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痰涂片镜检法及固体培养法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价值

2021-06-11龙璠张湘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等温肺结核病涂片

龙璠 张湘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南充 637100)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三大传染病之一。临床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但临床缺乏快速、高效的诊断方法,既往常用的痰涂片染色镜检法诊断效能较低,对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无法进行有效区分;培养法耗时长,不利于临床及时制定治疗方案[1~2]。临床诊断方法多样,但均存在一定弊端,亟需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使肺结核病患者能够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控制病情传播。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能够在恒温条件下扩增,初用于临床时优势突出,操作简单、特异性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诊断结果[3]。鉴于此,本研究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痰涂片镜检法及固体培养法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82例初诊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患者,其中男98例,女84例;年龄18~75岁,平均(46.31±10.59)岁。临床根据《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4]将入选者分为肺结核病组(n=106)与非肺结核病组(n=76),所有入选者依从性均较好。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提供1份痰标本,进行痰涂片镜检法、固体培养法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痰涂片镜检法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测痰标本[5]。固体培养法:在痰标本中加入4倍体积的4%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静置,当痰标本液化充分后,采用无菌吸管取3滴分布于罗氏培养基斜面的上、中、下部,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设置温度37℃,之后每周观察1次,并记录观察结果[6]。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痰标本中加入2倍体积的4%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静置,当痰标本液化充分后,取1 ml放入1.5 ml离心管,离心10 min,速度为1 300 r/min,去除上清液,沉淀加入1 ml生理盐水悬浮,采用1 3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洗涤2次,仅保留沉淀物。之后将40μl核酸提取液加入离心管中,摇匀,用超过95℃的沸水浸泡10 min,冷却至室温后离心5 min,速度1 300 r/min。取20μl密封液与23μl聚合酶放入0.2 ml反应管,反应体系数目根据检测样本数据进行准备,并设置阳性、阴性对照,再在恒温扩增荧光检测仪上放置反应管,仪器将自动判断结果。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在ABI PRISM 377DNA自动测序仪上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使用直接测序法,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进行比对分析。

1.3 观察指标 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分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痰涂片镜检法及固体培养法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临床诊断结果为肺结核,痰涂片镜检法、固体培养法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也检出阳性的即为真阳性;若临床诊断结果为非肺结核,各方法检出的阳性即为假阳性。以n表示总例数,a表示真阳性,b表示假阳性,c表示假阴性,d表示真阴性。准确度=(a+d)/n×100%;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b+d)×100%;阳性预测值=a/(a+b)×100%,阴性预测值=d/(d+c)×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痰涂片镜检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固体培养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4。

表1 痰涂片镜检法诊断结果(例)

表2 固体培养法诊断结果(例)

表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诊断结果(例)

表4 痰涂片镜检法、固体培养法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诊断效能对比[例(%)]

3 讨论

当前临床诊断肺结核病主要还是依赖结核杆菌培养与涂片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涂片法检出率通常为40%左右,诊断效能较差,结核杆菌培养检出率虽较涂片法更高,但其耗时较长,在早期诊断中效果较差[7]。传统的诊断方法均存在一定弊端,已无法满足临床对于诊断肺结核病的时效需求,需寻找其他更为理想的诊断方法[8]。

本研究结果显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痰涂片镜检法,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固体培养法,表明肺结核病诊断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诊断价值较高,利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在结核病防治机构中应用前景较佳。痰涂片镜检法主要是依赖检验人员的识别能力从形态学进行鉴别,但菌体在个体发育中以多种形态存在,极易出现误诊、漏诊,诊断敏感度较低;固体培养法在进行处理时会对标本中50%~80%的结核菌活性造成损伤,以致阳性检出率较低[9]。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不需要用复杂、昂贵的检测设备,能够快速检出结核杆菌,在1 h内即可获得结果[10]。该项技术操作简单,在1个装置中就能完成所有反应,且反应装置为封闭状态可减少污染。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针对结核分枝杆菌设置不同的引物,利用链置换反应,大量扩增目标DNA,扩增效率较高[11]。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虽具有方便、快捷等突出优势,但在临床操作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因该项技术对设备要求不高,基层医院可进行相关检测,但需注意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确保操作过程不要出现差错;该项技术实验过程中需进行阴性、阳性对照,为节约成本,应在每日痰标本>10份的实验室中开展[12]。

猜你喜欢

等温肺结核病涂片
球化退火等温时间对高碳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高炉喷吹用兰炭与煤粉非等温/等温燃烧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初始晶粒均匀性对GH720Li 合金等温锻造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
低温贝氏体转变对渗碳纳米贝氏体轴承钢表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
肺结核合并重症疾病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