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观察

2021-06-11尚建建张诗雅吴亚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识别率重症

尚建建 张诗雅 吴亚贤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乡 453099)

肺炎为小儿呼吸系统常见急性病,是5岁以下小儿主要致死因素,发展中国家肺炎的发病率为发达国家的10倍,其中约10%肺炎患儿可发展为重症肺炎。重症肺炎病情较为复杂、多样,病情呈进行性进展,容易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有研究认为,重症肺炎患儿合并并发症治疗难度更大、时间更长,治愈率相对较低,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1~2]。早期对患者病情恶化进行识别、干预,对促进病情转归,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本研究对重症肺炎新生儿采取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日龄1~30 d,平均日龄(17.26±2.47)d;病程1~5 d,平均(3.10±0.44)d。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日龄1~30 d,平均日龄(16.77±2.30)d;病程2~5 d,平均(3.12±0.35)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重症肺炎;患儿家属沟通、理解能力正常;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性疾病者;伴精神类疾病或沟通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做好生命体征监测,体温护理、口腔护理、用药观察、体位护理,患儿家属健康宣教,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肺炎发生机制、诱因、疾病进展情况和常见并发症,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配合度,减轻患儿及家属紧张情绪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1)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制定基于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流程,提前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业务学习,熟悉操作流程和观察、护理重点;(2)采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对患儿呼吸、循环、意识状态进行动态评估,根据评估内容设定3分为预警值,评分接近3分的患儿即刻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儿呼吸频率,给予有效氧疗,及时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以降低心肺功能衰竭病发率,并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血压,保持血氧饱和度在85%以上,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并根据患儿血氧饱和度值进行给氧浓度的调整;同时观察患儿肢端循环,注意保暖,促进末梢循环的改善;及时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评估患儿精神行为,针对患儿出现的发热、咳嗽、咳痰、高热惊厥等症状及时进行熟练处理,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以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安全护理,包括防止误吸、防止高热惊厥咬伤等;给予鸟巢式护理,给予患儿抚摸与安慰,满足安全感的需要[4]。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高热惊厥发生率、病情恶化正确识别率和早期识别率。(2)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气促、听诊有哮鸣音)改善情况及干预前、干预3 d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高热惊厥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高热惊厥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

2.2 两组患儿病情恶化正确识别率和早期识别率比较 住院期间,观察组共上报主治医生病情可能恶化88次,对照组共上报病情可能恶化90次,观察组患儿病情恶化正确识别率和早期识别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病情恶化正确识别率和早期识别率比较[次(%)]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气促、听诊有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n PaO2(mm Hg)干预前 干预后PaCO2(mm Hg)干预前 干预后 气促(d) 哮鸣音(d)对照组观察组tP 40 40 57.18±10.56 57.20±10.82 0.127>0.05 63.50±9.33 78.54±9.27 15.426<0.05 61.25±10.61 61.27±10.50 0.160>0.05 47.69±8.36 36.64±8.29 10.534<0.05 5.05±2.44 3.12±2.30 3.640<0.05 5.12±2.14 3.88±2.22 2.543<0.05

3 讨论

由于中枢神经调节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薄弱,加上呼吸道血管相对密集,呼吸道较狭窄等原因,新生儿肺炎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新生儿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儿可表现出除呼吸系统以外其他严重并发症,如心源性哮喘、心肌炎、肺水肿、肺大泡、脓气胸、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儿健康[5~6]。且患儿容易合并恐惧、焦虑、抵触等应激情绪,影响病情监测指标的观察,同时患儿存在相对较为复杂的代偿机制,治疗、护理难度相对较大。早期正确识别患儿病情“预警信号”,及时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干预,利于阻断病情进展,促进患儿较快康复[6]。PEWS主要包括呼吸、循环、意识状态等内容,辅助患儿病情恶化风险评估,对患儿可能出现的系统恶化进行识别,以早期进行干预,降低病死率[7]。基于PEWS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改变以往被动的护理模式,调整为在临床问题出现前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主动护理模式干预,根据患儿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给予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预见性干预,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发热、咳嗽、咳痰、高热惊厥等症状进行及时处理,给予鸟巢式护理安慰满足患儿情感安全支持,做好相关安全防护,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以阻止病情进展、恶化,有助于病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高热惊厥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病情恶化正确识别率和早期识别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气促、听诊有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重症肺炎患儿给予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减少高热惊厥等症状发生,利于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护理人员早期识别患儿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预后改善。

猜你喜欢

预见性识别率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OCR技术的应用分析
基于PCA与MLP感知器的人脸图像辨识技术
科技文档中数学表达式的结构分析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