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1-12-27胡正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科学院安徽省

胡正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

0 引言

在农业科技中心建设过程中,农业试验基地是十分重要的平台,可以使教育、科研以及推广这三大体系得到有效联结,而且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党的十九大当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以及生活富裕。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重要功能为科学试验和技术示范,同时还具有相应的派生功能,分别为产业带动和人才培养。因此,通过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相关科研活动开展和成果应用,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的发展现状

在2019年6月,安徽省政府第55次常委会,对《安徽省凌家湖农场、原安徽省外流人员安置农场农业用地移交方案》进行了通过。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和移交方案要求,到2020年5月对两农场的资产和人事等进行了移交。通过省委编办批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了具体的自收自支事业法人单位,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凌家湖综合试验场,此试验场具体需要负责凌家湖片区和十八岗片区的相关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凌家湖片区主要位于定远县永康镇和炉桥镇,其周边和河北五个村接界,面积达到308.99 hm2,根据相关原则对凌家湖农场的原23名在职职工进行了上岗安排,并核发工资,这使其待遇得到了明显提升。

通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农村部各类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申报,项目一共为6项,项目资金为1.7亿元,其中1项在2020年8月得到批复,项目资金为3 300万元,用来建设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凌家湖试验基地有效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具体完成了道路、围栏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试验基地面貌。与此同时,针对十八岗片区的嵌入土地,通过定城镇人民政府支持,有效开展了相关土地流转工作,其流转土地达到16.67 hm2。而凌家湖试验基地针对十八岗片区的老坟搬迁工作也进行了有效推动,如今已对老坟搬迁达到40余座,在冬季时将对下一批老坟进行搬迁。

2 科研试验基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1 为产业兴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的重点目标在于产业兴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整体的农业科技创新链条当中属于一项关键环节,不仅可以实现原始创新,而且还能够促进成果转化,因此可以源源不断的有新的成果和技术诞生,并且可以快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对于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当中所产生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促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改革,以此来全面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使乡村产业得到壮大和发展。对于先进科技成果,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有效进行试验和示范,从而帮助农民群众更好地进行接受,确保相关科技研究成果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1]。

2.2 对生态宜居做出了重要贡献

乡村振兴的关键目标在于生态宜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十分重视,并建立了具体的试验基地,对土壤肥力与肥料监测站网也进行了有效建立,可以长期定位试验相关土壤类型,同时还可以通过观测研究和数据积累,从而为肥料资源使用以及农田土地肥力改良提供有力依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还对农业清洁生产以及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等加大了研究力度,这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2.3 对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也有明显支撑作用

乡村振兴的基础目标在于治理有效。近些年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相关试验基地有效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这不仅使其自身单位的党组织战斗力得到提升,使党员党性得到锻炼教育,而且还使该单位的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使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建立与健全[2]。

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目标为乡风文明,而且根本目标在于实现生活富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基地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内容和特点,对新品种、技术以及产品的现场观摩会进行了组织与举办,同时还有开展了相关成果展示和技术培训活动,对科普教育进行了有效落实,这使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得到有效培养。与此同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还通过试验示范基地有效开展了相关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具体采取专家课堂讲授以及基地现场教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吸引力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通过相关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当地农民的生产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显著提高了农民自身的经济收入水平[3]。

3 加快科研试验基地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试验基地的选址布局和规划设计

在建立科研试验基地时,相关部门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我国的整体规划思路与要求,有效强化顶层设计以及基地选址布局工作,防止出现碎片化现象。相关部门应在农业主产区合理布局和建设更多的试验基地,而且在布局上应对独特地理区位进行选择,以此来为科研创新做出更多贡献。具体来说,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时代特点以及乡村振兴需求,对科研创新功能进行突出的基础上,全面拓宽视野和思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使试验基地的相关检测服务、成果展示、产业示范以及科技培训等功能得到丰富与完善,使试验基地的规划设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4]。

3.2 提高试验基地的用地规模和条件标准

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基地规划设计的相关要求和内容,对科研区、示范区以及生活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还需要针对观测监测、科学试验、集成展示以及中间试验等工作合理规划用地规模,具体可以对长期租赁使用、土地使用权证以及与其他单位合作共用等形式进行采取,从而使占地规模得到有效扩大。相关部门还应从多个方面对建设资金进行筹措,并由科研教学单位对用地规模进行合理确定。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建设标准适当提高,对试验土地质量以及建设环境进行重点改善,完善温室等相关田间科研设施,从而使基地的相关研究工作和管理需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对产业化项目资金以及社会资本等进行积极争取,有效建设基地示范区[5]。

3.3 推进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和网络支撑

在科研试验基地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现有试验基地的多封闭运行以及各基地联系少等情况进行有效改变,并对开放共享机制进行建立,以此来开放使用基地试验田、科技成果、科研数据以及设施设备等资源。科研试验基地还应对发达国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对全国统一的农业系统监测试验研究网络进行建立,并纳入具有数量多和分布广的典型草地以及主要农田等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对统一数据指标体系、数据库以及采集规范等进行建立,同时还应对统一的标准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配备,保证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的统一性,从而为相关政府决策、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4 加强试验基地的运行管理和作用发挥

在科研试验基地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考评机制措施进行采取,具体包括岗位流动、系统培训、政策支持以及跨集聘用等,并要对总农艺师制度进行建立,有效完善实践教育基地和大中学生实训基地等,这样可以更高地打造出一支优秀的试验基地管理队伍,使科研试验基地的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增加投入,在试验基地当中统筹更多科研资源进行实施,并对成果转化应用以及示范推广等进行强化,使驻试验基地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以及高素质研究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全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提高[6]。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这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科研试验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并按照因地适宜的原则合理采取发展对策,从而发挥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全面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科学院安徽省
成长相册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