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MCP-1、PECAM-1、组织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12-23赵会荣高慧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凝血酶子痫

赵会荣 高慧莉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100043);2.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表现为凝血和血小板过度激活状态[1]。凝血状态过度激活往往伴随内皮功能障碍和微血管血栓形成,进而影响器官功能,危害严重[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可趋化因子表达而影响疾病进程[3];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又称CD31,参与血小板活化、凝血反应启动过程,通过抑制凝血酶而抑制血栓形成[4];组织因子(TF)能很好反映血管内凝血反应程度,是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5],3者均与凝血功能关系密切。因此,本研究检测PIH患者血清MCP-1、PECAM-1、TF水平,探究其与凝血功能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3月-2021年1月本院PIH孕妇200例作为PIH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20周后首先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产后12周恢复正常。子痫前期:尿蛋白≥0.3g/24h。轻度子痫前期: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同时伴有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重度子痫前期:血压和尿蛋白持续升高(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尿蛋白≥5g/24h,或随机尿蛋白(+++)。纳入标准:①符合PIH诊断标准[6];②自然妊娠;③孕期正常产前检查。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②家族遗传高血压史;③合并肿瘤、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缺陷。正常妊娠孕妇200例为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协会审核通过。

1.2 样本收集

PIH患者确诊第二天、正常妊娠孕妇清晨收集空腹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MCP-1、PECAM-1、TF水平,试剂盒由英国abcam公司生产,酶标仪(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检测;全自动血凝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PIH组年龄(29.1±2.2)岁(25~35岁),孕周(36.5±1.7)周(34~40周);对照组年龄(28.8±3.1)岁(25~34岁),孕周(36.9±1.9)周(34~40周)。两组年龄、孕周无差异(P>0.05),两组孕妇肝肾功能、血糖、血酯、B超、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均正常。

2.2 血清各因子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PIH组血清MCP-1、TF水平升高,PECAM-1水平降低(均P<0.05)。PIH组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者血清MCP-1、TF水平依次升高,PECAM-1水平依次降低(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检测因子水平比较

2.3 血浆中凝血指标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PIH组血浆PT、APTT、TT缩短,Fg、D-D水平升高(均P<0.05)。PIH组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血浆PT无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者血浆APTT、TT依次缩短,Fg水平依次升高,重度子痫前期血浆D-D水平升高(均P<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浆凝血指标比较

2.4 PIH孕妇血清检测因子与血浆凝血指标关系

PIH孕妇血清MCP-1、TF与血浆APTT、TT呈负相关,与Fg、D-D呈正相关(P<0.05),PECAM-1与血浆APTT、TT呈正相关,与Fg、D-D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PIH孕妇血清各因子与血浆各凝血指标关系

2.5 PIH孕妇血清MCP-1、PECAM-1、TF相关性

PIH孕妇血清MCP-1、TF与PECAM-1均呈负相关(r=-0.500、-0.554,P<0.05),MCP-1与TF呈正相关(r=0.422,P<0.05)。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凝血与抗凝处于动态平衡,在生理性出血状态下也不会出现血栓,但妊娠期孕妇为预防产后出血,孕晚期出现生理性高凝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凝血系统持续增强,抗凝因子降低、纤溶亢进,则会导致动态平衡破坏,这种失调成为PIH发生原因之一[7]。在本研究中以PIH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凝血状态,探究与凝血相关因子,以期寻找与疾病关系密切指标。

产妇凝血4项包括PT、APTT、TT、Fg,PT、TT均反映血凝时间,PT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TT模拟体外标准化的凝血酶原使血浆凝固时间;APTT可有效反映体内源性凝血因子状况,进而初步评估机体凝血功能状态;而Fg作为重要凝血因子,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凝血糖蛋白[8-9]。D-D是评估机体是否存在血栓或继发性纤溶的重要指标[10]。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均需通过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促进凝血。在本研究中,PIH组血浆PT、APTT、TT缩短,Fg、D-D水平升高,且随着疾病加重,APTT、TT缩短,Fg水平升高,D-D在重度子痫前期血浆中表现出升高。提示在PIH孕妇中凝血指标异常,导致血栓发生几率升高。

MCP-1作为趋化因子CC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能与血液中单核细胞结合,促进钙离子增加,产生和释放更多超氧阴离子和释放溶酶体酶,促进单核细胞成为巨噬细胞;也可促进血液中单核细胞粘附于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浸入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从而促进斑块形成[11]。MCP-1亦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浸润,使一氧化氮功能降低甚至失活,促进血管痉挛、脂质代谢异常[12]。PECAM-1具有黏附性和信号传递性,是参与机体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参与血小板活化、凝血反应启动过程[13],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后,与纤维蛋白原粘附,抑制凝血酶发挥作用、抑制血栓形成。TF在生理和病理性止血过程中作为机体内最强的促凝物质之一,在外源性凝血过程中与凝血因子VIIa、凝血因子X组成复合物,从而激活凝血因子X促进凝血酶原生成凝血酶,进而促进凝血[14]。在本研究中,PIH组血清MCP-1、TF高表达,PECAM-1低表达,且随着疾病加重水平变化增加。提示在PIH中可能通过增加内皮细胞损伤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形成,促进凝血因子形成、降低凝血因子附着,从而促进凝血,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MCP-1、TF、PECAM-1三者关系密切且均与凝血因子关系密切,可能三者间相互影响,最终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综上所述,PIH患者血清MCP-1、TF水平升高、PECAM-1水平降低,且均与机体凝血因子关系密切,三者可能相互影响进而诱导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本文研究了PIH患者MCP-1、TF、PECAM-1与凝血指标关系,但因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具体通过何种途径作用尚需要在细胞或动物模型中进一步验证,亦是本研究接下来研究重点。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凝血酶子痫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