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单元要素,习得批注策略

2022-03-02叶枚举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4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

叶枚举

[摘要] 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首次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引导教师关注批注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批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借助导语,初识批注格式;结合范例,习得批注方法;迁移运用,落实批注訓练;融会贯通,深化批注阅读”入手,教给学生批注阅读的方法,让这一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关键词] 单元要素;统编教材;批注策略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重要的阅读方法,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首次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虽然学生对批注并不陌生,但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如何教给学生批注的策略?如何让这一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呢?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为例,呈现若干思考。

一、借助导语,初识批注格式

《牛和鹅》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生活”,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留痕的习惯,并通过批注式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1.规范批注工具。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一些简单的勾画、标注,但对批注格式的规范、文章批注的角度等了解不多。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从零开始,让学生养成注重细节、规范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用来写具体内容、画批注符号、涂画重点词句等。

2.规范批注符号。比如需要注音或理解的词语,可以在这些词语下面画“____”;需要摘选或积累的词语,可以在这些词语下面画“。”;需要标注重点词语或关键词语,可以在这些词语下面画“.”或“▲”;需要勾画精彩句子或修辞句时,可以在这些句子下面画“ ”;需要提醒自己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用黑色笔在旁边标注“?”。

二、结合范例,习得批注方法

《牛和鹅》一课中,编者在部分段落旁边做了批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是批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范例。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批注范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批注。

1.在疑问处,习得质疑式批注。如教学第1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关于怕和不怕,课文一开始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学生读完后,接着引导:“你们相信课文这样的说法吗?”学生回答后,就可以出示学习小伙伴的第一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然后引导学生从细读中发现这是从质疑课文内容的角度做的批注。可见,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延伸,也是学生思维的拓展,能使学生产生很大的阅读兴趣。

2.在共鸣处,习得感想式批注。如教学第5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及旁边的批注。学生读完后,知道了“我”见到鹅十分害怕,感到惊慌失措。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我”见到鹅时害怕的相关词句。交流时,学生就会从“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这句话中体会到“我们”很害怕。教师可以继续引导:“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就会从“不说话”“贴着墙壁”等动词体会到“我们”对鹅的恐惧。教师再出示课文旁边的批注,学生细读后会发现这是从体会情感的角度做的批注。因此,阅读时可以抓住一个、几个词语或一处细节进行批注,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理解。

3.在精彩处,习得评价式批注。批注式阅读除了指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外,还要教会学生着眼于好词佳句,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如可以评点一个或几个词语用得怎么样,或者评点一段话写得如何。教学第六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文旁边的批注画出关键词句,并体会“我”被鹅袭击时是怎样的心情。交流汇报后,教师可以出示课文旁边的批注,让学生说说这是从什么角度做的批注。细读后,学生就会发现这条批注不仅写出作者被鹅袭击时惊慌失措的心情,还对作者写得真实做了评价。可见,阅读时可以从“写得好”的角度批注。

三、迁移运用,落实批注训练

教师可以从课文的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批注,为后继“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做好铺垫。

1.回顾小结,梳理批注方法。学习课文中的几个批注后,师生可以共同梳理阅读批注的方法,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感知文章内容和情感。一是从质疑的角度做批注,即边读边思考,读到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做简要批注;二是从感受的角度做批注,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有体会或深受启发的地方批注心里的感受;三是从评价的角度做批注,即在阅读中看到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并在旁边做简要的评价。

2.紧扣文本,尝试批注阅读。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批注资源,让学生模仿批注阅读,就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批注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文,并根据习得的批注方法自由进行批注阅读。同样是抓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进行批注,但着眼点可以有所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在尝试批注中进行迁移、内化。

四、融会贯通,深化批注阅读

《牛和鹅》作为批注阅读教学的第一课,实现了学生批注阅读能力成长的第一步。但要真正提高学生批注阅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层次地持续进行有效练习,学生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从熟到精的成长蜕变。

1.链接资料,拓展批注阅读。批注阅读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创造性阅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批注方法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标注优美句段,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批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自我发展。如学完《牛和鹅》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过的批注方法(质疑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拓展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牛的写意》片段,并练习批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分析阅读感受,进一步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2.积累内化,撰写读书笔记。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学生要将阅读与思考落实在文字记录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并能与他人交流分享。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评,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并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将“阅读——反馈——表达——评价”等环节融会贯通,实现阅读、理解、写作一体多元的互动效果。

总之,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做批注的方法,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把文本“读厚”,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内核,精细梳理和整合文本思路,把文本“读薄”。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主题阅读与智慧表达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gzx21-27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仁增.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3]赵洪.突出单元语文要素 形成单元语文能力——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批注”策略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20(Z1):64-67.

[4]叶玲玉.三阶定点架构 提升阅读素养——小学古典名著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例谈[J].新教师,2020(8):20-22.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基于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