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的构词比较研究

2022-04-03黄羽

文化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词形构词语素

黄羽

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其中以词汇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在北海市流行的五大方言中,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最为相近,由于二者地理位置、生产环境及民俗文化等方面均有差异,因此两种粤方言的词汇具有共性,也分别有其独特性。通过对两者构词的比较研究,可以反映出词汇规律及其文化现象,帮助笔者掌握粤语词汇的整体特征。

构词形式比较分析

音节结构

粤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单音节词,造成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的词汇都存在单音节词较多的现象。在释义相同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情况。例如:

第一,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的单音节词相同。例如:“颠簸”,二者均为“扽”;“翅膀”,二者均为“翼”;“东西”,二者均为“嘢”;“缝隙”,二者均为“罅”;“米饭”,二者均为“饭”;“肥皂”,二者均为“枧”;“兔子”,二者均为“兔”等。

第二,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的单音节词不同。例如:“穿衣服”的“穿”,北海市区白话为“穿”,广州话为“着”;“脱衣服”的“脱”,北海市区白话为“解”,广州话为“除”;“馅儿”,北海市区白话为“心”,广州话为“馅”;“来”,北海市区白话为“来”,广州话为“嚟”等。

第三,有的词汇在北海市白话中是单音节词,在广州话中却是双音节词。例如:“勤奋”,北海市区白话叫“勤”,广州话叫“勤力”。而有的词汇情况刚好相反。例如:其中“肚子”,北海市区白话叫“肚煲”,广州话叫“肚”;“牙齿”,北海市区白话叫“牙齿”,广州话叫“牙”;“包子”,北海市区白话叫“包子”,广州话叫“包”等。总的来看,广州话保留的单音节词比北海市区白话多。

构词语素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词汇的构词语素之间存在构词语素均相同、构词语素均不相同、构词语素部分相同、构词语素的数量不同、构词语素顺序相反等现象。

第一,构词语素均相同。例如:“马骝(猴子)”“行路(走路)” “车大炮(吹牛)”等词汇的语素完全一致。这种情况数量最多,不仅存在于绝大多数汉语词当中,连部分粤语词、外来词也是完全相同的语素。

第三,构词语素部分相同。这一类型分为三种情况:有的词汇前面的语素相同,有的词汇中间的语素相同,还有的词汇后面的语素相同,以词汇后面的语素相同的情况居多。

词汇前面的语素相同。例如:“别人”,北海市区白话为“人家”,广州话为“人哋”;“大腿”,北海市区白话为“大腿”,广州话为“大髀”等。

词汇中间的语素相同。三音节词才有会产生这种情况,因此非常少见。例如:“经受不住”,北海市区白话叫“顶冇顺”,广州话叫“顶唔顺”。

词汇后面的语素相同。例如:“阉鸡”,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词形分别为“阉鸡、骟鸡”,末尾语素“鸡”相同;“睡觉”,二者词形分别为“睡觉、瞓觉”,末尾语素“觉”相同;“抽烟”,二者词形分别为“烧烟、食烟”,末尾语素“烟”相同;“下棋”,二者词形分别为“走棋、捉棋”,末尾语素“棋”相同。这种词汇主要体现在动宾结构的词语,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的部分动作词字形和用法不同,导致该现象的产生。

第四,构词语素的数量不同。一般情况下,交互体现在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之间。例如:“不懂”,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是三音节词“冇识得”,在广州话中是双音节词“唔知”;“葡萄”,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是三音节词“葡提子”,在广州话中是双音节词“葡萄”。反之,“腌橄欖”,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是双音节词“榄子”,在广州话中是三音节词“飞机榄”。

第五,构词语素顺序相反。这种构词语素的音、义均相同,且数量也相同,只是顺序刚好相反。例如:“拉肚子”,北海市区白话为“屙肚”,广州话为“肚屙”;“玉米”,北海市区白话为“粟包”,广州话为“包粟”(现多读为“粟米”)。

词缀比较

1.前缀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常用的词头有“老-”“阿-”等。例如:“奶奶”,北海市区白话为“阿妈”,广州话为“阿嫲”;“爸爸”,北海市区白话为“老窦”,广州话为“老窦/阿爸”。当称呼某人时,可在其姓或名前加上词头“阿-”。例如:和“李红”对话时,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都可以用“阿红”作为表示亲近的称呼。

2.后缀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常用的词尾有“-仔”“-佬”“-公”等。例如:“年轻人、耳朵、泥瓦匠、小偷、商人、新郎”,在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词汇中音形义都相同,分别为“后生仔、耳仔、泥水佬、贼佬、生意佬、新郎公”。也有个别特例,如:“鼻子”,北海市区白话用了词尾“-公”,读为“鼻公”;而广州话用词尾“-哥”,读为“鼻哥”。

其中,“-头”在北海市区白话中用得较多,在广州话中是不常见的后缀。例如:“角落头”“晚黑头”“里头”“白日头”“早朝头”等。

词汇意义比较分析

在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前提下,选取部分词汇的义项跟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作出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的比较分析。此处,以北海市区白话有,而广州话没有的义项,为北海市区白话的词义扩大;以北海市区白话没有而广州话有的义项,为北海市区白话的词义缩小。同时,对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进行形同义异、修辞差异的相关分析。

词义的扩大

条目“搬”普通话有2个义项,广州话有2个义项,北海市区白话有3个义项。(见下表)

条目“心” 普通话有4个义项,广州话有5个义项,北海市区白话有6个义项。(见下表)

词义的缩小

条目“爷” 普通话有5个义项,广州话有4个义项,北海市区白话有2个义项。(见下表)

条目“汤” 普通话有5个义项,广州话有2个义项,北海市区白话有1个义项。(见下表)

词形相同,词义不同

在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中,有一部分词语词形相同,但词义不同。例如:“喊”,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意为“打招呼、叫”,在广州话中意为“哭”;“惜”,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是“珍惜”“可惜”等词汇的义项,在广州话中一般为单音节词,意为“疼爱”“亲吻”;“影”,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意为“遮挡”,在广州话中是“影子”等词汇的义项;“阿公”,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意为“爷爷”,在广州话中意为“外祖父”;“阿妈”,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意为“奶奶”,在广州话中意为“妈妈”。

词义的修辞差异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有些词汇有褒贬色彩上的差异。例如:“公仔”,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意为“老头子”,是一种不尊敬且厌恶的贬称;在广州话中意为“玩偶”,属中性词。又如:“犀利”,在北海市区白话中常带贬义色彩,多用来指人厉害、泼辣、不好招惹等;在广州话中一般表示程度深、厲害,多为褒义。

二者还有些词汇体现出风格色彩的差异。例如:“猪肝”,在广州话中,由于“肝”与“干瘪”的“干”同音,因忌讳而把它们改为“丰润”的“润”(一般写作“膶”)。故把“猪肝”“鸡肝”称“猪膶”“鸡膶”;“豆腐干”称“豆腐膶”。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没有“猪膶”这一说法,而是读为“猪湿”,取“湿”和“润”二字意义相同。

词汇来源比较分析

古语词沿用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的词汇均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单音节词,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已经变成了双音节词。本文在“音节结构”部分已经进行例证,此处不再赘述。

二者都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词,其形、音、义与古代汉语词相同,大部分词汇在普通话中已经不使用了,偶尔只出现在书面语中。这部分词汇主要存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当中。

临近方言、少数民族的同源词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本身就属于临近方言,二者相互影响,已经无法判断是谁借用谁的词语。例如:“马骝(猴子)”“揾(找)”“翻风(刮风)”“遮(伞)”“呃(骗)”“头先(刚刚)”“餸(菜)”等。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属地均在古百越之地,百越的语言和文化与华夏民族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不同的方言、次方言,有一部分民族词汇仍存留于粤方言当中。

例如:北海市区白话受闽方言(闽南语)的影响,“萝卜”读为“菜头”,而广州话中读“萝卜”;“祖宗”读为“祖公”,而广州话里没有这个词汇。又如:广州话受壮语、侗语、黎语的影响,“这”读为“呢ni5 5”,壮语、侗语、黎语声韵分别为“nai、na:i、ni”,而北海市区白话中“这”不用“呢”来表示。再如:二者均受黎语的影响,“扎辫子”的“扎”,北海市区白话读为“编”或“扎”,广州话中读为“捹”或“扎”。

外来词

由于广州自古以来是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临近的香港又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使得粤方言和英语不断产生碰撞,音译借词不断增多。但是,广州粤语的外来词使用频率不及香港粤语高,香港粤语在口语交际中中英双语任意切换,书面化程度也高于广州话。就广东粤语各片区而言,以广州话的外来词使用数量最多。

总的来说,广州话外来词的数量比北海市区白话的多。例如:“毛衣”,二者词形为“冷衫”,语音借用于法语laine;“出租车”,二者词形为“的士”,语音借用于英语taxi;“手杖”,二者词形为“士的”,语音借用于英语stick;“球”,二者词形为“波”,语音借用于英语ball。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也存在不同时借用外语的情况。例如:“扑克”,在北海市区白话中是单音节词,音p‘ε5 5,词形已无法考究,语音借用于英语pair;而广州话直接说“牌”。“公共汽车”,广州话读为“巴士”,语音借用于英语bus;北海市区白话读法和普通话一样。

独有词汇

北海市区白话有部分独特的词汇,反映了北海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民族风情,以及当地人对事物的独到见解。这类词汇在广州话中是不存在的。例如“独树根”“龙沟芦”是村名;每年在休渔期过后,北海都会举行一个隆重的开海仪式,“开海”指的就是捕鱼期即将开始,相应的“封海”就是指休渔期;“捉水蟹”是“骗人”的意思,“水蟹”是指刚换壳的螃蟹,每逢换壳时这种甲壳类节肢动物体内充满了液体,极具迷惑性,引申为“骗人”之意;“眼鬼盲”则是“生气”的意思。

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词汇差异的成因分析

两种语言或方言词汇的差异成因分析主要从语流音变、语言继承、语言碰撞、语言认知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进行探究。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词汇差异的成因主要体现在语言碰撞和语言认知两方面。

语言碰撞因素

本文在词源比对时,提及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都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从地理环境上看,少数民族仍在岭南之地繁衍生息,其语言与粤方言不断产生碰撞,在粤方言中慢慢沉淀,或合流或相互影响。北海市区白话属地北海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受壮语的影响较多,其他民族语言次之。例如:“嚼”,北海市区白话字形无可考究,读音和壮语相同,广州话读为“咬”。而广州处在广东省内,广东省北部是以梅县为代表的客家话,同时又与福建省相邻,所以说客家话、闽南语的情况较多。

外来词的影响也是导致二者差异化的重要原因。广州的地理位置决定其能够更快吸收外来词,以一种强势方言的姿态影响着周边的粤语次方言地区。因而,北海市区白话的词汇也是在语言碰撞后,不断被渗透的结果。

语言认知因素

语言的输出依托思维路径,是思维和意识的直接体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对事物属性的认知往往有不同的体现。出于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不同的语言对事物的命名不同,造成了语言之间、方言之间词汇的差异。例如:“蚯蚓”,在北海市区白话中以生活环境角度命名为“泥‘虫+宪’”,在广州话中以颜色角度命名为“黄?”。又如“蝉”,在北海市区白话中以拟声词命名,字形已无法考究,而在广州话中和普通话叫法一致。

总而言之,方言词汇研究比较困难,涉及的语料数量庞大且复杂,而且有很多方言词汇的音、形难以还原,时常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笔者想通过文中两类粤方言构词比较分析,对今后进行粤语词汇的全面综合性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以期更好地为中国语言教学研究服務。

参考文献

[1]邵慧君,甘于恩.粤语词汇讲义[M].香港:商务印书馆,2018.

[2]陈晓锦,陈滔.广西北海市粤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麦耘,谭步云.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

[4]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5]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 罗婷,唐七元. 广西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5):124-126.

[7]陈朝珠.北海白话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分析比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1):60-64.

[8]黄静丽.大成话词汇与广州话词汇差异比较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03):57-61+87.

[9]徐朝晖.香港、广州粤方言语音及词汇差异例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11):48-51.

[10]朱方棡.广西语言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北海市区白话与广州话词汇比较研究》(立项编号:2020KY46005)。

猜你喜欢

词形构词语素
《通用规范汉字表》非语素字统计与思考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浅谈“音节语素化”现象
飞行专业英语陆空通话词汇认知特点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四川隆昌方言词汇研究
走出围城路途遥 与时俱进效率高
英语学习小讲座之十一·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
再谈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