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p53抗体、miR-451及CE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25曾继莎刘红英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5期
关键词:癌基因鳞状食管癌

曾继莎,屈 敏,刘红英

方便、快速早期诊断是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措施。肿瘤标志物是最为普遍的肿瘤辅助诊断手段[1],但需要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合适标志物,而目前临床关于食管鳞状细胞癌尚缺乏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近年有研究报道,除常见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和肿瘤生长因子(tumor growth factor, TGF)等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外,还有肿瘤基因p53抗体和微小RNA-451(microRNA-451, miR-451)等[2-3]。miR-451在诊断食管癌方面有重要价值,以往研究多通过分析组织中miR-451水平对食管癌进行诊断,但事实上miR-451在血清中能以游离形式长期存在[4]。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p53抗体、miR-451及CE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攀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食管鳞状细胞癌8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72例,女17例;年龄39~76(61.52±9.36)岁;病程1~12(3.52±1.06)个月;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42例,Ⅲ期38例;分化程度:高分化24例,中分化45例,低分化20例;肿瘤直径:>3 cm 50例,≤3 cm 39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9例,女20例;年龄38~77(61.79±9.53)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研究对象和(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第2版[5]中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标准,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②具有食管癌手术指征,术前未进行放化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食管腺癌者;③合并其他严重胃和食管疾病者;④心、肝、肾和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⑤不能正常沟通交流者。

1.3研究方法

1.3.1血清标本采集:采集观察组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日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离心机12 000 r/min高速离心5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80℃的冰箱中待用。

1.3.2血清p53抗体水平检测:取受检者血清标本3 ml,送至中洪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检测药剂(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酶标仪(Olympus, AU600)等均为同一批,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3.3血清miR-451水平检测:①提取总RNA:取受检者血清标本3 ml,采用miR-451试剂盒(美国 Invitrogen 公司生产)提取总RNA,严格遵循miR-451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RNA经UV1902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奥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测定显示吸光度(A)比值A260/A280在1.7~2.0,提示RNA提取成功。②RNA逆转录成互补DNA(cDNA):采用逆转录试剂盒(美国 Invitrogen 公司生产)使RNA逆转录成cDNA,严格遵循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③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以cDNA为模板,以微小RNA内参引物(U6)为内参照,应用Tanman universal mmixⅡ试剂盒(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5℃ 15 s变性,50℃ 12 min退火,60℃ 1 min延伸,重复40个循环。miR-451相对表达量采用2-ΔΔCt法进行计算。

1.3.4血清CEA水平检测:取受检者血清标本3 ml,应用CE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美国R&D公司生产)和酶标仪(郑州安图生物有限公司生产,Phomo)检测血清CEA水平。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p53抗体、miR-451和CEA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p53抗体、miR-451和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p53抗体、微小RNA-451和癌胚抗原水平比较

2.2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p53抗体、miR-451与CEA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p53抗体、miR-451与CEA均呈正相关(r=0.711、P<0.001;r=0.719,P<0.001),见图1和2。

2.3血清p53抗体、miR-451、CEA及3项联合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53抗体、miR-451、CEA及3项联合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3、0.894、0.819、0.966,说明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血清p53抗体、miR-451和CEA 3项联合检测略高于单独检测;血清p53抗体、miR-451、CEA及3项联合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25、1.385、10.830 ng/ml和0.538,此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84.3%,60.7%、100.0%,50.6%、100.0%和89.9%、88.8%。见图3和表2。

图3 血清p53抗体、微小RNA-451、癌胚抗原及3项联合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3 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基因、饮食和环境等都有关,在我国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呈现一定地域差异[6]。有临床研究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与治疗时间有关,越早期治疗,预后越好,但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严重影响预后[7]。因此,尽早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表2 血清p53抗体、微小RNA-451、癌胚抗原及3项联合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采用肿瘤标志物对肿瘤进行诊断外,不同肿瘤类型可利用一些其他标志物进行诊断[8]。CEA是广泛应用于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但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9-10]。随着临床对癌症诊断的进一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要提高癌症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不能仅依靠单一指标,而应该采用多种指标联合检测[11-12]。p53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突变型p53蛋白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物,而突变型p53蛋白是由p53基因突变产生的蛋白。正常情况下,p53基因为人体抑癌基因,能够使癌细胞凋亡,从而预防癌变,同时还可促进缺陷细胞基因修复,但当p53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抑癌等正常作用,且会由抑癌基因转变为促癌基因[13]。说明p53抗体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其水平越高可能癌变越严重。有研究显示,p53抗体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中均呈现不同程度高表达[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p53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p53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高表达。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致癌因素刺激下,多种前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其中p53基因易在此期间发生突变,而突变p53基因不仅不能正常发挥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和抑制肿瘤血管等作用,还可转化为促癌基因,加快癌细胞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血清p53抗体水平升高[15]。

微小RNA为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个体中恒定存在。近年有研究发现,微小RNA的表达与多种癌症有关,可起到类似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但微小RNA具体起何种作用还取决于其下游的靶信使RNA的表达[16]。miR-451属于多功能微小RNA,能参与多种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等过程,miR-451能与靶信使RNA结合,抑制信使RNA翻译,从而促进细胞凋亡,诱导促癌因子生成,同时能促进癌细胞释放,增加血管内皮通透性,进而促进癌细胞转移、增殖[17]。赵伟和王有礼[18]报道显示,miR-45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邢艳丽[4]在关于miR-451的研究中发现,miR-45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miR-451水平高于对照组,与上述报道结果类似。本研究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p53抗体、miR-451与CEA均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53抗体、miR-451、CEA及3项联合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AUC分别为0.953、0.894、0.819、0.966,说明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血清p53抗体、miR-451和CEA 3项联合检测略高于单独检测;血清p53抗体、miR-451、CEA及3项联合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25、1.385、10.830 ng/ml和0.538,此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84.3%,60.7%、100.0%,50.6%、100.0%和89.9%、88.8%。上述结果说明血清p53抗体和miR-451可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新的肿瘤标志物,且血清p53抗体、miR-451和CEA 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p53抗体、miR-451和CEA水平升高,血清p53抗体、miR-451与CEA均呈正相关,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血清p53抗体、miR-451和CEA 3项联合检测略高于单独检测。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在于未对p53抗体、miR-45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机制的关系进行分析,仍需后期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癌基因鳞状食管癌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KIF14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