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干姜方剂的组方规律研究

2021-08-19羊燕群张均倡黄秀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成方干姜方剂

胡 芬 羊燕群 张均倡 黄秀红

1.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7

干姜是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别名白姜、均姜。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1]。干姜药用价值高,在历代本草《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经疏》等均有记载。干姜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临床用药中。干姜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极具研究价值,值得深入开发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为《中药成方制剂》收录的中成药有4000多种,其不仅规范了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也代表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的主流[2]。本研究旨在对含有干姜的成方制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索其组方规律,为临床医生提供直观的用药规律,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筛选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出含干姜的131首方剂。

1.2 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5)软件相应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应用“统计报表”中“方剂统计”功能,对“中医疾病”“证候”“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数据分析”中“方剂分析”功能,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统计分析

2.1.1 含干姜方剂中医疾病统计 131 首含有干姜的成方制剂,应用“频次统计”,分析得出主治疾病62种,使用频率较高(频率≥5)的有17种疾病,见表1。含干姜的成方制剂主治疾病为痹病、腹痛、跌打损伤、腹泻、咳嗽、胃痛等。

表1 含干姜的成方制剂主治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2.1.2 含干姜方剂证侯分析 131首含干姜的成方制剂中,涉及57种证候类型,频次较高(频次≥4)的证型9种,见表2。从涉及的证型来看,干姜主要用于风寒湿凝滞筋骨、伤损筋骨、脾胃阳虚、气血两虚、风寒袭肺证等。

表2 含干姜的成方制剂证侯用药规律分析

2.1.3 含干姜方剂的常用药物频次分析 131首含干姜的成方制剂中,共涉及431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较高(频次≥25)有15味药物。见表3。可见,干姜常与当归、川芎类活血化瘀,以及陈皮、白术类健脾燥湿之品搭配使用。131首含干姜的方剂涉及证侯多跟风寒凝滞、脾胃阳虚有关,和干姜连用的高频次药物多数有温阳化瘀、健脾和胃的功效。

表3 含干姜常用药物使用频次

2.2 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

2.2.1 含干姜方剂中核心用药组合分析 应用“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采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含干姜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20%(即该数据出现频次至少占总处方数20%)得到的常用药物组合17组,出现的频次最高的药对是“干姜-甘草”,其次是“当归-干姜”,见表4。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药成方制剂》中“干姜”常与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陈皮等配伍使用。当支持度为25%时,得到的核心药物组合为7组;当支持度继续增加为30%时,得到的核心药组合为4组。由此可见,当支持度增加后,核心药物组合越凸显。如图1所示。

表4 含干姜方剂常用药对及组合频次

续表4

2.2.2 含干姜方剂核心药物组合深度分析 分析含干姜常用药物组合之后,进而深入分析表4中代表性药物组合的用药规律。通过纵横比较,得出干姜常与补血活血药联用,如“干姜-当归”,如图2所示;干姜与补气健脾药联用,如“干姜-白术”,如图3所示。比较分析各网络图,通过横向比较可看出,当支持度较低时,该药对药物组合的用药情况可全面展示出来;当支持度不断增加后,该药对的核心药物组合也逐渐清晰地展示出来。通过纵向比较可看出,当支持度较低时,各药对药物有较多的组合,外围药物有较大差别;当支持度50%时,两组药对核心组合都含有“干姜”和“甘草”,这时药物间的共性随即凸显出来,但是功效发挥的方向却不相同。《本草纲目》有言:“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干姜、甘草与当归同用,温经止痛的作用更强,而干姜、甘草与白术同用,温阳健脾的作用更明显。

A.支持度20% B.支持度25% C.支持度30%图1 含有干姜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A.支持度45% B.支持度50% C.支持度51%图2 含“干姜-当归”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A.支持度35% B.支持度40% C.支持度50%图3 含“干姜-白术”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2.2.3 含干姜方剂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选取干姜治疗的常见疾病(痹病和腹痛)进行用药规律对比分析。治疗痹病30首,涉及235味中药,当将支持度设置为50%~57%之间时,干姜常搭配白芷、当归、川芎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类药物,如图4所示。治疗腹痛23首,涉及96味中药,当将支持度设置为43%时,可以看出而治疗腹痛时,干姜搭配甘草、白术、党参等药物,以甘草干姜汤为底方随证加减,如图5所示。通过对比分析,干姜搭配不同的药物,治疗不同疾病的使用规律各异。

A.支持度50% B.支持度53% C.支持度57%图4 含干姜方剂治疗痹病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A.支持度30% B.支持度35% C.支持度43%图5 含干姜方剂治疗腹痛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3 讨论

干姜作为临床常用的温里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目前认为《黄帝内经》是最早记载姜的药用价值的古籍,《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了干姜的性味功效:“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首次将干姜和生姜区分用药的是《名医别录》。众所周知,仲景喜用干姜,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含干姜的方有39首。现代研究[3]发现,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由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三类化合物组成,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抗炎、解热、镇痛、抑菌作用、增强胃功能、镇吐等。有研究[4]表明,干姜对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显著效用。干姜有多重药理活性,基于其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近年来多用于风寒湿痹、风寒水饮、脾胃阳虚类疾病治疗。

本研究表明,干姜的临床应用较广。131首含干姜的成方制剂中,涉及62种中医疾病,57种证候类型。其组成的方剂共涉及431味中药,干姜常与当归、川芎类活血化瘀之品以及陈皮、白术类健脾燥湿之品搭配使用。涉及证侯多与风寒凝滞、脾胃阳虚有关,和干姜连用的高频次药物多数有温阳化瘀、健脾和胃的功效。含干姜方剂的核心用药组合中“干姜-甘草”药对出现的频次最高,这与仲景用干姜时常与甘草联用的理念高度契合,其目的是为了利用甘草之甘平制干姜之辛热,使温中祛寒而不耗伤营阴[5]。甘草干姜汤作为仲景之经方,方简力宏,现在主要用于治疗咳嗽、遗尿、肺癌、眩晕、胃痛、过敏性鼻炎等方面的疾病,实验研究[6]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扶正、化痰、抗肿瘤、抗炎、止咳和抗变态反应作用。甘草干姜汤随证加减用药,其治疗的作用更为广泛,如加附子为著名的四逆汤,加人参和白术则是理中汤,加茯苓白术即为甘姜苓术汤。

本研究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进行深入分析,干姜与补血活血药同用,如“干姜-当归”,见图2,当支持度为51%时,为生化汤(组成: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炭、甘草)的底方。其中当归和川芎可养血活血、行气化瘀;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适用于经期小腹冷痛、产后子宫收缩痛等妇产科多种疾病。干姜与补气健脾药联用,如“干姜-白术”见图3,当支持度为50%时,恰为理中汤(组成:干姜、党参、白术、甘草)的组方,现代多用党参替代原方中的人参。理中汤方中干姜温中散寒,党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治疗脾胃虚寒、寒湿内盛等消化系统疾病。理中汤以干姜为君药,不仅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而且能治疗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其作用发挥主要是由于干姜走上焦引诸药上行,再配合诸药,故能达到显著效果[7]。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干姜在不同药对中功效发挥方向不同。因此,研究干姜功效发挥方向,能提高配伍规律理论对临床的指导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又能控制复方朝预定功效方向发挥作用[5]。

另外,选取干姜常用疾病(痹病和腹痛)分析用药规律。在治疗痹病中,干姜常搭配白芷、当归、川芎等药物。而治疗腹痛时,干姜搭配甘草、白术、党参等药物,以甘草干姜汤为底方随证加减。由此可以看出,干姜搭配不同的药物,其治疗目的也不相同。由此可见,药物组合的研究非常重要,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多功效药物用药规律研究中较为适用。

对于干姜的使用,准确把握疾病脉证的同时,应结合其药性及配伍特点,处方遣药,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果[8]。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干姜方剂的组方规律,通过纵横对比,展示干姜在治疗疾病的搭配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直观的用药规律,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成方干姜方剂
戴成方:谱写感人肺腑的海外赤子之歌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正确的选择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