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气管插管法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2021-06-11赵卫民李慧伟侯路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声门舌根喉镜

赵卫民 李慧伟 侯路云

(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 淇县 456750)

危重症患者一般病情较严重,且病情变化较快,生命安全极易受到威胁,故及时抢救尤为重要。气管插管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不可或缺,由于大部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其舌后坠,会厌、舌根粘连,致使喉镜前端挑起时难以找到着力点,从而导致声门暴露困难,大大延长插管时间,甚至需要寻求麻醉科医师帮助,延误抢救时机[1~2]。因此,临床需探索具有安全性、快速性、有效性的气管插管法,以缩短抢救时间,为危重症患者赢得生机。鉴于此,本研究将6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气管插管法,对比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4.18±3.87)岁;肺心病呼吸衰竭10例,有机磷中毒5例,不明原因所致呼吸衰竭15例。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4.29±3.56)岁;肺心病呼吸衰竭11例,有机磷中毒6例,不明原因所致呼吸衰竭1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且病情变化快;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合并血液性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1.3 插管方法 两组气管插管操作者均为同一人。

1.3.1 A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法: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头顶侧,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检查气管导管,合格后放入内芯并塑形。患者取仰卧位,抬高头、颈、肩等部位,头后仰,喉镜经口右侧进入,将舌体向左侧推,推进可视喉镜,暴露声门,插入气管导管,退出喉镜,确保导管插入后并固定。

1.3.2 B组采用夹舌牵引气管插管法:打开口腔,一手用舌钳夹住后坠的舌体,向外牵引,另一手将视频喉镜经舌正中偏左位进入口腔咽部,待喉镜进入后,将舌尽量外拉,后将舌钳放置一边,使舌呈小L型,将喉镜镜片沿着舌面滑行,直达舌根,清楚看到会厌后,将其挑起,充分暴露声门,插入气管导管,放松舌钳,固定导管。

1.4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比较两组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脱管率,其中插管时间从喉镜进入口腔开始计时。(2)血气指标:于插管前、插管后2 h取两组动脉血5 ml,采用血气分析仪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进行测定。(3)并发症:比较两组呕吐、咳嗽、口咽部出血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B组一次成功插管时间短于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A组,脱管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n 一次成功插管时间(s)一次插管成功[例(%)]脱管[例(%)]B组A组t/χ2 P 30 30 32.58±11.24 51.29±13.65 5.796<0.001 28(93.33)21(70.00)5.455 0.020 2(6.67)8(26.67)4.320 0.038

2.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两组插管前PaCO2、Pa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2 h的PaCO2水平低于插管前,PaO2水平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插管后2 h的PaCO2、Pa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mm Hg,±s)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mm Hg,±s)

注:与同组插管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PaCO2 PaO2插管前插管后2 h B组A组tPB组A组tP 30 30 30 30 58.24±5.69 59.74±5.54 1.035 0.305 42.31±3.26*43.69±3.62*1.552 0.126 48.24±4.62 48.31±4.41 0.060 0.952 69.64±6.58*67.25±5.47*1.530 0.132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危重症主要指病情变化较快,且危及生命的一类疾病,其在急诊科室中较为常见,通常在急诊科室进行紧急抢救,后转至专业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3]。危重症患者病情较严重,常需立刻进行插管治疗,但因其病情具有多样性、紧急性,导致插管治疗难度较大,且多因声门寻找困难所致[4~5]。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导致其支配舌、咽部的神经出现麻痹症状,引发舌根后坠,从而导致后坠的舌根、会厌难以分离。另外,喉镜在进入口腔时,镜片触及舌头,可加重舌头后坠,导致视野狭窄,无法精确定位,暴露声门困难,大大提高气管插管的盲目性,从而延长插管时间及次数,延误急救时机[6~7]。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一次成功插管时间短于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A组,脱管率低于A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但两组插管后2 h PaCO2、PaO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见夹舌牵引气管插管法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夹舌牵引气管插管可将舌固定,有利于气管插管顺利进行,由于昏迷患者舌后坠,易影响其呼吸功能,通过将舌夹出,可稳定其血氧饱和度;同时,将舌头牵引固定后,可确保喉镜在进入口腔后,舌不会后坠,促使镜片顺利沿着舌面滑行,直达舌根,从而精确定位,挑起会厌,将声门暴露在外,降低气管插管的盲插率,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为急救赢得时间[8~9]。另外,喉镜在进入口腔时,可加重舌后坠,易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症状,致使操作被迫终止。而夹舌牵引气管插管可避免这一情况,加大舌根和会厌间的距离,充分暴露声门,便于喉镜进入,从而有效加快气管插管速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10~11]。夹舌牵引气管插管还可帮助医师迅速、精确找到定位点,掌握插管技术要领,从而增强其插管信心,提高该项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普及率,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具有明显优势[12]。综上所述,夹舌牵引气管插管法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声门舌根喉镜
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在舌根部肿物的应用*
喉镜真的那么可怕吗
做喉镜检查痛苦吗?
“波”开迷雾 “镜”益求精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相关因素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尴尬的打嗝
声乐演唱中声门与气息的重要性
声乐学习中“声门适度感”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