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光而行,成就师生阳光生长
——宁波市曙光中学周建立校长的办学探索

2021-12-02

中小学德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曙光办学中学

◎本刊记者 士 心

宁波市曙光中学创立于1989年,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学校规模日益壮大,现已有东西两个校区共61个班级,近三千名师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办学声誉也日益提升,成为一方名校。

但在2017年周建立调入曙光中学时,学校还是另一番景象:教学设施设备老化,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连续几年中考成绩不佳,学校办学处于低迷状态。

面对如此现状,作为学校新的“舵手”,周建立迫切想要找到学校发展的导航仪。

在办学理念中凝聚学校发展的“光点”

周建立认为,办好一所学校首先要有大局观,就是说,要尽早确立适合本校校情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发展的指针。有了合适的办学理念,学校才能找到自己的办学方向。未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就都能从中找到逻辑起点。”

基于这种理解,周建立开始寻找既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又彰显学校文化精神和办学特色,能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能源的办学路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周建立发现,曙光中学因为建校只有三十多年,相比那些历史悠久的学校,文化底蕴显得薄弱,师生文化自觉意识不强;老师们大都埋头耕耘,没有“抬头看天”,心中缺乏清晰的愿景,只把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优劣的标尺,教学观念传统守旧。同时,优质民办学校发展势头迅猛,又导致优质生源大量流失。

面对如此困境,周建立苦思“破局”之法。

有一天,周建立站在学校长廊上,见金色的曙光洒下来,仿佛给正在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身上涂上了一道金光,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光彩。那一刻,他想起了《诗经》中的句子——“旭日始旦”“如日之升”。他心中顿时一动,萌发了以“曙光”这一意象来引领学校发展的念头。

“曙光”在词典中有两个解释:一是清晨的日光;二是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可以看出,“曙光”这一校名深切表达了老一辈办学人对学校发展的美好寄望。周建立由此想到,这不正是一代代曙光中学人的精神坐标吗?

在此基础上,周建立带领老师们对学校理念特色进一步提炼、打磨,最终确立了“注重全面发展,加强特色教育,让每一位学生眼里有光,心中有光”的办学理念。

就此,周建立解释说:“注重全面发展、加强特色教育既是对人的发展的和谐性和相对完整性的高度关注,又是对个体在性格、能力、爱好、需求等方面特殊性的深切关照。‘眼里有光,心中有光’是‘曙光教育’的重要内涵:‘光’是人类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光’也是心灵的窗口,是人的灵魂之所在。心里有光亮,眼里才会有光亮,才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有了光,生命就会有无穷希望。”

这一办学理念既汲取了老一辈办学人的奋斗精神,又赋予了“曙光”一词以“阳光公正”“温情光明”“积极成长”等新的内涵,成为新时期曙光中学人共同的精神追求。

围绕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开展了“五育融合·向光而行”特色教育,引导师生发现光、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特色发展、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如此外塑“朝气蓬勃”之形象,内修“温暖明亮”之精神,实施“阳光”管理,“温情”育人,“成长”导学,打造“曙光教育”品牌。

曙光中学由此再次扬帆起航,开始了乘风破浪的新的教育征程。

在课堂改革中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亮点”

周建立深知,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教师队伍管理好了,学校办学就成功了一半。所谓涉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要管理好教师队伍,首先了解教师队伍,并躬身入“局”,融入其中。如此学校管理措施才能“知人心”“接地气”,取得理想实效。

来到曙光中学后,周建立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中、晚都会到教学楼和教师办公室去转一转。“听一听,看一看,亲身体验一线教师工作,才能体味他们的苦与乐,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周建立说。

周建立作为一校之长,事务的繁忙可想而知,但不管多忙,他都舍得花时间走进课堂,和老师们一起观课议课。他也很舍得花时间深入教研组,参与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对他来说,每听一次课,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都既是了解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古语云: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周建立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教研一线,与老师们产生思想碰撞、学术交锋,才能发现教育教学的真问题、真症结,进而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教育教学更好地发展。

在一次随堂听课中,周建立发现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却兴致不高,可能压根就没听进去。在后来的教研活动上,当他抛出这个问题,让老师们讨论时,许多老师抱怨是学生不爱学习所致。如何改变这种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周建立开始了思考。

有一天,周建立像往常一样,来到数学教研组参与评选优质课活动。这是一堂有关二次函数内容的课,这堂课从“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三个角度,发现二次函数区别于其他函数的本质特征,又从“对称性”“增减性”“最值”等方面综合复习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们反应热烈,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周建立从这堂课中受到启发,认识到未来社会更需要创新实践者,而创新实践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下学生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多角度发现问题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让这样的课堂走进每一个班级、走进每一个教师的心里去呢?

周建立为此主持召开了一次针对课堂改革的专题会议。在会上他特别指出,现在的课堂教学要完成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转身。之后,曙光中学开始了生动课堂系列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反响一届比一届好。

周建立并不满足于此。从生动课堂系列活动,他又延伸出课改“三进入”行动,即“课改进入学时代”“课改进入微时代”“课改进入E时代”,如此一步步将课改推向深入,从对一堂课的知识测评走向思考力等的综合测评。

当学校的课堂生态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时,周建立又开始着手分层教学的试点工作。

“刚要进行分层教学改革时,有老师说,应试成绩才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本。但在我看来,学生综合能力上去了,成绩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周建立笑着说,“当然出于现实考虑,我决定先不做颠覆性的改变,只开个小切口,做个小实验。”

于是,他在初三年级先召开了一个分层走班动员会议,鼓励老师们主动尝试。开始时,只有两个班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进行了尝试,没想到一年下来效果很好。从此越来越多的班级加入到分层走班的行列中,分层走班在全校范围内渐次铺开。

“这次分层走班教学改革无异于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学校在其中起到了助推作用。从改革中尝到甜头的教师,更愿意在教学创新上动脑筋想办法,整个学校的创造力就被激发出来了。”

仅2020学年,学校教师就共有68人次在各级各类业务评比中获奖,近三年涌现出一大批区骨干教师、市教坛新秀、市区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拔节般提高。

而今,在曙光中学行政楼大厅整面大墙上,有每一位教师从教以来的基本信息,也汇集了他们从教以来最闪亮的时刻。“老教师可以在这面墙上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深深脚印,青年教师可以从这面墙中受到激励和感召,一面墙其实也是学校全体教师的一本成长之书。”周建立说。

从曙光中学的发展历程看,课改犹如一道亮光,照亮了教师们的热情和智慧,打造出了一支充满朝气、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在学生活动中找到生命成长的“燃点”

有一天,周建立听说学校有两个孩子腰间盘突出,其中一个甚至已严重到要动手术的程度。他大吃一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腰间盘突出?一番了解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个毛病早就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让周建立意识到,健康,才是教育的根本。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虽然大家都认同运动能强健体魄,每年学校也都会举办运动会,但周建立发现,校运会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只是旁观者。怎样让运动会成为所有孩子发光出彩的大舞台呢?在与体育组的老师们交流探讨后,这一年的校运会对比赛项目和比赛规则都做了更改,不仅增设了很多项目,还规定个人项目只能选报一项。这样一来,运动会就不再是“个别人”的精彩,更多的孩子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而不只是站在场边为别人鼓掌喝彩。这样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爱上运动,进而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为健康赋能。”周建立说,“我记得那届校运会上有个孩子在拿了400米金牌后,兴高采烈对我说‘做梦都没想到能拿冠军,心里那个甜呀’……”

正是看到运动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周建立提议在秋季运动会外,另外再举办春季趣味运动会,不以成绩为目的,而以“运动、健康、快乐、阳光”为主题,以“趣味”为宗旨。于是,诸如“运转乾坤”“快乐的铅笔”“爬行毛毛虫”“袋鼠跳”等等在校运会中完全不可能出现的“运动”项目相继登场,让师生们兴致盎然。如此变“竞技”为“娱乐”,变“精英展示”为“全员参与”,还动员、邀请老师和家长也参与其中,让孩子们在感受运动的快乐中激发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家长们对此交口称赞。

趣味运动会后,一位初三的孩子在校报上发表文章说:“跳长绳比赛让我意识到我们是一个集体,每一个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在有人被绊倒后,从一开始大家纷纷指责到最后大家互相鼓劲安慰,我们走过了一条长长的路。我想我们都懂了,在一个集体中,我很重要,别人和我一样重要。”

这让周建立意识到,运动会带来的不仅是快乐,它还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灯——一个运动项目其实就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这让他想起了洛克的名言“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当孩子身体健康、朝气蓬勃,他们的心灵才能拥有健康发展的底色。

为此,他召集校领导班子召开健康教育专题讨论会,经反复斟酌,结合学校实际,最终确定以“健康教育”为杠杆、举办健康教育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体系”,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为了给健康教育赋予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周建立提出:健康教育节的宗旨应是“给生命以无限精彩”,要融德育、智育、美育、劳动实践为一体。于是,学校第十七届健康教育节从“卫生习惯我谨记”“应急救护我须知”“美好艺术伴我行”“友爱文明我践行”等四大板块,分健康知识大讲堂、美丽青春蜕变初体验、中外名画cosplay、三独比赛、爱心义卖、“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签名仪式、消防安全演习、救护常识课堂等八个项目展开,内容比往届更加充实,时间跨度也创历史之最。

在周建立看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意识是高尚道德的组成部分。“我们把卫生习惯的培养作为德育的一项内容,通过健康教育节中‘卫生习惯我谨记’这一板块,不仅让学生汲取健康知识,也提升了他们作为未来世界公民的素养,为其一生的健康生活奠基。”

基于这样的定位,学校健康教育节年年花样翻新,届届有新热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如“中外名画cosplay”活动,学生参与度就很高,有学生身裹浴袍头戴王冠扮演画中的“李白”,有学生用奶勺做烟斗演绎《梵高自画像》中的梵高,更有趣的是有男孩男扮女装反串出演“戴珍珠耳环的女孩”……

周建立感慨说:“孩子们的创意让人惊叹。可见,只要搭建合适平台,就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活动项目既‘趣’且‘潮’,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救护常识课堂在健康教育节上几经打磨,已成为学校特色课程,并成为区精品课程。“这是意外的收获。我们没想到,健康教育节上的一个项目,最终推动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可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找到合适的燃点,就能照亮学校办学发展的天空。”

向光而行,照亮自己,也成就别人,在周建立的带领下,曙光中学在教育路上走出了一条“阳光之路”……

猜你喜欢

曙光办学中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兴业路的曙光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杨曙光作品
曙光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