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评价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12-03吴超刘讯钱长江

高教学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高校

吴超 刘讯 钱长江

摘  要: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入职前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师范专业认证的必查项目,教育实习评价是对整个教育实习活动给予的价值判断与评估,是对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实习指导提供依据、为教育实习教学提供参考与指导,也是检验教育实习成效的有效途径,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构建从学生实习全过程、各阶段对学生实习进行全面评价的模式并进行了线上线下实践应用,希望可以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评价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实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4-0053-05

Abstract: Education practice is a required course before normal students, is an essential important link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is also a must check project of norm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education practice evaluation is the value of judgment and evaluation, 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practice. The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s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nternship from the whole process of student internship and applied online and offline practice, 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al internship evaluation and reform of norm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Keywords: university; normal major; educational practice; internship evaluation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其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入职前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得到进一步强调,自然也是师范专业认证的必查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果,关系到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也关系着教育体系的教育水平,不可轻视。

2018年9月,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再次重申要“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监督指导,实习后有考核评价”。教育實习评价是教育实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整个教育实习活动给予的价值判断与评估,是检查实习是否达标的有效途径[1]。教育实习评价既是检验教育实习效果的主要尺度,也是提高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模式,以评促学,然而,在既定的评价机制中,我国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教育实习评价普遍存在着评价内容偏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2]。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教育实习,从而真正起到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的目的,一直是一个难题[3]。构建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机制是高师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4]。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习评价模式与实践为例,就教育实习有效评价做新的尝试和探讨。

一、教育实习评价模式的构建

学校高度重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开展,于2018年4月26日发布《关于印发<贵州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标志着贵州师范学院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在该方案的指导下,总结多年教育实习开展经验,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习管理及评价方面做了创新和实践。

(一)生物科学专业已开展教育实习基本情况(见表1)

(二)细化任务,明确教育实习评价内容

整个教育实习环节,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对师范专业学生培养“一践行、三学会”的总要求,将需要完成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实习报告三个主要方面的实习内容进行具体任务划分,每项任务对学生能力锻炼侧重不同。

1. 教学实习

(1)实习前培训:要求每个学生在正式进行实习前必须参与实习前培训、试教,由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教案(详案)、教学设计、说课、讲课、评课进行指导,学生进行专项针对性训练,指导教师审查过关后,方可正式上讲台试讲,对学生的讲课、说课等进行具体任务要求,再由学院组织导师小组进行实习前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再允许到实习单位开展正式实习。

(2)实习期间:实习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即形成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实习生听取实习学校教师上课,并作好听课记录,反思自己教学方法和技能。明确实习任务,比如需完成的任务主要有:听课时数不得少于50节课;上课时间不得少于15课时;完整撰写至少10篇教学设计;至少15篇教案;至少2节实验教学课;至少录一次10~15min的课程教学录像;作业全批全改,认真写好评语,批改作业300份以上;进行15次以上个别或集体的学习辅导;参与或独立组织及指导2次以上生物课外活动;系统参加1次生物科学测试工作(命题、监考、评卷、分析等);每月至少提交1份实习简报;参与实习学校教研活动。

2. 班主任工作实习

(1)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至少担任(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提交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各1份。

(2)实习生应尽快熟悉实习班级学生的有关情况,至少提交班级活动反思或育人实践反思1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实施的总结材料1份。

(3)实习生实习期间要求担任值日、值周班主任,负责主持本班的日常班务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作息管理制度。

(4)主持或参与主题班会2次以上,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或课外活动设计各1份。重点辅导、教育两至三名学生。如条件允许,由原班主任带领进行一到两次家访。

3. 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结束时,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调查、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得失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教育实习报告。

(三)构建全过程的教育实习评价模式

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构建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习产出为导向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全过程教育实习评价模式。一是包含了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阶段的全程评价,各阶段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二是将实习单位成绩按比例计入总成绩,该成绩由学生实习单位安排的指导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评定。三是在实习成绩评定前,要求实习指导老师组织所指导的实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和指导,对学生的实习得失、实习表现及个人发展等进行评价和指导。四是实习成绩评定及评优时,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回避,不参与评分,这样学生会得到除指导老师之外的其他老师的点评和指导,实现成绩评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给学生提供学习进步的机会,既是实习成绩评定,又是教育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机会。五是加大了对学生实习成果(产出)的评价比重。对生物科学专业,作为师范生,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更重要的是考察通过实习有没有达到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教育教学能力,把试讲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水平展示出来。六是实习评优时加大一线人员比例,生物科学专业评优评委均为一线生物教学名师,以中学一线教师能力要求进行评价,优秀不优秀由一线教学名师来评判,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实现学生实习结束后的再锻炼、再教育、再学习、再提升。评价时,根据实习内容并结合学生在实习前培训、实习过程表现、实习材料的填写、实习汇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考评模式。

1. 总成绩构成

实习总成绩=实习前培训成绩(30%)+实习单位建议成绩(40%)+实习总结与汇报成绩(30%)

2. 评价标准(见表2)

二、教育实习评价模式的实践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习评价模式,在总结前些年实习评价经验基础上,在2015级、2016级、2017级(分别为2019届、2020届和2021届毕业生)实习评价时不断优化和完善。2015级(2019届)实习评价全部采用“线下”现场进行;而在2016级(2020届),因抗击新冠疫情不得已而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却也巧合地使该实习评价模式得以在线上、线下两种途径进行运用实践;2017级(2021届)则采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一)健全实习领导小组,保障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高度重视并支持学生实习工作,组建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学法老师、实习管理员、辅导员、学院纪检委员、督导组成员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分工明确,齐心协作,保障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二)扎实开展实习前培训

在学生外出实习前一个学期(即大三下学期),学院邀请中学一线优秀教师到校为即将实习学生做专题讲座,涉及教案、教学设计、讲课、说课、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师职业发展等相关专题,开展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要求、实习安排及需完成的任务清单。对校内实习前试讲工作进行安排,在规定时间内,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组织所指导的实习生进行实习前试讲、训练,同时完成实习前试讲成绩评定。

(三)实习过程管理与监督

为使实习过程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让学生真实习、有收获,学生正式实习前,学院与学生签订《校外实习实践责任书》《校外实习实践承诺书》,其中对师范生实习明确要求“听课不少于50节、上课不少于15节、至少提供1次不少于15min的教学录像”等实习任务和引导;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实习组每月撰写实习简报,记录实习过程,汇报实习情况。同时要求每位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每月100%回访所指导实习学生,了解学生实习岗位安排、实习任务落实、存在问题和困难等事宜,及时填写并上交《回访指导记录表》。学院还在学生实习期间,分多批次派出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担任组长的实习巡视小组,组员由实习指导老师组成,确保每位实习指导老师到学生实习一线了解、指导。学院督导组进行随机抽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实习指导老师回访指导情况,以免学生外出实习后即处于“放羊”状态。实习基地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实习管理负责人对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予以综合评价,给出实习单位建议成绩,并填写在学生实习手册上。

(四)实习评价

在进行教育实习评价时,制定实习评价实施方案,首先由各实习指导老师组织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组内实习汇报与交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实习成长及不足,指导老师或“导师团”对学生提出指导建议,让学生进一步成长;然后学院统一组织实习成绩评定,由至少3名老师组成实习成绩评定小组,教学委员会成员担任组长,分散实习学生单独一组考核,集中实习学生随机分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分组回避,依据实习评价模式确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实习学生在規定时间内,对自己的实习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所感所悟进行交流,分享得失,限时讲“微课”,并提交实习过程材料;评价过程全面开放,提前公布各评定组开展实习评价时间、地点等信息,学院领导、老师、纪检、督导、其他年级学生均可参与旁听,同时也邀请学校管理部门领导及其他兄弟学院管理老师参加;实习学生交流汇报结束,学院实习成绩评价小组进行分项评分、汇总,同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实习点评。

特殊的2020年,在防控新冠疫情期间,采用“云端汇报、随机分组、导师回避”的方式对2016级实习生进行“云端”实习评价,单组(实习生13人/组,共5组)随时保持60人以上的在线状态,最大在线人数达到130多人,将影响和辐射面最大化,让更多的低年级同学从中受益,他们既是旁听人员,又是“云端”监督员,学生认可比例达100%,得到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好评。

对2017级学生,结合前两届的经验,优化评价环节,实习成绩评定更加注重实效,“产出导向”更明确,更加注重考察学生达到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水平。正式评定时,采用“线下评比、线上直播、随机分组、导师回避”的方式,学生认可比例达100%,得到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好评。

为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习成绩评定后,进行差额推优评优。评优时,全部聘请中学一线生物教学名师担任评委,优秀不优秀由一线教学名师来评判,同时通过“线上”直播,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和学习,除了推优,更重要的是各位评委从不同的角度对参评学生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评优推优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更多学生的内生动力,也是对已经结束实习学生的一次再锻炼、再教育、再学习、再提升,实习虽结束,教育未止步。

(五)学生对实习评价的反馈

实习成绩评价结束后,学院通过问卷星向参与评价的2016级、2017级实习生发布实习成绩评价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统计(部分)结果如表3。

三、总结与思考

《办法》为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提出了要求,指明了“一践行、三学会”的培养路径,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师范专业学生基本教学技能和综合教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5]。教育实习评价是对整个教育实习活动给予的价值判断与评估,是检验教育实习成效的有效途径,具有总结过去、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也是树立教育实习风气的重要契机,引导学生实习成长,促进学生实习质量提高,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实习评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实习以定性评价为主,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带队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终结性评价。这种实习评价方式强调的是结果,忽略了对实习过程的记录[2]。教育实习评价重形式轻实质,主观随意性较强,对实习生的评价多为由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最后的实习报告进行打分[3]。这类教育实习评价方式不够科学,过于粗放。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将学生实习全过程各环节按比例纳入实习评价体系,多方参与实习评价及监督,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评价方式和标准的创新,形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公平性”教育实习评价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认真实习,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较好的教育实习示范。

当然,本实习评价模式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有的评价指标仍不够具体、明确;实习前试讲成绩,由于各个老师评判标准差异,学生区分度难以得到较好体现;成绩优良比例偏高等,本实习评价模式,在三年里巧合地经过“线下”“线上”“线下+线上”方式运用,虽然取得较好效果,但仍有不足,将在今后参照《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对教育实习评价进行不断优化,实习管理及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功能互补的特点,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更好地服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6],以满足专业认证“持续改进”要求推动教育实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浩亮,王革,黄景忠,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和设计[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84-88.

[2]邱艳萍,何斯琪.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问题研究[J].教育观察,2019(13):105-107.

[3]赵建华,陈宝旺.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教育实习改革探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2):1-5.

[4]于宁宁.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4X):261-262.

[5]陳新峰,谢海泉.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1):76-77.

[6]左玉,李鹏鸽,高晓丽,等.信息技术在化学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观察,2020(2):38-40.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高校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所产生的影响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