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柔性管理”

2022-06-17张晶晶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柔性中职

张晶晶

摘 要: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需要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柔性管理”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取得培养人才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教育管理 中职教育 柔性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0.041

在中职教学工作中引入“柔性管理”理念,是目前的教学发展趋势,即对原有的硬性管理模式的改良,不再以强制的方式逼迫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现良好互动。

一、“柔性管理”的发展背景

1.“柔性管理”

在生产生活中所应用的“柔性管理”是基于柔性管理理论的一种生产体制。旨在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符合人性发展的管理规定,突出“人性化”的特点。

将“柔性管理”理念融入教学理念后,可以得到一套符合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教学理论,即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意志,以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进而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柔性管理”与中职教育

中职教育属于我国中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劳动者的教育任务。其对社会输送的人才需要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更要具备良好的技能,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该阶段教育的特点在于既承擔素质教育的职责,又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中职学生的特点包括身体与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自我管理意识不够强烈等,因此,中职教育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还需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发展状态,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柔性管理”指导下的教育,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理解和支持,不再严厉呵斥与严加管教,充分尊重该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柔性管理”逐渐在中职教育中得以普及,其发展态势是值得期待的。同时,该模式与教学的结合也在不断深入,对于进一步的融合方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柔性管理”的优势

在中职教育阶段所采用的“柔性管理”理念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有利于推动该阶段教学任务的进行,其优势表现为:

1.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把握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3.科学指导教学,情感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打造优学氛围。

第一,“柔性管理”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该阶段的青少年往往个性飞扬,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有时会出现与学习要求相悖的情感需求。此时,中职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柔性管理”理念明确要求“以人为本”,即关怀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先了解其所处环境,再根据其发展特点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课堂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个人观点或组织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责任意识,是主体性得到尊重的重要表现。

第二,“柔性管理”对阶段特点的把握不止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还包括对教学任务特点的把握,要从各方面入手,最终有针对性地解决课业难题。当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除了技能教学,中职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其他的发展方向。“柔性管理”指导下的教学方案能够帮助教师打造平等友善的教学氛围,同时技能、知识、情感教育三头并进,合理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柔性教育”指导下,班级能够发展出平等、向善、积极竞争的和谐氛围,在该环境里,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能够体会到集体的关怀,最终实现自觉学习与环境敦促学习的双向并进,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获得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三、柔性管理的应用原则

1.内、外管理相结合

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内外之分,其中外在管理是根据相关法律政策规定以及规章制度来开展的,这种管理属于强制性的;而内在管理则是通过激励尊重、形象示范等方式开展的,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管理强度低于外在管理。在此基础上,中职院校在柔性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外在管理的作用,还要注意区别内、外管理之间的界线,要加强内在管理的力度,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自觉行为,落实管理工作。

2.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

中职院校的柔性管理在管理学生时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主要是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其中直接管理就是通过相关部门根据学校规章制度执行,而间接管理是指学校管理人员利用宣传媒介对学生实施教育工作,具有显著的号召力,但是这种间接管理缺乏深入性和针对性,无法实时管控中职学生的思想动态。事实上,开展柔性管理的直接途径是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具体的管理操作中,管理人员应当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管理的速度和效果。因此,在中职院校的管理中,工作人员更侧重于直接管理,而间接管理主要是配合直接管理起到辅助作用。

3.个体、群体管理相结合

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个体性,加强学生个体身份的管理和认同,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群体管理。管理人员在实施柔性管理的时候,需要明确区分群体和个体的差异,这样才能在管理中更好地执行管理作业。通常来说,在推进群体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轰动效应,而个体管理则会由于注重个性特征而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柔性管理中应结合个体管理和群体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出柔性管理的效果。

四、“柔性管理”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在中职教育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既符合当前的教育目标,也是实现教育创新的一大途径。柔性管理指导下的中职教育能够以真诚的教育与管理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项目执行力,提高现代化的中职教育水平。在教育和管理中提倡“柔性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方式,更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正确应用该理念,需要有指导性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

在开展中职教育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方法既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求认可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前者是从教育角度入手,后者是从管理方向出发。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首先,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的柔性教育能够放大学生个体的优势,使教师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长处,这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与授课打好了基础。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其自我学习意识的发展、学习规划的制定以及学习方向的把握等方面。比起从前一概而论式的授课方式,这一种关注学生的教学模式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收获。比如,对于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其加强团队合作,使其愿意沟通交流,而不是公开指责其课堂上的消极表现,打击其信心。另外,在锻炼学生技能时,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如对于领悟力和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予以领导权,使其能够展现其对技能的掌握。而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弱项突破或反复教学的方式,帮助其解决困难,更好地跟上全班的学习进度。

另外,从管理入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既是对教学者已有工作的肯定,又是对其未来工作安排的支持。教师的性格各有差异,教学安排并不相同,因此学校完全可以在章程允许的范围内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教师。对于沉稳型的教师而言,扎实的知识教授是其教学的主旋律;而对于活泼实践型的教师而言,动手实践能力则是其考核的重点。因此,各位教师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课程安排和考核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新“柔性管理”方式

“柔性管理”理念同教学的融入需要执行者不断创新方式,包括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其中,情感教育和环境熏陶两种方式能够有效达到改善教学氛围的效果,關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帮助学生积极接受教学,主动学习,快乐成长。

首先,关注学生的情感,包括该阶段学生共有的自尊意识、对关注的渴望等,要避免出现学生钻牛角尖、自闭甚至自我伤害等问题,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自尊自信自爱的优秀学子。在不同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需求,比如父母较为强势的家庭很可能培养出敏感而胜负欲较强的孩子,这些孩子对学习容易产生极端心态,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引导,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在情感教育进展顺利后,学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 学习文化知识,进行技能培训。

其次,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实现“柔性管理”的重要保障。理论知识教学往往枯燥无聊,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实验等操作性课程,既能帮助学生实时复习,又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另外,社团、兴趣小组等活动也是营造良好沟通学习氛围的关键。置身于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才能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索“三育人”新机制

“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人性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柔性管理”的理念应当渗透到“三育人”的各项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在中职院校的管理下获得身心发展的自由。柔性管理强调要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但在中职院校中,由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的学习课程和任课教师,学生没有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的自由。这种统一化的管理方式虽然十分方便,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教师教得好,会很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教得不好,学生往往会不提意见,教师也就无法根据学生的真实想法而改善教学方式。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如果其内心深处并不认同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就会降低其教学效率,无法形成师生和谐共处的情况。因此,在学生管理中,中职院校可采用柔性管理,适当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学校的教师分配向优秀教师倾斜,而教师也会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运转机制。此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完善学分制度,让学生可选择不同教师主讲的课程,根据选听学生数量和学生意见,对教师进行考核,从而促进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4.关注中职院校学生的成长和内心需求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工作,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关注中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内心需求,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充分发挥柔性管理效果。首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学生开展思想调查,或者组织中职学生进行社会环境调查,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处境和存在的困惑,并明确学生在未来角色转变和成长过程中的需求,适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认同感,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学生管理。其次,中职院校管理层还要重视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有效解决中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情感、学习研究和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满足其发展需求和现实需求;同时还要引导中职院校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自我设计,明确自我成才目标。最后,在柔性管理下,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情感互动、情感交流的氛围,为学生互动和师生交流提供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建立团体互助机制,开展“谈心活动”,在集体融合过程中,充分发挥非正式途径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家长、社会开放日”的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家长之间的沟通,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学生提供心理教育或心理咨询类的活动,以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的长远发展。

5.建设校园文化,塑造学校精神

规章制度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外在准则,而校园文化则能够引导师生行为,能够让中职院校的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从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中职院校在进行柔性管理的过程中,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校氛围的隐形育人作用。积极的学校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还能够对学生成长的自觉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塑造学校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同样的学生受不同的教育氛围影响,其性格、品行、学习成绩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身处于环境清幽、学习氛围浓郁、校园风气雅正的环境中,学生往往能够形成努力向上的原动力。这样的校园文化以柔和、细腻的形式,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熏陶。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网络作为“第二校园”在中职院校校园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网络信息量巨大,同时中职院校学生年龄普遍在14岁—17岁之间,易受外界影响,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所以学校必须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维护。将校园实体文化与网络文化相互结合,在充分发挥校园网便捷性的同时,加强对其内部信息的掌控与引导,以期营造中职院校良好的校园文化。

总之,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不断完善。“柔性管理”能够符合当前教育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向社会输送自信积极阳光的技术性专业人才,也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习模式。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推广该模式十分具有操作意义。

参考文献:

[1] 牛军科《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应提倡“柔性管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7期。

[2] 王玮《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探究》,《智库时代》2019年第44期。

[3] 史洒《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智库时代》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柔性中职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论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