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2018-03-16胡沁影

关键词:活动设计综合性学习统编教材

胡沁影

摘 要:统编教材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上相比以前的教材有了不少改进:在主题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时代的要求,主题的排列依照学生的能力层次要求逐层递增;活动形式灵活多变,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效率;全新的量化评价使语文能力的评价方式更加直观。

关键词: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1]可见,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相较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由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设计上有了不少改进,它让语文学习更“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体现时代性”[2]。

一、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缺失

笔者主要整理了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以便跟统编教材已经投入使用的部分相对应。

【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七年级下册】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画探险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显然,在人教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所占的比重不轻,但是从教学效率的达成来看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活动主题缺乏序列

人教版教材中的语文学习活动虽然多,但是缺乏一定的序列。七年级下册的学习活动最多,任务最重,七年级上册次之,八年级上册最少。此外,七年级上册的活动关注的是学生个人的成长,七年级下册关注语文中涉及的人文知识,八年级上册关注人文关怀。这三个主题递进不够明显。主题的改变是否也意味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还有待商榷?从表面看,人教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但大多集中在课内知识的延伸上,如“马的世界”“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等。在这类学习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的纵向发展趋势不太明显,大多还是在语文知识积累上的横向扩充。

(二)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纵观三个学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写作、口语交际放到了一块,仅仅是在放置的顺序上有所不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一个项目。它更加强调语言理解与建构能力在生活中的运用。将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写作、口语交际放在一起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混淆,往往会忽视综合性学习部分的学习。也因此,很多综合性学习活动都以口语交际和写作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出现。而在实际的语境中,学生需要运用的语文能力不只是口语交际和写作两项。所以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需要指向更多的学生能力,仅仅强调学生对自我和传统文化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三)教学时缺乏抓手

教师在教学后如何评价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一直是个难题。这其中涉及语境、语义、语理的理解能力(语言信息的提取与筛选,概念的判断,语言内在逻辑联系的梳理,语言现象的阐释,等等)和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与运用能力(语言信息的整合,语言的重组、补充、转换,以及表达的准确、严谨、得体、丰富等等)的评价。这些能力过于抽象,很难量化评价。展示类作业虽然花样繁多,但是评价的标准不一,难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分数化的评价方式虽然客观,但有时也会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这就导致评价项目不够明确、评价标准不一的问题。

二、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对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和评价方式都作了较大改动,有助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后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水平,并适时规划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一)活动主题体现能力的螺旋上升

相较于人教版教材,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在排列上呈能力的螺旋上升趋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生活,并试着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七年級下册、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如下:

【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七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可见,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全部与写作、阅读区别开,独立成篇,且将主题定在了“学习传统文化、语文综合实践、语文生活”[3]三个方面,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能力需求进行分段设计:七年级上册侧重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和表述;七年级下册侧重学生对生活中各类话题的思考和议论;八年级上册是对国家大事和经济生活的调查、思考和议论。这些主题引导着学生从关注自身情绪到关注自己生活再到关注他人生活,呈逐层上升的趋势。

此外,这些主题中不仅有关注学生生活的话题,如“有朋自远方来”“人无信不立”“少年正是读书时”等,而且有关注时代热点的话题,如“我的互联网时代”“身边的文化遗产”等,并在每一个大主题下穿插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做人诚信问题”“网络语言的兴衰”“电子阅读”“文化遗产保护”等等。

(二)活动形式灵活多变

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美国学者艾德格·戴尔在“学习金字塔”中提出: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透过阅读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10%,透过听讲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20%,透过图片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30%,透过影像、展览、示范、现场观摩来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50%,参与讨论、提问、发言来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70%,作报告、教学、模拟体验、实际操作能够记住内容的90%。[4]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效率。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由“读”“说”“写”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又有很多变化。如在“读”的内容上,有古代文献资料(《吕氏春秋·本味》《世说新语·德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史记·商君列传》《老子》《礼记·儒行》《墨子·修身》《说苑·谈丛》等),有文件资料(《国务院关于加强遗产保护的通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有图表(《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全国国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有名家文章(朱光潜的《谈读书》、叶辛的《书将伴我走向未来》),还有新闻报道、网络调查文献、图片等等。在“说”的形式上,有个人参与的讲述、演讲、朗读,也有多人参与的讨论、辩论。在“写”的形式上,有以文字为主的“活动策划稿”“发言提纲”“诗歌”“剧本”等,也有图文并茂的“文学角”“班刊”。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参加访问、辩论、演讲、策划活动、创作剧本、朗诵诗歌、布置文学角、课本剧表演、赛诗会、主题讲座等多种学习活动。这些都旨在尽量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语言理解和建构能力。

统编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很注重学生的年龄特性。七年级的学习活动多为策划、填写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点评等。活动中讨论的部分较多,写作部分相对较少,学习活动的成果以展示为主。八年级的学习活动多为搜集资料、讲述、訪问、演讲、实地考察、撰写报告等,更强调对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此时,讨论不再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是成为写作活动的辅助。学生研讨内容从七年级的交友、读书的校园生活延伸到诚信、互联网、文化遗产这类社会话题。学生的学习成果多以小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或者文学作品为主。王本华在《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中提到:“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培养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解决特定问题的重要性。”[3]学生能够及时地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所处的时代,这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三)活动评价可操作性强

综合性学习活动评价可操作性强是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最大的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所以缺乏教学抓手,不是教学材料的缺乏,而是评价标准的缺乏。统编教材在这一部分作出了新的尝试,将量化的评价方式运用在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评价表》将评价内容集中在“听”“说”“信息搜集”“合作”“综合评语”五个方面,并且在各项评价中,既有客观评价的指标(如“能听清楚主要意思”“内容有条理”“能准确获取所需资料”“能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等,也有主观判断的评价指标(如“听话时有礼貌”“注意力集中”“说话时态度大方”“能与同学分享资料”等)。从整体上来看,基本上是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各占一半,且基本涵盖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所涉及的各类活动。此外,设计者为了尽量达到评价的公正客观,还设计了“自我”“同学”“教师”三方评价的方式,并将评价等级分为A(三项指标全部合格)、B(达到两项指标)、C(仅达到一项指标)、D(未达标)四个等级,同时还设计了自评和互评的评语部分。这种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出现打破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缺乏的困局,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自觉调整相应的学习策略,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效率更高。

三、教学建议

首先,教师不要将综合性学习与单元教学割裂开。统编教材非常讲究学生能力的层递性。综合性学习不仅是一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延伸,而且是对学生在结束一个单元学习后综合学习能力的一次检测。如果随意调换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有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学习活动内容。

其次,教师可根据学情选择学习活动内容。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非常多,如果让学生一下子完成所有的学习活动,无形之中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尤其是一些调查、讨论等学习活动,可以与学生的假期作业相结合,以调控学生学习的节奏。

此外,教师可适当细化个别评价标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能力有差异,很容易导致他们在互评时出现评价标准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不仅需要协调好小组各成员的能力,还需要将一些主观的评价指标再细化,如“说话时态度大方”可以细化为“说话声音大而清晰”“姿态端正”“语言表达有理有据”等。有时教师还需要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写评语,避免出现因评语的参差不齐而使得评价失去参考价值的情况。

总体而言,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创新,真正使语文教学回归到生活,回归到时代要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4.

[3]王本华.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课程教学研究,2017(5):33-35.

[4]张立勤.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综合性学习统编教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探究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