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
——基于东中西部地级市面板数据的比较

2021-09-08张桂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差距城乡基础设施

张桂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我国研究者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运输成本的降低,促进市场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1-4]而《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有可能加剧区域间不平衡,减贫效果不显著。Banerjee 等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吸引大量农村户口向城市集聚,仍然留在农村的居民甚至更加贫困。[5]基于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出的复杂关系,本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以我国250个地级城市2007—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验证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效应,以期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借鉴。

一、模型构建、变量选择

1.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与新经济地理理论,考虑到经济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参考陈强、张学良研究成果,[6-7]构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关联的空间计量模型。公式如下:

μit=λwμit+υit

其中,i,j表示不同城市,Wi,j为250*250阶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参考王守坤[8]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表示方法,Wi,j用i、j两个城市人均GDP差值的倒数表示,N是城市个数。θ、ρ、λ为空间效应系数。当ρ=0,λ=0为空间自回归模型,系数θ代表第j城市的相邻区域对i城市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当ρ=0为空间自相关模型,系数θ代表了其他城市的解释变量对第i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当λ=0为空间杜宾模型。ρ=0,θ=0模型为空间误差模型,λ为其他城市没有纳入到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对i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程度。

2.变量的选取

在变量数据处理方面,为了减少异方差,使数据更符合正态分布,除了比例和高铁数据,其他均对数值取对数。主要包括:(1)城乡收入差距: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说明该城乡收入差距越大。(2)公路运输:用公路里程取对数表示,值越大,说明公路运输发展越好。(3)铁路运输:用我国铁路开通时间来表示,开通为1,没开通为0。(4)物流发展水平:用仓储邮政业产值取对数表示,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的交通基础完善程度。(5)市场开放程度:市场开放程度与市场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居民收入差距,用fdi与GDP比例来表示。(6)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有紧密关系,用城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表示。(7)产业结构:用第一产业加上第二产业的2倍加上第三产业3倍总和来表示。产业发展水平与生产要素效率和劳动者收入相关,影响城乡收入差距。(8)政府政策: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再分配情况。用城市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例来表示。(9)金融发展水平: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城乡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以存贷款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

3.样本的选取

城乡收入数据及各变量数据均来自2007—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城市的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删除数据不完整的样本,重点考察我国250个城市,其中东部83个,中部79个,西部88个。

二、实证结果分析

1.模型选择

利用软件stata15.0计算和检验。首先对模型进行简单的面板回归,随后加入空间模型,发现空间效应系数显著拒绝原假设。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均拒绝随机效应原假设,所以,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差距影响的空间回归比较适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LR检验和Wald检验,不同区域样本都采用SDM、SAR、SAC、SEM等模型进行回归并稳键性检验,发现全国、中部、西部数据检验结果拒绝存在空间滞后结果原假设,说明比较适用SAR模型。从模型检验结果、模型回归拟合性、系数显著性、BIC、AIC等指标综合分析,直接给出每个区域较适合模型的实证结果(如表1所示)。为了便于比较,同时给出普通模型估算结果。

表1 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差距空间效应检验

2.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检验

从表1可知,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城乡收入差异的空间效应系数均显著性为正,意味着相邻区域的城乡收入差异呈正向溢出效应,临近城市城乡收入差异的缩小,有利于本城市城乡差异的改善。从普通面板回归与空间模型回归系数大小来看,普通模型系数大于空间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说明简单的回归有放大基础设施及各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强度的可能。考虑地理空间效应后,理论模型分析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异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减缓了城乡收入的不平等。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异。从全国来看,公路运输对城乡差异缩小的贡献率最高,公路运输里程增加1%,缩小城乡差异0.07%。公路运输是农村地区最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能有效提高农村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同时,公路运输有利于城市地区竞争优势的提升,吸引更多的资源。从验证结果可以看出,公路运输对农村收入作用程度超过城市。

铁路网络的发展,缩小了城乡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有利于相对落后地区进一步链接到较发达地区,使较发达地区向周边区域扩散,提高了劳动力流动效率,推动了城乡一体化。

物流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基本上有较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提高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生产资料等要素高效流通,提高地区生产效率,从总体上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反向关系,说明财政支出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可见,政府再分配政策和促进农村发展政策起到预期效果。

金融发展水平与对城乡收入差距关联系数为正,表明金融发展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可能是我国金融发展多集中于城市,而在落后地区,金融信贷和金融政策落地实施有限,导致金融发展对落后地区人群收入影响较小。这与我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相符。

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产业结构较高的区域一般是较发达地区,有效促进发达区域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对收入提升相对较小,加剧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增加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农村子女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和家乡,把所学知识带回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3.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收入差异影响的区域对比分析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过溢出程度不一样,由强到弱依次为全国>东部>西部>中部区域。可以看出,如果区域经济差异比较大,其空间溢出效应更明显。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差异影响程度由强即弱为中部>西部>东部>全国。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处于大力发展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作用更加突出,对农村经济促进作用大于城市经济,总体上表现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异。应注意到,西部地区公路运输加强了城乡贫富差距程度。但其影响系数较少,有可能模型中数据来自2007—2017年期间,西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公路运输是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先普及到比较发达的城市区域,使得更多资源和劳动力先在城市区域集聚,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收入,拉开了城乡收入差距。随着西部大开发,公路运输网络完善,西部贫富差距得到有效缓解。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有效吸收了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增加他们收入,减少了贫富差距。

市场开放程度扩大了东部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开放程度对中部、西部发展效应还没体现出来。

劳动力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明显区域特征。劳动力教育水平整体缩小了全国、中部、西部城乡差异,却拉大了东部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东部城市发展快,教育资源集中于大城市,农村相对大城市则少了很多,教育资源的集中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进一步恶化城乡差距。

4.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收入差异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

根据地理空间相关性,公路、铁路、物流、金融发展、政府政策等解释变量不仅直接造成本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引起邻近区域的城乡收入差异的波动。本文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见表2,由于篇幅限制,在此只提供部分结果。

表2 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效应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占总效应比例存在区域差异。中部地区直接效应占总效应比例93%,西部81%,东部71%,全国64%。由直接效应所占比例顺序(中部>西部>东部>全国)可知,空间溢出效应全国最强,中部最弱。说明中部区域城市间流动性不足。有可能中部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比较优势资源相似度比较高,又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部区域集中力量发展本区域的经济。由此可知,空间溢出更容易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程度大的区域间。

公路运输在全国、东部、中部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为负,说明其有利于缩小本地及附近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公路运输在西部地区加剧了本地区域和其他区域的贫富差距,但影响程度比较微弱。铁路运输、物流仓储发展、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区域和附近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程度。

三、结论及建议

基于我国250个城市2007—201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对全国城乡收入差异的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强度依次减弱顺序为:全国>东部>西部>中部,可知中部区域城市间流动性较弱,说明经济发展差异性大的区域空间溢出程度比较强。再者,铁路运输、物流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市场发展水平等显著改善城市城乡收入不协调的现状。公路运输缩小了东部中部区域收入差距。最后,金融发展加剧了城市与农村发展失调的状况。

基于以上实证检验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加强完善中部公路建设,西部地区加强铁路运输的建设,大力发展物流行业,有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再次,中部地区消除地方壁垒,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中部经济共同繁荣。最后,从全国来说,有必要更大范围加大对农村信贷政策和金融制度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惠的金融产品,提高农民金融方面知识,通过金融理念的普及和运用,为农村和农民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猜你喜欢

差距城乡基础设施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