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应对

2022-02-10张丽伟

中国民商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战略农业农村

张丽伟

青州市谭坊镇人民政府

农业是安民之基,加快农业发展历来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基于我国农村发展现状而提出的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战略,它不仅要求农业经济获得更快的发展,还要促进农村各方面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农村各项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相关部门要紧紧把握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同时采取充分的措施做好应对。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相关部门及人员要重视这一问题,深入分析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而结合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措施,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一、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符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对我国农村建设将会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表明了国家优先发展农村,为农民创造一个美丽富裕新乡村的愿景。为了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并借助国家一系列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高效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站在全局的角度制定实施的,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需要各地相关部门逐步落到实处,发挥出实效,最终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使农民过上物质更加富足,精神更加文明的生活。

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利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尽快脱贫,有利于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利好。这项战略同时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乡村振兴这个战略涵盖了较多具体的内容,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农村配套设施,为农民构建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实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分类推进,优先发展一些人口密度较大的村镇;政府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助力农村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相关部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尤其要重视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政府还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使农民接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居民医保问题,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全面性,能够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积极借助其优势给我国农业经济提供持续性的动力。

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前期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对我国农业深入分析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进而也会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其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农业经济来说也是如此。从整体来看我国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这一点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从区域来看,有些地区的农业发展基础配套不足,农业发展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低级阶段,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另外,由于农业机械设备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其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无法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我国一些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虽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更多的地区在开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技术水平较低,还远远没有达到机械化的标准。甚至有些地区还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就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另外,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从整体来说还处在较低阶段,这样的农产品加工方式不仅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而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必然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

(三)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农民的综合素质对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有很大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使本来综合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更不能为农业发展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重视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农民的学习,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农业技能,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四)农村资源的整体状态不佳

我国农业发展前期以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主,这种发展方式不仅对农村环境造成了较大不利影响,同时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这对农村环境以及资源造成了较大破坏,在一定程度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虽然投入了较大的技术成本,但是这些技术投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成效。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同时对区域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农业发展部门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重视保护农业发展环境。

(五)农业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政策以及资金支持,但是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很多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以及政策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由于投入不足,农业发展的很多项目无法启动,很多具有较高应用成效的技术得不到切实应用。另外,由于我国很多地方的农业经济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成效。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经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既需要充分利用好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应对。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只有明确这些机遇和挑战,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助力农业经济实现更好发展。。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以及现代化发展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一项重要战略,其能为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以及现代化发展水平提供较大的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会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鉴于此,相关人员应该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打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农民带来更多切实的收益,使农民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2.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我国农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机构单一的问题一直存在,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制约。这种单一依靠种植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还会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还要重视对供给侧的结构调整,以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目前单一的农业种植模式无法满足农民致富的要求。农业必然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提升对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农业经济要实现质量型增长以及效益型增长的转变。另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还要基于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一方面体现出区域优势,另一方面还能给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有利于带动农业技术的发展

农业生产离不开先进农业技术的支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会带动农业技术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催生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农业等,这些新型农业无疑也会产生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另外,农业生产引进新技术,比如新型农作物品种、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会为农业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提供助力,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农业发展信息技术利用不足

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要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区域的农村地区网络覆盖并不完全,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与外界沟通不畅,信息闭塞,制约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农业生产信息没有丰富多元的载体,信息传播速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高效与市场需求对接。

2.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持续不断进行,从而使其处于一种最优化的状态,为农业经济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虽然我国很多地区在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一些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不符,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不大。其次,有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小,没有充分实现种植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结合,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与旅游业等新兴行业发展相结合,提升农业生产价值。

3.农业管理人才短缺

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发展借助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也逐渐成为新的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我国大部分农业合作社来看,管理人员大都农民出身,很少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这样的管理人员开展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显然存在很大弊端,一些管理措施无法有效开展。另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发展形式愈加多元,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出现了新型农业,比如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这些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愈加暴露出了复合人才缺乏的问题。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由以上内容我们了解了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这是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经济规划

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地区发展实际不断完善经济规划,使经济规划对农业发展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农业经济发展与很多部门有关,因此在完善经济规划时应该让尽可能多的部门和人员参与进来,确保经济规划的各个方面能够达到最优化的状态。相关部门完善经济规划要建立在掌握大量资料以及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逐步改善相关方面的不足,从而制定一个详细的、有效的经济规划。另外,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要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发展中的环保效益。

(二)利用农业大数据技术

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中技术体现出了更大的价值,对农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在大数据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价值。首先,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目前一些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利用传感器布置节点,对农业生产土壤中化肥的浓度以及所处环境的湿度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处理监测数据获得一定的结果。人们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更好指导后期农业生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大数据可以对农作物的管理实现精准化,按照农作物生长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劳动,另一方面避免了各种资源的浪费。其次,在生产环境的监测中大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目前很多水产养殖户利用传感器对水域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避免给养殖人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再次,在农产品的生产安全中大数据技术也可以发挥作用。现在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可以使消费者对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追溯,为消费者食品安全提供切实保障。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大数据还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三)及时更新相应设备

农业发展的机械化以及现代化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还要先进的设备助力。为此,相关部门在加强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把一些老旧的设备加以更新,使农业生产配套更加先进的设备。加大农业生产设备的更新力度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提升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要达到以上目的,相关部门要在这方面提供充足的支持,使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及时得到更换,促进农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引进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农业要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相关部门要积极拓展渠道,为本地区农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既需要农业经济发展的引领者,还需要政策的执行者。为此,相关部门要强化人才组织工作,提升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其次,相关部门还要利用完善的机制,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使他们为农业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后,相关部门还要加强人才建设,使乡村振兴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加强管理

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还需要加强管理,从高质量的管理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提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其次,农业经济管理还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使各项农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和高效。最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五、总结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广大的农村地区应该好好把握其带来的机遇,结合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策略,促进我国农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获得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战略
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