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2022-02-10徐俐

中国民商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利息收入商业银行资本

徐俐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外有宏观经济环境、宏观金融环境、国际经济环境造成的外部冲击,内有治理结构、资本约束、高杠杆经营、抗风险能力决定的内部脆弱性。因此,财务安全对于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竞争力作为银行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整合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透视分析,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同业数据分析比较,以期能够为银行财务竞争力的分析评价,银行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一、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框架

(一)分析内容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主要以银行财务报表数据、年报披露数据、证券市场数据等数据为依托,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选取有代表性且可解释性强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本文主要从盈利性、安全性、成长性三大维度,具体包括盈利能力、资本实力、资产安全性、流动性风险、成长能力五大方面建立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框架。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实力指标主要为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安全性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流动风险分析指标主要为流动性覆盖率;成长能力分析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生息资产扩张速度。

(二)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商业银行性质分类、区域覆盖范围等;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财务分析指标选取上不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的原因是:商业银行客群分析指标本身数量不多且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后新指标是原指标的线性组合,因为主成分分析的线性变换系数不一定大于0,原指标的区间经过线性变换后可能发生扭曲,方向性不一致,降维后可解释性较差。因此,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评价法进行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和同业比较分析。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商业银行运营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成长性,本文选取了10个财务指标归属为五大维度构建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据以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

1.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一是净息差分析,净息差的计算公式为(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净息差是银行贷款收益的集中表现,反映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收益率,反映银行综合资产负债和成本收益后的定价能力。净息差越高,银行的利润率也就越高。一般来说,零售客户多、客户规模小、融资期限短,此类业务较多的银行其净息差往往较高。二是收入结构分析,选用非利息收入占比,即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通过非利息收入占比指标看收入结构,反映银行除生息资产收益以外的其他资金运用带来的收益状况。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银行受信贷政策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越小。三是净资产收益率分析,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该指标反映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可衡量公司资本运用的效率,指标值越高,则说明公司投资经营获得收益的能力越强。

2.资本实力分析指标

资本实力相关的指标主要看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等于(资本-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 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2.5倍的操作风险资本),反映商业银行能够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能力,保证银行具备偿还债务的最终能力。该指标可以抑制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过度扩张,保护债权人和存款人利益。资产充足率是银行的命脉,资本充足率越高资本实力越强,其能承受违约风险资产损失的程度越大,资本安全垫越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

3.资产质量分析指标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这两项是评价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是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为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100%。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越差,贷款回收的可能性越小或损失率越高。二是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拨备覆盖率是衡量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不良贷款余额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说明损失准备计提越充足,不良贷款的保障越充分。

4.流动性风险分析指标

流动性覆盖率,计算公式为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流动性覆盖率的监管要求是不低于100%。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能够保证拥有充足、易变现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在流动性压力情境下,可通过变现资产来满足银行经营所需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经营,高负债率以及期限错配率决定了本身经营的高风险性,资本的逐利性以及资金期限错配有可能导致在短期资金需求较大时银行的流动性不足,从而出现流动性危机而导致经营困境的高流动性风险。

5.成长能力分析指标

一是总资产增长率,等于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增长率是分析银行当年经营业务拓展趋势、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资产规模增长的同时也需关注资产质量以及风险和收益的覆盖水平,避免扩张过于激进。二是营业收入增长率,等于(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是评价银行可持续获得收入和成长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表明后续发展能力较强。若该指标小于0,则表示营业收入陷入负增长,经营状况可能进入衰退期,经营业绩开始滑坡。三是收入驱动力分析,选用生息资产扩张速度,该指标的计算公式等于(本年生息资产规模-上年生息资产规模)/上年生息资产规模。生息资产扩张速度反映作为银行利息收入重要来源的生息资产增长速度。在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以及净息差逐年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驱动主要依靠生息资产扩张,其扩张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净利润的增长水平。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在同业比较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的真实性、可获得性、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文从上市银行中选取21 家银行年报披露的2021 年经营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样本中的21家银行均为总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的上市商业银行,但不含国有大行。

(一)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从21 家样本银行2021 年经营数据来看,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ROE 水平的平均数分别在2.06%、25.67%、10.63%。净息差水平较高的银行依次为平安(2.79%)、招商(2.48%)、华夏(2.35%)、兴业(2.29%)和江苏银行(2.28%);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的有招商(38.44%)、宁波(38.04%)、兴业(34.15)、南京(33.77%)和平安银行(28.96%);而ROE 水平较高的银行为招商(16.96%)、宁波(16.63%)、南京(14.85%)、兴业(13.94%)和江苏银行(12.6%)。数据显示,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多个盈利因子指标处于样本银行中前25%的水平,体现其盈利状况、盈利结构的优良,盈利能力处于领先地位。而如盛京银行(净息差1.40%、非利息收入占比19.68%、ROE0.54%)、渤海银行(净息差1.72%、非利息收入占比13.68%、ROE8.88%)、广州农商行(非利息收入占比16.70%、ROE4.43%)多个盈利因子指标处于样本下游,说明其2021年的盈利能力的相对弱势。

(二)资本实力比较分析

从21家样本银行的2021年末数据来看,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数在13.72%。充足率水平排名靠前的银行依次为招商银行(17.48%)、宁波银行(15.44%)、上海农商行(15.28%)、重庆农商行(14.77%)、北京银行(14.63%);充足率水平较低的有盛京银行(12.12%)、上海银行(12.16%)、徽商银行(12.23%)。样本中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布整体较为平均,区分度不大。

(三)资产质量比较分析

从21家样本银行的2021年末数据来看,不良贷款率的平均值在1.41,拨备覆盖率的平均值在275.65%。不良率水平表现较好的银行依次为宁波(0.77%)、杭州(0.86%)、南京(0.91%)、招商(0.91%)和上海农商(0.95%);拨备覆盖率居前的银行依次为杭州(567.71%)、宁波(525.52%)、招商(483.87%)、上海农商行(442.5%)和南京银行(397.34%)。上述银行在资产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上表现优异,经营安全稳健。而2021 年不良率水平较高且拨备覆盖率水平较低的银行如盛京银行(3.28%、130.87%)、广州农商行(1.83%、167.04%)、民生银行(1.79%、145.30%)的资产质量管理能力和风险抵补能力显示不足和缺陷。

(四)流动性风险比较分析

从21家样本银行的2021年末数据来看,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平均值在179.76%。样本银行中该指标水平分布整体较为平均,其中重庆农商行(282.27%)、宁波银行(279.06%)、江苏银行(267.71%)、徽商银行(260.87%)和上海农商行(247.65%)的流动性覆盖率水平相对较高;而流动性管理风格相对比较激进的如平安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在103.52%。

(五)成长能力比较分析

从21家样本银行2021年经营数据增长率情况来看,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生息资产扩张速度的样本平均值分别在9.81%、8.50%、11.46%。增长率水平较高、成长性较好的银行主要集中资产规模中腰部的银行且主要为城商行,如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以及浙商银行。多个成长能力指标因子排名领先,说明企业的资产扩张及营收增长强劲,经营发展处于扩张上升阶段,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而盛京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在2021 年的经营数据显示出明显的增长颓势,且营收出现负增长。

(六)综合比较分析

通过对上述样本银行的财务指标分析及同业对比,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各方面综合实力较高、经营稳健发展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其各维度能力指标均衡良好,资产结构、盈利结构优良且资产规模处于行业上游,规模优势明显。同时,以宁波银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其财务竞争力后起直追,盈利能力突出,资产质量控制能力较强且成长性较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疫情背景下的2021 年,上述银行经营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且资本充足水平持续改善,部分银行盈利空间虽有缩窄,但整体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而样本中的部分银行如盛京银行、广州农商行、渤海银行、民生银行的盈利能力较上年以及同业水平进一步下降,资产质量下滑,营业收入负增长,成长能力趋弱,在近年疫情及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的综合影响下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存在经营下行风险。

三、基于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结果的建议

(一)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成长

1.开展特色化经营,实现稳步增长

利息收入为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作为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平均息差水平逐渐下降。要保持高于同业平均的净息差,同时保持生息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需要基于较高并稳定的客户规模,突出的业务特色,以及较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银行应根据展业所在区域,以及区域内不同类型实体经济的需求,规划符合自身发展经营的战略定位和业务策略,开展特色化经营,加强业务创新,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2.拓宽收入来源,优化盈利结构

传统银行经营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款息差的利息收入,而其他手续费收入、投资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很小。处于扩展上升期的商业银行通过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拓宽收入来源,是提高银行盈利水平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可通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调节资源配置,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业务经营结构。比如在稳健发展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发展个人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大公司金融领域的交易银行、投行业务等新型银行业务和不占用银行自身资本的中间业务,提高综合经营程度,以此调整银行的利润来源结构和利润稳定性。

(二)提高资本实力,强化资本管理

强化资本管理和完善资本充足率,以应对经营活动扩张中的资本耗用以及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中的流动性风险冲击。

(三)加强信用资产风险管理

加强不良贷款管理,提高风控水平。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风险覆盖率,除了加强传统的信贷审查审批机制外,引入大数据风控,夯实精细化管理支撑,建设智能分析平台,实现更趋精准的风控管理。做好风险前期识别、风险预警、风险监测,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四)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

保证适当的流动性,使银行既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又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即在满足业务的需要前提下,用合理的价格在适当的时间获得资金。商业银行不可过于追求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来实现收益最大化,而忽视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和管理。

四、结语

从上述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同业数据比较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各银行在各项指标上的排名。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和比较,发现本银行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适度调整银行的经营策略,在盈利性、安全性、成长性方面全面改进但又有所突出优势和特色,以此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投资者可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表现,根据自身投资偏好选择投资对象。目前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框架,且由于商业银行客群样本量较小,无法运用统计模型进行回归研究。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中存在一定的主观经验性,以专家法为主,因此分析结果不够全面。如何整合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对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商业银行资本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资本策局变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