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

2021-06-11董玉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脑中段神经功能

董玉婉

(河南省封丘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封丘 453300)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为临床常见急、重症,由多种原因造成脑部血供障碍,导致脑局部组织坏死,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安全[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治疗效果也较之前有所提升,但临床应用发现,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后存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现象,导致预后效果不良,因此,寻找APCI患者END发生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3例APCI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APCI患者END发生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封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AP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PCI后END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31例和未发生组32例。发生组年龄62~78岁,平均(69.74±4.21)岁;体质量43~78 kg;平均(60.13±4.16)kg;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例,高中18例,初中及以下7例。未发生组年龄60~78岁,平均(69.16±4.07)岁;体质量42~79 kg;平均(60.19±4.58)kg;文化程度:高中以上5例,高中18例,初中及以下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4]中急性后循环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合并肝、肺、肾等器官严重病变;合并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

1.3 研究方法 统计63例APCI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体质量、病灶位置(按血管支配区将病灶位置分为近段、中段及远段,其中近段指小脑下后动脉供血的小脑区域,中段指小脑下前动脉供血的小脑域,远段指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吸烟史(是、否)、酗酒史(是、否)、肝功能异常(是、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并将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变量纳为自变量,对其赋值,将APCI后END的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检验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性别、病灶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单因素分析[例(%)]

2.2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多因素分析 将表1初次经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证实为可能影响因素纳为自变量,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并将发生赋值为“1”,未发生赋值为“0”,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女性、中段脑梗死是诱发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

3 讨论

APCI为临床心脑血管常见急重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椎基动脉综合征,如双侧感觉障碍、小脑损伤等,如未及时接受规范治疗,甚者可导致患者瘫痪及死亡,危害患者生命安全[5~6]。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是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神经功能不断下降,造成患者瘫痪、语言障碍等[7~9]。因此,寻找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多项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及中段脑梗死是诱发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女性APCI患者更易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主要由于正常女性机体内的雌激素可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挽救作用,但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也有所降低,导致并发APCI疾病时,机体缺乏保护,从而END的发生率随之提升。另外,女性血红蛋白水平较男性低,而血红蛋白是机体氧循环地重要载体,当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时,可影响脑组织细胞恢复,不利于患者疾病预后[10]。APCI患者梗死部位在中段时,END发生率较高,主要由于中段指小脑下前动脉供血的小脑域,位置相较于近段与远端均较长,且位于整个脑桥地方,当APCI发生时,脑部血供障碍,可直接造成脑桥动脉阻塞,最先影响中段位置,导致基底发生水肿,从而诱发END。而近段与远段位置,侧支循环影响较小,疾病发生时代偿能力更强,因此临床需对中段梗死部位患者更多关注,积极实施防治措施[11~12]。

综上所述,APCI后END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女性、中段脑梗死均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予以关注,并积极实施相关防治措施,以期降APCI后END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小脑中段神经功能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双胞胎在这儿呢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