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的绿化与环保

2022-03-06徐艳文

保健医苑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加坡人树种绿化

文/徐艳文

新加坡三面环海,国土面积724.4 平方公里,经济繁荣,航运发达,是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素有“花园城市”之美称。初到这个国家,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除人文风情外,还有优美的人居环境。

出了樟宜机场,坐大巴车沿东海岸公园大道向西进入市区,道路一侧是美丽的海景,另一侧是鳞次栉比的红屋和公寓。路旁一棵棵像伞一样的大树,枝长叶宽树荫多。树下是草地,见不到一点裸露的土,这是新加坡特意打造的一条景观大道。在这里,人们有一种误入仙境的感觉。洁净宽阔的银灰色路面伸向远方,连接海岸。一路上绿树红花、沙滩海水、鲜花草坪映入眼帘,稍远处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的灌木丛相互映衬,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仔细观察,新加坡用于绿化的树木大部分是雨树。雨树也称雨豆树,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 多米,树冠15 米,适宜作行道树、园林美化用树。这种树原产于热带美洲、西印度,在新加坡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雨树属于含羞草科,在夜晚或阴天,叶子自然闭合,像含羞草一样下垂;天晴了,太阳出来后,包裹在叶片里的水滴、露珠纷纷滚落下来,像雨一样飘洒,故称作“雨树”。在这个炎热的小岛上,到处都有雨树的树荫。新加坡全年气候温暖,降雨充足,没有地震,也没有台风,适合雨树等热带植物繁衍、开枝散叶。在新加坡,无论是漫步乌节路、圣淘沙岛、新达城,还是游览新加坡河和克拉码头,到处都能看见雨树的踪影,见不到烟头等垃圾。雨树的树形极其优美,枝条虽不粗大,却尽力伸展,那种向上的张力仿佛可以无限伸展,枝叶密密麻麻,组成一把把绿色巨伞,给人以优雅、清秀、苍劲的感觉,同时又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庇护着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每当微风吹来,枝叶随风而动,树体婀娜多姿。城市的各式建筑掩映在雨树中,别有一番意境。

其实,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还是一个灌木、杂草丛生,沼泽遍地,满眼凄凉的国家。为了绿化城市,新加坡人走出家门,把亚洲、非洲、加勒比海诸岛和中美洲气候相似国家的植物带回岛内,精心培育、种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新加坡实现了“华丽转身”,骄傲地打上了“绿色”标签。新加坡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精心呵护着这片绿色。在这里,没有人践踏绿茵,也没有人采摘花木。自行车、摩托车虽停在树边,但没有人将车锁在树上或靠在树旁。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呵护,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令人赞叹。

早在1963 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倡导植树运动,并亲定雨树作为绿化树种。1970 年,新加坡出台了《公园与树木保护法》等一批法律法规。他们通过快速大面积种植、移植速生,改变了人居环境。炎热的气候、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噪音等不利因素,都在绿树的增加中减轻。如今遍布新加坡来为人们遮风蔽日的雨树大多都是当年植树运动时种下的。随后,新加坡人将慢生但漂亮的树种间种在快生树丛之间,在绿化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美化环境。接着,多样化的树种和花草开始装点城市大街小巷或不同场合,形成了新加坡个性化的园林景观。绿化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服务:雨树、椰子树在上面遮挡阳光,旅人蕉以独特的形象装点建筑,九重鸽等灌木围绕街边的座椅旁、散发幽香。十几年前,新加坡人又通过花草与树种的搭配,形成了层次丰富、对比协调、充满艺术的环境。

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草地、灌木、乔木自然搭配,树种混种形成的自然生态景观比比皆是,给人以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美感。行道树及灌木,自然舒展蓬勃生长。新加坡的排水渠两侧修建的绿地自然形成绿化走廊。在绿化长廊中设计的步行道网络系统连接上公园和建筑区的中心绿化带。人们可以摆脱机动车交通的喧闹,漫步在绿树覆盖下的步行网络中,或骑行来往于建筑区之间,心情舒畅,悠然自得。鸟儿也可以在绿色通道的引导下,自由往来于各公园之间。这不但使鸟类在都市环境中的生存空间大大扩展,也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从以上环保特色中不难看出,服务于人的功能性是新加坡赋予城市绿化的特性。强调绿化服务于人的功能性更甚于单纯追求视觉的美观,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实质。

新加坡的建筑,大多采用环保和节能材料。对于产生的废料,可回收的用于道路修建,不可回收的送垃圾场填埋;废弃的电子垃圾,放进指定的回收箱,统一转化为再生资源;对于分类出的无用生活垃圾,集中采用焚化和填埋方式处理。新加坡南部岛岸有一个垃圾填埋场,垃圾在这里处理后,变成了植被茂盛、物种多样的生态岛。

新加坡重视环境保护。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律规章,规定没有绿化规划,任何工程不得开工;住宅小区绿化必须达到总用地的30%~40%;禁止在境内生产和销售口香糖;室内及大多数户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者将受到高额罚款;破坏公共环境的人强制穿特殊的“垃圾虫”服参加活动,警示公众;对情节严重或屡犯不改者,处以鞭刑或监禁。

猜你喜欢

新加坡人树种绿化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朱屺瞻《绿化都市》
“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期限延长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新加坡反正话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
新年“希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