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路径研讨

2022-04-18李艳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李艳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化传承 教学策略

广义的文化传承代表着一种广泛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主要针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传”意味着促进文化流传,“承”则是延续祖先留给后代的优秀文化,将红色、民间、古典、书法等文化发扬光大。引导高中生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契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厚植于心,全方位优化语文教学,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一、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具体是指将文化进行继承和传递,在具体的传承过程中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发展所留存下的精华,是民族的财富,更是人民的瑰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让高中生接受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显然已经成为高中语文重要的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不同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高中生容易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之下,失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意义,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培养高中生优秀的文化传承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策略

1.挖掘内涵,传承红色文化

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篇章的过程中,体会富有深意的文本内容,从而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其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红色文化人手,发挥好教材文本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因子,突出革命精神的文化特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寻求更深层次的红色文化内涵,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重任。

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朗读诗词,围绕“湘江”“橘子洲”来揭示诗词的创作背景,深挖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在1925年主持农民运动讲习的过程中,离开韶山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的美丽秋景,联想当时的革命形势作下这首诗,从而结合对长沙秋景的描绘、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感受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的珍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上阕中的“万山红遍”与“层林尽染”,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寄寓词中的火热革命情怀,深度解读红色文化,让学生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的具體表现,从而激活心中的红色文化因子,产生对于革命和祖国前途的美好憧憬。最后,教师应当着重分析下半阕的“峥嵘岁月”“风华正茂”“中流击水”,从抒情的角度来分析红色文化给予后辈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并传承红色文化。

2.了解典故,传承民间文化

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典故,深入体会不同的民间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激发起传承民间文化的热情。教师应当从作品创作背景人手,引导学生分析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心境,感受作者的生活态度,更好的传承民间文化。

例如,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主读过《水浒传》的学生介绍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其中的典故,再通过分段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的词语,分析林冲的“悲剧人生”,深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与复杂,体会民间文化的包容性。然后,教师要通过介绍人物的方式,为学生讲解高俅、陆谦、林冲、鲁智深、柴进等人物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根据不同的民间文化来反思特定时期的现实社会状况。再引导学生结合林冲的种种遭遇,分析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性格的劣势,思考其走向反抗道路的必然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在体会小说刻画人物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分析民间文化的传承价值,使之更好地传承民间文化。

3.合作讨论,传承古典文化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围绕趣味性话题进行探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古典文化,体会古人的思想品质,进而在合作讨论之中更专注地学习,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传承古典文化,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在讲解《蜀道难》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合作分析李白雄健奔放的笔调,了解由秦入蜀道路上的惊险、壮丽景观,思考“蜀道艰险”的原因,分析李白借古诗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会中华优秀古典文化的内涵,感受李白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蜀道难》在我国文学领域的地位,合作讨论“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中的比兴手段,让学生体会李白在诗中挥斥幽愤的情感,了解安史之乱时期的蜀地战乱情况,明确写诗用意,理解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情怀。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分析“六龙”“黄鹤”“猿猱”等词的典故,了解李白描写蜀道高危难行的用意,结合“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感受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精髓,体会全诗寓意,使之自觉传承优秀古典文化。

4.鼓励实践,传承书法文化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练习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传承书法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书法实践,从而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积极传承书法文化,为日后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例如,在讲解《兰亭集序》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王羲之的生平经历,介绍其书法成就,从“写字换鹅”的故事延伸出旷世巨作《兰亭集序》,让学生懂得“中国第一帖”名号的分量,并产生了解中华优秀书法文化的积极性。然后,教师要围绕“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再通过展示书法作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临摹“提按为主”的书法线条,结合“绞转笔法”来品味行书、篆书的中锋行笔特色,传承书法文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兰亭集序》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色,了解“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从而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在欣赏和临摹中,积极传承书法文化。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地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从而扩大教学成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新时代的高中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解读优秀文化,让学生领悟文化思想的真谛,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利用先人的智慧,不断在学习和发展中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