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实证研究

2021-09-08何丽芬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移情跨文化学习者

何丽芬

(川北医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 南充 637000)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习者摆脱自身本土文化束缚,打破本土文化认知结构框架,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与他国文化主体进行无障碍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尊重他国文化能力、文化批判能力、移情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容忍能力等。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学习者缺乏移情能力,就无法理解他国文化,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

一、文化移情能力

所谓文化移情能力,何自然从交际功能视角认为文化移情能力是交际双方具有能站在对方角度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1]郑义则从行为转换视角认为文化移情能力是交际主体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架模式,自觉转换文化立场,感知另一种文化的能力。[2]高永晨认为文化移情能力是学习者知行统一的能力,[3]知是行的思想指引与前提条件,行是知的结果与外在表现,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知行统一过程中,高永晨分析说话者经历了心理体验、感情位移以及认知转换三个过程。[4]

综上,本文认为文化移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主体有意识地走出自身文化框架,对另一文化主体情绪做出正确的反馈并能顺利实现认知转换的能力。主要包括认知移情能力、文化情感位移能力以及认知转换能力。认知移情能力是指文化主体积极主动的移情态度,是文化移情的先决条件与基础;文化情感位移能力主要指文化主体对他国文化主体情绪做出正确反馈与反应的能力,是一种内在能力;认知转换能力是指文化主体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目前,学界主要从理论视角对文化移情分类、文化移情过程以及文化移情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5-8]而对文化移情能力的实证研究寥寥无几。本研究从实证视角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参照高永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框架,[9]以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家庭文化等7个文化主题为依托,从认知移情能力、文化情感位移能力和认知转换能力三个维度设计了《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量表》,并通过预测,达到本量表理想的信度与效度。

1.文化主题。在选取文化主题方面,研究者根据文化分类提供了饮食文化、社交规则、教育等20个文化主题,通过对100名学习者随机调查,把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7个文化主题作为研究内容,其中:饮食文化(86人次)、礼仪文化(75人次)、家庭文化(72人次)、表扬文化(65人次)、隐私文化(61人次)、同事文化(54人次)、朋友关系(52人次)。

2.受试者。随机选取川北医学院学生485名,大一160名,大二162名,大三163名。发放问卷485份,收回有效问卷480份,回收率98.9%。其中,男生212名,女生268名。

3.研究内容。本调查旨在研究不同维度、不同主题、不同性别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差异,围绕此目标,主要回答三个问题:(1)文化移情能力的三个维度:认知移情能力、文化情感位移能力和认知转换能力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2)不同文化主题的文化移情能力有何差异?(3)不同性别的文化移情能力有何差异?

4.问卷设计与访谈。本研究问卷量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试者信息,包括学校、年级以及性别;第二部分为文化移情能力变量,共计21个小题。所有小题均采用五级量表评定:“非常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不确定”“基本同意”和“非常同意”。该问卷再测信度为0.77(p<0.01),同时经专家评判,内容效度较高。访谈主要围绕本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展开,采用提问与录音的方式,分析文化主体的文化移情能力,其目的主要用于进一步解释实证研究的结果。

5.数据收集与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1.文化移情能力三个维度的差异

学习者文化移情维度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认知移情、文化情感位移以及认知转换的相关性

从表1看出,学习者的认知移情能力、文化情感位移能力以及认知转换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三维度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有效地构成了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

从表2看出,(1)文化认知移情能力优于文化情感位移能力,这表明英语教学更注重文化知识积累而忽略文化知识实践运用,使得英语学习者经过长时间学习,仍处于语言文化知识积累阶段,无法在真实环境中完成交际。(2)认知转换能力优于文化情感位移能力,表明英语教学注重教学的外显活动而忽略学习者内在情感活动的变化。当学习者外显行为与内在情感不一致时就可能会阻碍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表2 认知移情、文化情感位移以及认知转换的差异性

2.不同文化主题中的移情能力差异

表3 学习者在文化主题中的移情能力差异

续表3

表3数据显示学习者移情能力在礼仪文化、同事文化以及隐私文化方面低于其余主题,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尽管学习者外显行为是可以通过意志与意识来改变,但其内在真实情感却难以更改,从而阻碍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同时,笔者通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验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英语》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英语应用型综合教程》等教材的分析,发现礼仪文化、隐私文化、同事文化主题十分欠缺。这也是造成学生移情能力不协调的重要原因。

3.不同性别的文化移情能力差异

表4数据表明:男生移情能力的三个维度均低于女生,并且具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首先,社会因素。学习者会受到自我印象的影响,即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受到自身或别人对其学习能力评价的影响。女生更注重他人评价,因而其学习态度更积极,学习动机更主动,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心理以及智力差异。在知觉方式上,女生的左脑发育优先于男生,因而,女生在语言认知、语言表达、识记能力等方面强于男生。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综上可知,学习者在文化移情三维度中文化情感位移能力最弱;在不同文化主题方面,礼仪、同事以及隐私文化主题的文化移情能力低于其他文化主题;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的文化移情能力明显低于女生。基于此,本文给出以下措施以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移情能力。

(一)提高文化情感位移能力,促进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三维度协调发展

1.提升道德修养。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善,即要有关爱他者的道德追求;西方文化强调超我,即超越自我本身,关注他人。可见,中西方文化在道德修养最高层次方面的核心内容是相通的,即强调人人平等与博爱,主张不同文化主体超越本民族文化束缚,这对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增强文化敏感性。文化敏感性是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它能帮助学习者在新文化背景下去收集与处理信息、作出判断以及采取措施,从而适应新环境。所以,学习者应接纳不同文化习俗,缩短人际交往距离;充分学习与了解不同民族与地区的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同时,学习者应善于觉察他人的情感需要,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顺利完成交际。

3.创设文化移情实践活动。在课内与课外活动中,教师可融入经典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让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有真实直观的感受。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课前任务。教师围绕同一文化主题,设计2~3个相关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2)情景训练。各小组通过表演、汇报、辩论等不同形式展示所收集信息。如在个人意愿表达主题方面,学习者通过课前信息收集,发现中国人倾向委婉拒绝而西方人倾向直接拒绝。在课堂活动中,各小组用不同方式演绎中西文化的拒绝情景,不仅能拓展学习者目的语文化知识,也能帮助他们克服固有的文化思维定势与偏见,形成较为合理的文化移情方式。(3)巩固训练。当学习者积累了一定目的语文化知识后,教师可依托相关影视、文学作品等场景对本单元所呈现的文化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其准确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引导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体会文学或影视作品所传达的思想与情感。(4)课外训练。学校可以开设日常校园英语活动,如每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让学习者在课外有机会运用英语;也可举办校园英语节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戏剧小品、英语文化讲座等系列活动,还可开展英语社会实践活动,如海外带薪学习、海外旅游团导游或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座等,为学习者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与掌握目的语文化。

(二)对比分析中西传统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1.增加礼仪文化、隐私文化、同事文化主题的教学内容。英语教材不仅应选择英美文化相关的礼仪、隐私与同事文化主题内容,也应涉及典型的中国文化内容,更应将二者进行对比介绍,让学习者在礼仪、隐私以及同事文化方面更明确地认识中西文化差异,促进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2.平衡不同题材的文化内容。在选择礼仪、隐私、同事文化主题时,英语教材应注意语篇题材的平衡。通过说明文题材,让学习者对文化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议论文题材,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通过文化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将所学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有利于文化实践知识的积累。

3.循序渐进展开文化主题教学。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主题教学内容也可如此:低年级阶段应注重文化主题内容的输入与介绍;中年级阶段应注重文化思维差异的训练,培养思辨能力;高年级阶段应注重文化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文化主题教学活动,逐步培养与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移情能力,帮助其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

(三)提高男生的文化移情能力,缩小不同性别的文化移情能力差距

1.纠正男女差别意识,树立英语学习信心。自信心不足会导致英语学习效果欠佳,从而导致男生的英语文化移情能力明显滞后于女生。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学习者打破英语学习“阴盛阳衰”的偏见与惯例,努力营造一种无性别偏见的学习环境。同时,英语教师可以挖掘男女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点,平衡二者之间关系,让男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2.平衡不同思维训练。男女生思维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女生较为感性,擅长直观思维;男生较为理性,擅长抽象思维。对女生而言,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朗读、话剧等活动展示她们的才华与风采,也可通过文学作品的选读,培养她们的英语思维方式。对男生而言,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辩论、英语采访、游戏竞赛等方式培养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发现英语学习乐趣,树立英语学习信心。

3.丰富教材内容。现有英语教材所选感性内容多于理性内容,内容涉及音乐、文学作品、影视、语言、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英语教材应平衡男女生兴趣与思维差异,融入科技、自然等主题内容,激发男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文化移情能力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移情跨文化学习者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主体的突围
——论移情行为中两种现象的区分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