金融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强。因而应当提高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改变资源向发达地区过度倾斜的问题,向欠发达地区输送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避免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的加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强风险监管

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需要风险监管不断加强,通过降低金融业垄断以及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的方式,可以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而吸引民间资本流入金融市场。与此同时,数字科技不断占领金融市场份额,应当加强风险监管,避免由于盲目追求数字科技而导致的公司规模扩张,从而引发数字金融平台收取不合理平台费或数字金融平台垄断等现象。若数字金融产生垄断,将会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需要通过加强风险监管,促进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数字金融不断发展,使得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是推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培养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应当加大金融科技发展力度,促进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扩大数字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促进金融行业的升级。与此同时,建立金融科技基地,为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实践提供科研基础,与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实现数字技术交流与共享。

(四)完善数字金融体系建设

数字金融基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产生,数字金融的核心要义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金融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个体系的建设应当不断完善,发挥数字金融的服务功能。对此,政府应当促进数字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建设,规范数字金融自身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实体资本效率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资本策局变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第一资本观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