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影响

2021-06-11谷园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眼压单抗视网膜

谷园园

(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新生血管青光眼(NVG)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视网膜发生缺氧缺血引发的一种疾病,患者常伴有高眼压、畏光、眼痛等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视觉功能[1]。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巩膜睫状体光凝(CTCP)术为目前治疗NVG的公认手段,但单独治疗效果欠佳。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VG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故提出在手术前行抗VEGF药物治疗可为手术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雷珠单抗作为VEGF的抗体,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TCP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NVG患者对眼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NVG患者临床资料,将行全视网膜光凝+CTCP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全视网膜光凝+CTCP+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8~59岁,平均(41.59±2.58)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85±0.68)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9~60岁,平均(41.68±2.48)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91±0.6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NVG有关诊断标准者[3];经房角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确诊者;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完整者;入组前1个月无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史者;无精神疾病者。(2)排除标准:合并手术禁忌证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过敏体质者;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全视网膜光凝:采用IRIS Ocu-light-Slx 810 nm半导体激光机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光斑间隔为0.5个光斑,光斑直径为200~400 μm,光斑总数量为1 500~2 000点,可分3~4次进行,曝光时间保持在0.1~0.3 s,以Ⅲ级光斑最佳。(2)CTCP:患者呈仰卧位,行球后麻醉,常规消毒后使用开睑器撑开上下眼睑,在角膜缘后约1.5~1.8 mm处放置半导体激光机探头,轻轻按压巩膜,避开3点与9点,依据患者有无爆破音出现调节功率,初始功率为1 500 mW,若持续2点无爆破音出现,功率提高50 mW,直至出现爆破音,然后再降低50 mW功率,激光发射方向需与视轴平行,时间约为2 000 ms,激光点数为18~32,术毕给予0.7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1870)注射在结膜下方,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3 d进行治疗,方法如下:常规消毒后使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国药准字H21023203)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再使用聚维酮碘浸泡结膜囊,时间为30 s,随后使用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在距角膜缘3.5~4.0 mm睫状体的平坦位置垂直进针,确保针尖进入玻璃体后取0.5 mg/0.05 ml雷珠单抗注射液(注册证号S20170003)进行注射,术毕涂抹抗生素眼膏后进行包扎,并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H20183382)点眼。术后随访6个月。

1.4 评价指标(1)临床疗效[4]: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评估。显效:患者视力恢复正常,眼压下降至6~21 mm Hg;有效:患者视力明显改善,眼压下降至6~21 mm Hg;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眼压: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使用眼压计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眼压对比 治疗后7 d、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眼压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眼压对比(mm Hg,±s)

表2 两组眼压对比(mm Hg,±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7 d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tP 43 40 44.26±2.81 44.31±2.76 0.082 0.935 25.16±2.03*29.78±2.38*9.536<0.001 19.85±1.64*23.61±1.95*9.531<0.001 16.58±1.54*19.44±1.37*8.914<0.001

3 讨论

NVG以高眼压为主要特征,严重损害患者视觉功能。有研究指出,NVG主要因视网膜缺氧缺血导致VEGF生成,从而引发虹膜与前房角出现新生血管,使周边虹膜前粘连与小梁网阻塞,最终引发青光眼[5]。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NVG临床效果较差,近年来,VEGF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靶点,通过降低VEGF水平,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达到治疗目的[6]。

严桢桢等[7]研究结果显示,NVG患者行雷珠单抗玻璃体与CTCP联合治疗后效果显著,患者眼压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眼压较对照组低,提示NVG患者采用CTCP治疗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眼压水平,支持上述研究观点。分析其原因在于:(1)全视网膜光凝利用光凝封闭大部分无灌注区的视网膜,利于改善视网膜缺血现象,从而减少因视网膜缺血分泌的VEGF,不仅能够消除已存在的新生血管,还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8]。(2)CTCP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性好等优势,主要利用激光热凝固效应破坏睫状体,通过减少房水分泌与消除新生血管,改善房水引流,最终达到降压眼压效果[9]。(3)雷珠单抗属于一种新型抗VEGF药物,具有持续效用时间长、多靶点等优点,并且与VEGF具有较好的亲和力,从而对VEGF结合受体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同时能够阻断VEGF受体的激活,最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术前将雷珠单抗注射在玻璃体腔内可为CTCP提供良好的条件,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10]。

综上所述,CTCP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治疗NVG患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眼压水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眼压单抗视网膜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抗PD-1/PD-L1和CTLA-4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