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基于丽水学院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

2021-07-28赵建平徐军强

丽水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丽水中职职业

赵建平,徐军强

(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一、引言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紧密衔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简称“中高职自考衔接”),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对于构建开放、灵活、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着较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目前,浙江省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主要有“3+1”“3+2”等类型,多年的实施反映出以下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把握。由于“中高职自考衔接”的培养目标不像中职和高职教育目标那样明确,以致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体系,造成培养规格模糊不清。二是课程体系衔接不够合理。中高职教育课程与自考课程存在的割裂现象导致课程衔接混乱,从而未能很好地开展分层有序的教学活动,教学计划不够科学。三是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因受应试理念影响,教师较难实施讨论式、参与式、项目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四是学习管理效果差。全日制自考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欠缺,行为较为懒散,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五是职业能力不足。由于过分偏重自考课程学习,缺乏相关的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六是自考衔接管理创新不足。在中高职衔接自考中,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行政部门、自考机构等单位之间未能充分沟通和协同,学生的收费标准、学籍注册、学业年限、教学质量等管理很难规范和监控。尤其是教学质量等方面难以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同时,教学内容不够准确,素质教育和通识课程薄弱。

为了实现中高职自考衔接一体化,需要对整个教育架构进行全新改革,充分发挥教学共同体的作用,围绕专业课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协同培养人才。

二、丽水学院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5〕16号)明确要求以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使学生有多样化选择、多路径发展。丽水学院在这一精神的指示下,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创新实施“2+2”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

“2+2”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合理安排2年中职、2年高职的学习,以自学考试衔接中职、高职教育环节,打通中高职自学的学历提升模式。即在2+2的中高职教育阶段,通过自学考试,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进行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开始学习自考大专层次的计划课程,在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并通过自学考试后获得自考大专文凭的中高职自考衔接方式。

1.自考衔接中高职专业课程

中高职衔接是围绕着专业课程展开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中、高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阶梯性、递进性,突出中、高职教育衔接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课程要求。课程分五大模块:自学考试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文化体验课程、实践实训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这五大模块有效衔接中、高职课程,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率。在教学设计上着眼于培养学生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不同的发展空间,体现岗位及发展需求。

2.“立交式”人才培养的衔接方式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施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以及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1]。探索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与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结合方式,在中高职课程中嵌入自考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形成“课程立交”;打破全日制教育与成人自考学习之间的障碍;利用校内外名师、专家和工程师的协同培养,构造“师资立交”,打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实行专业教学、自主学习、企业实践和网络考试相结合的“教学立交”,打破教育过程管理与考核的制约。实施2+2自考衔接模式,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满足多样化人才成长的需求。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队伍、考试辅导、学习方法、考核方式、实践锻炼等实现多元结合,分层推进,构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3.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教育

“2+2”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是在全日制的中高职教育过程中嵌入自考计划课程,衔接中职和高职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开办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不仅贯通中职和高职教育,同时衔接课程培训、考证辅导、自考提升、素质拓展等内容,实现全日制普职教育与非全日制自考和成人教育的融汇,为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可持续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衔接技能实践教育以促进人才成长。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对于中高职自考衔接的学生,重点放在生产第一线和最基层的山区进行职业体验和实习,从而树立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乡村振兴作贡献。一是建设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各专业学生操作技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科负责实践教学工作。实行校企合作,“双元”育人,面向地方的行业和企业,建设遍布城市和乡镇的校外实践基地,形成了立体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渠道。二是开展层次多样的实践锻炼、创新创业和校园文化活动。实施中职技能型人才和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贯通培养,除了校内课程实训外,大力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主要的形式有职业环境体验、观摩性见习、体验性见习、双导师制、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有“三团“(艺术团、合唱团、舞蹈团)、“二会”(运动会、文艺晚会)、“二结对”(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幼儿)和职业技能大赛、“中高职衔接”实践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合作学校共同举办)等等。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改革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制新。对中高职自考衔接的高职教育进行归口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高职各专业散落在二级学院的问题,对全日制学生、中高职学生、成人类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学生的归属感强,学习积极性高,中高职自考衔接的办学条件得到有力保障,创造性地实施了中高职自考衔接学生和成教本科、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全面渗透和整合。

第二,教学灵。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过程按照“中高职两阶段职业能力分层递进”构建教学架构。在课程设置上强化自考课程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聘请兼职教师和行业专家,优化教师队伍,实施参与式和项目式等高职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引进365网校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考试通过率。为了更好地适应自学考试的时间规律,利用学校资源,创新利用暑假设置短学期,在弹性学习制度中实行模块化的学习。通过课程培训,贯通成人高等教育和自考教育。

第三,学工活。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顺利完成学业通过自学考试,积极创新学生工作体制机制。首先,实现中高职自考学生和全日制学生一体化管理,使学生获得认同感。其次,施行专职班主任制度,向社会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专职班主任,以考试合格率、学生毕业率等为主要指标,进行全过程的学习质量跟踪评价,制订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实现“三全一式”(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全过程的学习跟踪评价。

三、丽水学院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的改革,只有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统领,以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职业教育集团为纽带,以高职和中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和岗位需求为归宿,才能实现教育教学及管理资源配置的最大效应。

1.全面整合职教资源,优化中高职自考衔接的人才培养总体框架

一是在学校有关校地合作的框架内与各县市中职学校开展合作,联合办学,明确权利义务;邀请省考试院、丽水市招考中心、各中职学校的领导,以及继续教育的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办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培养目标,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根据学校资源优势及合作单位的办学特色确定专业,同时实行中职、高职“双带头人”制度,推进教师教学活动与中高职自考衔接有机结合。

二是充分利用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源、设施等优势。包括:专业资源:利用各分院专业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开设相关衔接专业,如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数控技术等;聘请专业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订培养方案;聘请“双师型”教师授课。网络资源:学生从中职升入高职阶段以后,统一编制学号,与全日制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给予他们充分的归属感。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共享学校优质的网络资源。后勤保障资源:挖掘潜能,服务到位。解决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后勤保障问题。时空资源:浙江省自学考试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和10月,根据自考学生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丽水学院教学及后勤服务资源分布特点,在高职阶段创新实行小学期制,突出自考学习、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同时开展模块化学习,推行弹性学习方法。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表1展示了该专业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框架。

表1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自考衔接计划安排表

2.校地充分合作,不断提升中高职自考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

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质量是多元利益主体密切关联、协同互促的过程体现和结果表征[2]。与职业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既有省考试院、丽水市招考中心、中职学校、职教集团等组织单位,又有行业专家。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中、高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阶梯性、递进性,强化学生发展空间的课程要求,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和学历、资格考试的应试课程,使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实现自学考试的最大效率。与行业合作,形成“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沟通”的机制,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以求中高职自考衔接的高度契合。同时,联合行业和企业,实行工学交替合作、实习就业合作,建立校地合作和自考衔接横向贯通的机制。推行全程职业环境体验,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在中职教育重技能的基础上,课程实训活动贯穿始终。开展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使学生获取高含金量文凭的同时具备相应的实用技能。为此学校分别与丽水市幼教集团、义乌新世纪幼教集团、永康贝特科技幼儿园、丽水市旅游局下属旅行社、温州佳庭旅游酒店管理公司、台州聚宝盆公司、丽水聚优百货等教育机构或相关企业签订实践教育协议,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安排学生参加见习或实习,强化学生职业体验,培养职业观念和职业素质,主动接受职业技能实训。

3.优选合作伙伴,保证中高职自考衔接的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对参与合作的中职学校和生源对象设立一定的条件,确保后续发展。为了保证合作关系健康发展,专门制定了《丽水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合作学校的选择条件和责任义务。同时进行对口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在中考阶段,即进行招生咨询,直接深入合作中职学校开展招生活动,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办学规模,采用注册制入学。只有以质量求效益,达到多方共赢,才有利于中高职自考衔接的人才培养。近年来,学生的自考通过率、毕业率及其他各项数据呈大幅提升态势,毕业的学生普遍服务于基层和山区,他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这些事实和成果充分说明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广受认可。作为丽水市唯一的自考助学院校,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合作,促进了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办学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多方共赢,为浙江特别是落后山区的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4.以生为本,强化中高职自考衔接的人才培养工作管理

以分类管理为切入点,针对普通高职学生,建立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互动模式,积极开展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结对帮扶等网格化服务。针对中高职学生特点,探索管理模式。组建专职化管理育人队伍,建立并完善了按考核成效取酬的绩效酬劳制度,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学生工作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的管理水平展开,实施有效的育人模式,在保障社会效益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发展。学生间基本形成了和谐相处、相互促进、合作交融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中高职在校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大幅提升,各项活动的开展、参与和融入,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丽水学院社会办学赢得了声誉和口碑。通过富有成效的课程设计和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职业道德良好、专业思想稳固,且具有乐观向上、勇于拼搏的个性特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整个学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创新活动指导,依托大学生创业园等,动员一切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尽自己的力量。学生具有服务地方的浓厚意识和本领,同时更有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不仅实现了中职、高职的自考衔接,更是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相衔接。同时在原有高职、五年一贯制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探索更多专业通过中高职自考衔接提升其发展的可能性。

四、丽水学院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效与价值

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优化类型定位的基础上,重在育人、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中高职衔接方式是新的趋势。丽水学院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的创新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质量效益

中职学生进入对口专业的高职院校学习,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上实现了从初级应用型人才向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转变[3]。推进中高职自考衔接新模式后,学生自考通过率、毕业率成绩显著提高。自考通过率近95%,其他数据也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率高,中职学校认可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单位合作办学的意愿强烈,合作的范围已经走出丽水,面向全省。如义乌新世纪幼儿园、永康贝特科技幼儿园等幼教集团,都对学前教育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吃苦精神、职业技能等称赞有加,质量效益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高度评价。几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种奖励70余项。《浙江教育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中高职自考衔接的培养质量,浙江省考试院也充分肯定其办学成果。

2.社会效益

首先,缓解了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学生顺利完成2年中职教育和2年高职教育后,即可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凭,比普通高职教育提前2年,比3+2或5年一贯制提前1年。其次,收费低廉加上时间缩短,学生求学成本低,符合丽水山区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试点至今,共有5 000左右的注册学生获得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职业人才。如来自云和中职校的项同学入选了第二届“全国励志成长优秀学生典型”,被称为最美“云和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精神得到了多家职教集团的高度评价。

3.经济效益

中高职自考衔接项目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为学校创收的同时,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为加快中高职自考衔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多方共赢

职业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是中高职衔接变革与发展的基本动因[4]。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合作,一方面达到了学生满意、学校积极、家长高兴、行业欢迎、社会肯定的效果,促进了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办学事业发展;一方面也有利于与地方单位的进一步合作,加强了与兄弟院校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络,不断推动改革创新。

5.可推广

作为浙江省中高职自考衔接的试点,丽水学院的探索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功范例和教育改革实践的鲜明样本,实现了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全日制教育的有机结合。省内外高等院校多次来校参观交流,多次获得浙江省考试院领导、主考院校专家高度的评价,为全省乃至全国类似学校提供了典型的借鉴价值。

中高职自考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多地体现在专业素养的提升、高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一体化多样化等方面。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通过政府主导、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国家、学校、行业、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教育公平,对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实施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丽水中职职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丽水古堰画乡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