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1-06-11邱玲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肝癌协作疼痛

邱玲玲

(河南省沁阳市人民医院普外胸外科 沁阳 454550)

肝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胃癌[1]。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因术后恢复快而受到青睐。但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会对患者带来疼痛,导致其配合度降低,自我护理能力减退,影响预后转归。因此术后加强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是综合各科室专业知识进行护理干预,擅长利用团队优势为患者解决各方面需求而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3.50±4.26)岁;肿瘤分期:Ⅰ期15例,Ⅱ期19例,Ⅲ期14例。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3.57±4.32)岁;肿瘤分期:Ⅰ期17例,Ⅱ期18例,Ⅲ期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3]中相关诊断标准;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肝癌;预估存活率>3个月;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合并其他部位肿瘤;精神异常;不认可本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予常规口头及书面出院指导,包括饮食、用药指导及肝癌相关注意事项;出院后前6个月每月定期入院复诊1次,并于患者出院后进行3个月家访或随访。随访期间掌握患者病情转归,并行健康指导。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下延续护理。(1)组建多学科小组,成员包括主任医师2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3名、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及护士7名,根据小组成员临床经验、层次水平及技术能力进行分工,并制定岗位职责与具体工作内容,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2)制定多学科协作计划,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环境及健康行为,并收集其资料,与患者家属共同讨论出合理的护理方案并明确患者需求,然后给予针对性指导与健康教育,最后制定延续护理方案。(3)方案实施:建立微信交流群,将护士长设置为管理员,出院前1 d由医护人员为患者详细介绍肝癌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基本资料、心理评估、疼痛评估及自护能力等,记录患者存在的问题,分享自我护理心得,培养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互鼓励以增加抗肿瘤的坚定信心。电访,按照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计划中的内容、时间进行电访,填写患者出院随访记录单。家访,根据护理计划进行家访至少2次,填写肝癌患者随访记录单,首先评估患者病情,如自护能力、每日可耐受的活动量、疼痛评分及持续时间、饮食结构及焦虑程度等,必要时播放倾听音乐转移疼痛注意力;其次对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恶性呕吐等并发症进行评估;最后对患者健康行为、有无遵医嘱用药、饮酒及生活习性等不良行为进行评估。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邀请院内专家为患者答疑解惑,组织肝癌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鼓励其说出内心真实感受及想法,让其体会社会对他们的支持。随访时间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价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疼痛程度。10分为总分,无痛为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2)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5]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自护能力,量表包含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项目,共包含43个条目,每个项目分值0~4分,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s)

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 t P 5.08±1.03 5.12±1.27 0.171 0.865 0.67±0.54 1.28±0.59 5.314<0.005 26.544 14.830<0.005<0.005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tP 49 48

2.2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自护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自我概念 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 自护技能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tP观察组对照组tP 49 48 49 48 17.69±4.25 17.51±4.19 0.210 0.834 27.55±5.20*20.14±4.38*7.583<0.001 41.29±3.41 41.45±3.60 0.225 0.823 69.14±1.89*58.32±3.90*17.443<0.001 15.59±2.70 15.87±1.63 0.617 0.539 24.28±2.57*18.36±2.40*11.720<0.001 22.09±6.37 22.16±5.30 0.059 0.953 37.25±6.51*29.33±5.31*6.558<0.001

3 讨论

肝癌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病情较稳定,且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当出现腹胀、肝区疼痛、乏力等不良症状时,说明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若仍不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通过清除癌病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但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疼痛,加之疾病本身造成的癌痛,易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以至于自护能力减弱[6]。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显得尤其重要。

多学科协作是以疾病特征为基础,综合患者身体状况与客观病情,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进行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规范、合理的个性化治疗。延续护理侧重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状况,在医院护理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持续、专业化的家庭护理服务,协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生活习惯,规律合理的用药及保持愉悦心情,再由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营养饮食指导,密切监测患者出院后病情进展及用药依从性,对有康复需求且病情稳定者提供具有效益高、成本低的健康照护。因此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可使不同学科医师进行相应护理,在推动肝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最为明显[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提示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有助于减轻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自护能力。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通过组建多学科小组,制定多学科协作计划及实施内容,再以多形式、多方式随访与家访,一方面给予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在家中可继续接受规范性护理,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及播放倾听音乐均有助于缓解疼痛注意力,并由心理师给予心理疏导,进而有助于减轻肝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另一方面多学科协作团队可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在减轻术后疼痛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8]。综上所述,肝癌患者行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自护能力。

猜你喜欢

肝癌协作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怎么给疼痛分类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