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11陈占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腺癌血栓病理

陈占伟

(河南省汤阴县人民医院 汤阴 456150)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左右,其中4%~20%患者可因纤溶与凝血系统发生改变,而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1]。VET中以脑栓塞、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若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阻塞,可导致患者死亡。肺肿瘤患者中95%左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促使VTE的发生,加重疾病进展,预后较差[2],因此,如何预防VTE发生至关重要。有文献报道,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发生VTE风险是未化疗者的5倍左右[3]。鉴于此,本研究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45~83岁,平均(63.47±8.52)岁;病理类型:鳞癌26例,腺癌45例,其他7例;肿瘤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67例;其中采用化疗方案49例,放疗方案23例,未治疗6例。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学》[4]中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2)经病理检查确诊;(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2)合并急慢性感染、外伤;(3)家族中有血栓病史;(4)预期生存期不超过2个月。

1.3 分组方法 根据《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国专家指南(2015版)》[5]判断是否发生VTE,将发生VTE的52例纳入VTE组,未发生VTE的26例纳入非VTE组。

1.4 评价指标 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治疗方案;根据《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6]判断肿瘤分期,包括Ⅰ、Ⅱ、Ⅲ、Ⅳ期;采集患者5 ml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15 min,取血浆,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D-二聚体(D-D),试剂盒购自北京贝尔生物工程,参考范围<0.5 mg/L;采用酶法测定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通蔚生物科技,TG参考范围0.7~1.7 mmol/L,TC参考范围3.1~5.2 mmol/L。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D-D、TG、TC水平对VTE发生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TE发生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经χ2检验初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分期不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腺癌、化疗及D-D、TG、TC高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VTE发生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s)

表1 VTE发生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s)

危险因素 n VTE组(n=52)非VTE组(n=26) χ2/t P性别(例) 男女年龄(例) ≥60岁<60岁病理分型(例)腺癌鳞癌及其他肿瘤分期(例)Ⅰ~Ⅱ期Ⅲ~Ⅳ期治疗方案(例)化疗放疗及其他D-D(mg/L)TC(mmol/L)TG(mmol/L)42 36 48 30 45 33 11 67 49 29 27 25 38 14 37 15 8 44 40 12 0.76±0.43 6.12±2.18 2.14±1.03 15 11 10 16 8 18 3 23 9 17 0.42±0.22 3.85±1.38 1.55±0.56 0.232 8.775 11.582 0.013 13.284 0.630 0.003 0.001 0.909<0.001<0.001<0.001<0.001

2.2 危险因素分析 将表1中年龄、病理分型、治疗方案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见表2),将是否发生VTE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腺癌、化疗是发生VTE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表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3 D-D、TC、TG影响VTE发生的回归线分析将D-D、TC、TG作为协变量,将是否发生VTE作为因变量(0=未发生,1=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TC、TG水平高表达可能是诱发发生VTE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4。

表4 D-D、TC、TG影响VTE发生的回归线分析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由于体内组织因子表达升高,组织因子阳性微粒被肿瘤细胞以小膜囊泡的状态释放至血液中,可使凝血酶原蛋白受到激活后向凝血酶裂解,促使纤维蛋白形成,导致纤维凝块形成,引起血栓[7]。另外,肿瘤细胞可分泌癌细胞促凝剂,刺激组织因子释放,加重血液高凝状态,且组织因子还能够促使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炎性介质分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促使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腺癌、化疗是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TC、TG水平过表达可能是发生VTE的影响因素。这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VTE主要与其年龄、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D-D、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分析原因在于,超过60岁患者由于血管管径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上血流速及新陈代谢减慢,可增加血液高凝风险;腺癌患者因大量黏液性物质由腺癌细胞产生,可增加凝血因子分泌,增加VTE发生风险[8]。化疗药物中以铂类药物为主,可损伤血管壁,使血管内皮发生慢性损伤,促使血管发生纤维化,导致抗凝蛋白C等物质减少,增加血小板活化,使内皮促凝机制启动。另外,化疗药物副作用导致患者脱水、活动量减少等,可使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升高,减缓血流速度,从而大幅度增加VTE发生风险[9]。D-D产生于交联蛋白降解后,可对机体纤溶亢进情况进行反映,也可反映血液凝固状态,其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TC、TG是血脂水平的主要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处于高血脂状态,而高血脂可导致凝血纤溶亢进,使血凝指标升高[10]。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VTE主要与其年龄、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D-D、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根据上述指标对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积极干预。

猜你喜欢

腺癌血栓病理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