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语感能力培养探赜

2022-04-18施春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农村初中阅读教学

施春华

关键词农村初中 阅读教学 语感培养

语感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知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加强语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有更敏锐的感知。语感教学提倡让学生自主阅读,重视学生个体的感悟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侧重于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对考试真题的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而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难点问题很难接受消化,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只会阻碍学生的语感培养。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农村初中的语感教学中,教师往往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大量地重复重难点的讲解,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自主思考与理解,没有实质的语感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语感,就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语感培养的新途径,课堂上将语感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能力。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秋天的意境中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由朗诵感受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读完后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理清文中的线索,如三次看花时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三次看花的情感有哪些变化?用这些问题引领学生分组探究。文中母亲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没有好好儿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阅读是需要联想和想象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文字内容进行自由联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根据文字的描述来领悟其中的情感,借助联想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及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文中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写景、叙事、记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文中的情感走向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有关“爱”的事例。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爱”为题材写一篇文章,对学习过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手法进行运用,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达到提升学生语感能力的目的。

要在阅读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如何阅读,让学生习惯于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阅读产生了热情,自然会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在长期的阅读中,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逐渐得到提升。

二、提升教师的语言素养

语感培养对教师的语言素养要求也很高。愎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感培养的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种比较完善而全面培养措施,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农村初中教学环境的制约下,教师的语言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农村初中教师要提升语言素养,就需要增加教师的阅读量,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信心。大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都习惯于循规蹈矩地开展教学活动,缺少创新的能力和勇气,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教师的个人素养还是有许多的欠缺,对语感教学的认知也不全面。教师的自我提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师研讨会上,要认真做笔记,积极发言,虚心请教,勇于阐述自己观点。第二,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和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背诵诗歌的积极性,以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第三,改革教法,注重学法。把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开展逆向思维,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学校应该经常开展语文教师的学习交流会,鼓励老师广泛阅读,以增强自身的文字功底,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对语文教学及语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解决这些教学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大家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感教学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感受语言,提升语感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多数农村初中的语感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实践教学,对于理论研究重视度不够。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无法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由于理论的匮乏,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教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其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比如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先展示紫藤萝的照片,介绍作者的基本情况,宗璞,当代女作家,出生于北京,是现代历史学家、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氣质儒雅。通过介绍,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较清楚的了解。这些内容对学生理解课文会有较大的帮助,了解这些情况以后,学生再去诵读文章,学生自然就能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把握作者的生活态度。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紫藤萝的色、形、态的句子,对句子进行诵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这些句子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好?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情感,从焦虑悲痛到宁静喜悦,再到振奋向前这—过程是怎样转变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于是就有了文章前面的悲,看到庭院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在文章的语感教学部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中的景物描写为基础,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说一说自己看到哪些景物,有过什么样的情感转变,这个景物有哪些特征?它让自己转变情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理论,从生活中挖掘语文知识,寻找语言培养的灵感,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大胆地站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亲身感受,在自己的经历中有什么成长的变化。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语感教学的理论研究,将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构建对语感教学的理解与深化,提升理论水平,并为教学实践寻找到更好的理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

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更好地推动语感教学的发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性格偏内向,主动表达的意愿不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陛,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环境和机会。

总之,初中阅读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入手。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活动,培养语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综合语言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内容,都能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为农村初中提升语感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农村初中阅读教学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