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心衰伴贫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6-11叶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射血内径左室

叶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 200082)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属于心内科常见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功能异常或心肌结构异常使得心功能出现障碍,心排出量减少,因此无法满足机体组织所需,引发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各类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即为心力衰竭[1]。相关调查指出,大部分慢性心衰都伴有程度不一的贫血症状,且贫血发生率和慢性心衰病情轻重呈正相关,贫血甚至可以作为引发慢性心衰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纠正患者的贫血状况有助于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中远期疗效[2~3]。现阶段,临床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组成的“心衰金三角”作为心衰标准(或基础)治疗,但此类药物长期口服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或者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影响预后,因此临床尝试从中医角度进行用药,以提高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4]。本研究选取慢性心衰伴贫血患者72例,旨在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对慢性心衰伴贫血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衰伴贫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基本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62~82岁,平均(72.07±10.06)岁;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25例,心功能Ⅲ级11例;贫血程度:轻度28例,中度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63~81岁,平均(72.12±10.02)岁;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23例,心功能Ⅲ级13例;贫血程度:轻度29例,中度7例。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贫血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最新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和《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6]中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确诊;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血红蛋白水平:女<110 g/L,男<120 g/L;对研究中涉及的药物无过敏史;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因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贫血;失血性贫血或非缺铁性贫血;半年内接受过重大手术或有冠脉血管重建手术史;因急慢性疾病而造成铁代谢异常;血红蛋白低于60 g/L,属于重度贫血;临床资料不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铁剂、福辛普利钠、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等进行基础治疗,疗程2个月。福辛普利钠片(国药准字H19980197)口服,1次/d,10 mg/次,后续可基于患者耐受性增加到每次4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国药准字H32025391)口服,1次/d,25 mg/次;蔗糖铁(国药准字H20055756)取5 ml蔗糖铁,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每周2次。螺内酯片(国药准字H33020070)口服,1次/d,20 mg/次。连续2个月。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加味当归补血汤,药剂组成:茯苓30 g、黄芪30 g、丹参15 g、淫羊藿12 g、桑寄生12 g、当归6 g。以水煎煮,取200 ml,分为2份,每日早晚各分服1次,连续2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临床疗效可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进行判定:显效为患者的主次症均消失,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贫血状况得到解决;有效为患者的主次症稍有减轻,心功能提高1级,贫血状况有一定改善;无效为患者的主次症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无明显改善,贫血状况也无明显改变。有效+显效=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s)

组别 n 血红蛋白(g/L)治疗前 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治疗前 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tP 36 36 67.27±26.77 67.63±25.88 0.058 0.954 116.43±21.34 93.27±14.23 5.418 0.000 63.88±6.33 63.38±6.24 0.338 0.737 50.44±3.13 59.76±3.58 11.759 0.000 32.69±3.43 32.76±3.22 0.089 0.929 50.01±3.71 42.43±4.13 8.192 0.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慢性心衰伴贫血的发生机制,最普遍的观点是营养不良、机体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元素含量过低以及稀释性贫血导致心衰伴贫血。西医治疗慢性心衰伴贫血的标准用药是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同时补铁以纠正贫血。本研究中福辛普利钠片为长效ACEI类药物,具有保护心脑肾的功效;美托洛尔则减慢心室率,减轻心肌耗氧,在慢性心衰中可以降低致死率,尤其是心脏性猝死率的作用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螺内酯为袢利尿剂,可在短时间内消除或减轻水钠潴留,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功能,避免心脏过度充盈。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了以上西药,虽然可以快速改善患者心功能,但治疗不够彻底,且副作用也较为明显,长时间服用会损害患者的肠胃功能和肝肾功能。而中医将慢性心衰归属到“水肿、心悸”的范畴,认为心、脾、肾乃病位,气血亏虚与心肾阳虚乃慢性心衰伴贫血的病机,临床需要采取“温肾利水”与“益气养血”的治疗原则[7~8]。而研究组采取的加味当归补血汤以茯苓健脾利水,黄芪与当归补气生血,以丹参活血化瘀,以淫羊藿与桑寄生益髓温阳,诸药配伍,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可以提高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提高组织再灌注,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与心功能[9~11]。中药的药性相对较为温和,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安全性也非常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味当归补血汤对慢性心衰伴贫血的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的结果与何文静等[12]研究中86.67%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0.05)基本相符。综上所述,为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加用加味当归补血汤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患者的心功能可以得到改善,其贫血状况也可以得到有效纠正。

猜你喜欢

射血内径左室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更 正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线段的可调模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