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2022-04-03杨竹颖

文化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书架空间图书馆

杨竹颖

随着近年来数字化阅读、数字图书馆和移动网络信号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阅读率有了明显提升,然而各级图书馆到馆人次、纸质图书借阅量都有所下滑,实体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虽然国民阅读率有所上升,但实际的阅读时间偏短,阅读知识信息量不足。究其原因,除了是否有阅读意愿以外,是否有良好的阅读空间环境,也会影响读者在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体验感,即一个易于激发读者阅读情感共鸣和良好心灵体验的空间环境能使读者参与到阅读中来,并产生持续性的阅读,从而达到增加阅读时间的目的[ 1 ]。据此,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利用实体图书馆空间环境,让阅读环境更加舒适美观,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环境和馆藏资源,吸引读者来到图书馆成为这里的常客,最终提高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同时迎合社会数字化信息高速发展的客观实际,打造资源丰富、快速便捷、独具特色的线上阅读空间,增加浏览量,这项工作值得图书馆去深入探讨。

实体空间

近年来,许多书店在“以人为本、面向对象”的新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区域内容和读者的差异化需求灵活打造不同阅读空间,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增加读者阅读欲望,进而带动消费。如新华书店、西西弗书店等运用前沿营销理念,精心设计的阅读空间功能布局合理,室内照明光线角度、色温等适合阅读,并充分考虑读者的年龄因素,划分儿童阅读区和咖啡饮品区等。相较而言,传统图书馆的阅读空间设计则主要以拥有更多馆藏量为出发点,人性化设计不足,格局较为单调,由于书架、桌椅摆放不合理,出现难以激发阅读欲望、使用率低的灰色空间。对比两种阅读空间,商业化书店中读者的阅读体验明显优于传统图书馆。商业书店阅读空间设计侧重商业目的,其设计人性化程度较高,与社会不同读者群的契合程度较高,易满足人们的需求[ 2 ]。而较多的传统图书馆仍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更加重视阅读空间管理的便利性,对读者阅读的舒适性考虑不足。因此,传统图书馆需要引入新的空间设计理念,合理借鉴商业书店的经验,打造特色化阅读空间。

硬件设计

新型阅读空间相较于传统空间而言功能更加齐全,理念更加先进。打破了单一空间的设计理念,打造了复合型的功能分区。在规划设计环节,图书馆馆员应参与其中将各个区域的具体用途进行精准规划,把未来要使用的设备设施结合在一起,并进行统一设计,对空间基础装饰材料、整体色彩风格、光线的明暗、书架的排列等提出细致描述,从而让设计人员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布局。

1.材质选择

在图书馆中,阅读区域相对安静是对读者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图书馆设计的基本要求,在不失美观的前提下又能起到降噪的功能,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的一种表达方式[ 3 ]。隔音降噪通常使用隔声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材料来吸音、隔音,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例如本馆5楼拟改造一个有声图书区,墙壁则采用平静隔音吸音棉,它是以工业橡塑为载体,添加多种规格的隔音颗粒,能高效过滤不同频率及波长的噪音,可同时满足材料轻量和环保的要求。

2.灯光布置

阅读空间的照明设计,应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将自然采光和人工光源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根据空间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光照布局。除室内传统顶光、侧光及局部光照外,亦可增设脚光和重点区域光照,但不能太暗或太强。其次,可采用磨砂灯罩使光线柔和,营造出温和宁静的氛围。本馆部分阅读区域墙壁使用长条磨砂玻璃材质,最大限度地利用日间外界自然光照射进馆内,使整体环境通透、明亮,更加适合阅读。同时,通过壁灯、吊灯等人工灯光均匀补充室内照明。

3.环境植物

人和环境密不可分,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因此,室内布置还可以用具有生命力的植物花卉作装饰,使环境更具活力,视觉上也更加舒服。例如,本館开馆时为了净化环境,引进专业园艺绿化公司设计摆放绿色植物,以大型观叶植物、四季常绿盆栽为主,并负责后续养护,让馆内绿色常驻。

4.桌椅书架布置

图书馆原有的模样正在发生改变,从以书为主体转变为以知识为主体;从以阅览为主的空间, 转变为交流和开放的空间[ 4 ]。近年来新建的图书馆,图书多以开架式陈列,在设计阅读空间时,更应打破原有书库、阅览室的传统设计思维,将图书馆进行科学规划、动静分区。同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第一,设置布局的安全性。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公民的公共服务机构,应考虑到老人、小孩、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在进行阅读空间的设置时,应对馆员通道和读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减少馆员服务路线和读者活动路线的重合,如设置馆员内部专属电梯,安放指引标志等。要将安全逃生通道与公共区域分离开来,消防设施按规定设置,保证空间布局的安全性,提高公共安全和保障能力。

第二,空间利用的舒适性。图书馆内部空间受限时,更要提高空间的使用率。在进行空间利用时,需要对桌椅的大小、排列方式以及阅览室所能容纳人数进行综合考虑。书架、桌椅不能摆放过密,以免造成人员行走拥挤的问题,影响读者阅读、工作人员上架图书等。同时,图书馆书架的设计应避免千篇一律,高度一致的书架可以增加图书馆的秩序性和整洁性,但视觉上的密集统一会给读者带来压抑感和紧张感。那么可以适当摆放陈列图书和座位功能结合的多功能书架、异形书架、矮书架等,或通过改变书架的颜色、尺寸和摆放位置,使书架错落有致[ 5 ]。

特色馆藏与服务

1.加强特色文献建设

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应与本馆特色紧密结合,更需要充分挖掘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加强开发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馆藏,吸引目标读者到馆。本馆读者主要是入驻孔学堂研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和公众爱好者,据此,本馆近几年致力于收藏以王阳明思想研究为主的阳明学著作典籍、贵州地方志、国学系列丛书等。此外,对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社公开出版图书杂志以及孔学堂内部刊物等也是应收尽收,编目上架,打造孔学堂图书馆特色文献陈列专区,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馆藏体系,受到上级领导、专家学者的肯定,也吸引了不少喜爱国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读者专程到馆查询或借阅文献资料。57519196-BC31-439E-81C7-D4F03299FBFD

2.空间延伸

图书馆空间资源有限,面对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与社会力量开展多元合作,为图书馆高效服务开辟新的渠道和空间:

第一,实现图书馆间的跨区域合作。公共图书馆文献收藏类型覆盖广泛,类别较为全面,但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可能存在欠缺,可与高校图书馆、专业学术型图书馆等加强合作。图书馆间可实现资源的馆际互借、通借通还等,从而形成图书馆馆际服务网,实现服务联通,达到资源跨区域、跨系统共建共享的目的[ 6 ],无形中也扩大了读者阅读的空间。据笔者调查,目前贵州省内开展有效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较少。

第二,构建社会力量合作模式。公共图书馆也要努力寻求与各行业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科普机构以及基层社区等的合作,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共同策划活动、保障活动经费及提供活动空间等,将阅读推广惠及大众,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全民阅读活动相关精神,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近年来,孔学堂图书馆通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溪山书会”与机关干部自发组成的“贵州机关学习联盟”、贵州广播电视台、高校大学生读书会、中小学幼儿园、民营书店等合作,共享各方资源,开展多场读者活动,以书为媒介,拉近嘉宾和读者距离,互相交流并分享阅读感悟,受到广泛好评。

第三,多种形式开展特色空间服务。本馆开展读者活动时,不但在正式的学术报告厅举办,还常常在一些开阔的书架间布置场地,使读者被书籍围绕,从视觉上产生阅读兴趣,使交流更具氛围感。相应的,也可根据不同主题因地制宜,比如涉及到古琴、书画、茶艺、汉服等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则可不拘泥于图书馆内部空间,要充分利用孔学堂拥有众多楼宇建筑的优势,将活动地点扩大到园区内具有浓郁中式风格的古琴教室、书画教室、茶室、礼堂、户外花园等专门区域。

虚拟空间

建立线上阅读空间

目前读者对新媒体信息的接受度较高,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实现与用户的无缝交流,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阅读信息。主要是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整合不同载体的资源,为读者提供诸如线上课程、学习与交流空间等。

5G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可以随时跟踪用户的阅读状态,找到用户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需求和问题,然后通过小组线上讨论、学习沙龙、知识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已经不再局限于提供图书借阅、信息咨询等服务,而是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满足用户的在线预约、文献传递等需求,促进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特色数字资源与服务

数字化媒介的出现,让阅读成为以文字为基础,多样化阅读方式相结合的过程。读者获取文字信息后,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丰富阅读体验。例如,孔学堂图书馆疫情闭馆期间特邀文人学者撰写经典著作赏析、开展书评导读活动,并且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同时调整建设策略,增加采选有声读物、电子图书并进行重点推荐,在补充实体馆藏不足的同时让读者更加快速地获取图书信息,把阅读推广分享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本馆还与国家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贵州大学图书馆等公共馆和高校馆建立了网络资源链接,极大的丰富了数字资源内容。除购买常规的电子书、有声书、国学典籍数据库等,还创新思路与贵州广播电视台“领读者”栏目合作,把“溪山书会”主讲嘉宾的采访内容制作成电台节目播出,让大众能够用“听”的方式来感受阅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

问题及思考

孔学堂图书馆虽然不断改进建设思路与服务方式,但在近年来的特色空间建设实践与服务中,与许多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一样,问题与成效并存。

問题

第一,读者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与馆员信息素养提升相对不足;第二,因纸质资源数量逐年递增对空间占用扩大与满足读者阅读空间环境、功能改造之间的矛盾;第三,电子阅览室占地面积较大,功能明显下降;第四,图书馆空间改造后与部门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存在差距;第五,年度经费预算与实际空间建设需求有偏差影响某些功能的实现。此类问题,需要图书馆从现状与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谋划研究,争取各方支持,做好顶层设计,优化方案,寻找解决方法,实现空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思考

随着时代进步与阅读环境的不断改善,虽然图书馆的经费有限、馆舍基础条件不同、空间改造做法各异,但各图书馆实体与虚拟空间建设仍然是图书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所取得的效益也成为社会和行业关注的焦点。为适应图书馆新的发展需要,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中应紧跟阅读空间改造的步伐,合理设置管理部门,深化管理功能,不断提高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同时,应根据图书馆的定位、性质及服务对象,突出行业分类、地方区域及传统文化等特色,汇聚相关资源,扩展服务渠道,不断打造更加舒适、优美及有良好体验感的线上、线下的特色阅读空间。

参考文献

[1]洪芳林,束漫.公共图书馆空间促进阅读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9(04):15-23.

[2]刘林哲.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次时代设计——以河北工程大学新旧图书馆的对比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6),164-165.

[3]曹瑛轩.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4),104-106.

[4]段晓林.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念、创新及其实践——“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转型”研讨会在徐汇区图书馆举办[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03):2-5.

[5]袁方,赖昱宏,张晓峰.高校图书馆书架的人性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12):110-111.

[6]明均仁,邓梅霜,谭春辉.英国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实践分析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9(07):72-78.57519196-BC31-439E-81C7-D4F03299FBFD

猜你喜欢

书架空间图书馆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整理小书架
图书馆
书架就要美美哒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会展书架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