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模式培训预防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21-05-11刘宇李治察孙婷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态度下肢血栓

刘宇,李治察,孙婷婷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干部病房,吉林长春 130000;2.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急诊医学科,吉林长春 130000

下肢静脉血栓为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其发生主要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中异常凝结,形成血栓阻塞管腔,从而引发静脉回流障碍。疾病发生原因常与严重创伤、肢体制动机及长期卧床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高龄患者不断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对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以往传统常规的培训,仅可满足患者的常规治疗和护理,无法针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有效、针对的预防。随着医疗培训体系的完善,知信行模式培训逐渐应用在护理人员的培训中,并取得较显著的效果[1]。 所以,该次研究将知信行模式培训应用在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分析取得的培训效果,旨在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不同时期在干部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5 名,男2 名,女13 名;年龄20~45 岁,平均年龄(36.45±3.06)岁;职称:副主任护师2 名,主管护师6 名,护师3 名,护士4 名。患者20 例,男13 例,女7 例;年龄45~60 岁,平均(59.17±1.34)岁。 试验组15名,男1 名,女14 名;年龄22~47 岁,平均年龄(38.75±5.34)岁;副主任护师3 名,主管护师8 名,护师1 名,护士3名。 患者20 例男9 例,女11 例;年龄47~62 岁,平均(60.27±1.41)岁。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对该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该次研究。 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实施传统培训:定期组织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及相应护理操作培训,并在培训进行考核,对成绩较好的护理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成绩较差护理人员应强化培训,实施再次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完全掌握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

1.2.2 试验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培训 ①培训前评估:应用相应的量表评估护理人员对下肢静脉血栓的知信行程度,明确其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状况。在评估中发现,大部分护理人员能够认识到下肢静脉血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但其对此类疾病重视较差,且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同,部分工作年限较短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虽然态度积极,但其对预防疾病的执行力较差[2]。

②建立知信行培训小组:选取1 名老年干部科护士长为组长,对培训进行监督、检查和改进,另选取4 名外科病区护士长作为培训教师,承担培训具体内容。

③专业知识培训:首选调查干部科护理人员对知识掌握情况,制定有效、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下肢静脉血栓的概念、病情诊断、疾病发生病因、主要表现特点、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流程、知识宣教及功能锻炼方法等。组织专题讲座培训12 学时,其中6 学时操作规范,讲座内容为护理查房、进行案例分析、多媒体讲解专业知识,并发放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知识手册,使护理人员能够从多方面获取知识,熟练掌握[3]。

④培训信念:通过上述理论培训,为护理人员讲解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为患者带来的生理伤害和心理伤害,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疾病造成的危害,重视对此疾病的预防。 培训护理人员进行案例分析,使其明确若患者进行不规范的功能锻炼造成的不良后果,提示护理人员要重视自身态度和信念的转变,改正自身不良态度,积极督促患者进行锻炼,并且自觉重视每个阶段护理干预,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⑤行为促进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如何根据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准确评估,并指导其书写规范记录,计划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培训期如何制定符合患者病情、日常生活规律、习惯的锻炼方法,如何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培训护理人员具体功能锻炼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考核,指导其不足之处,并对培训计划进行相应的改进[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知识、行为、态度评分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①采用知信行问卷对护理人员知识、行为及态度进行调查。 问卷共有47 个条目,3 个维度,包括预防相关知识27 个条目、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态度11 个条目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行为9 个条目。 其中知识评分:0~15分;态度评分8~40 分;行为评分:10~50 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知信行水平越高[6]。 ②应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其中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知识、行为、态度评分

对照组护理人员知识(8.56±1.02)分、行为(31.26±1.25)分、态度(35.09±0.34)分显著低于试验组知识(15.34±2.34)分、行为(37.56±1.86)分、态度(39.67±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知识、行为、态度评分[(),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知识、行为、态度评分[(),分]

组别知识行为 态度对照组(n=15)试验组(n=15)t 值P 值8.56±1.02 15.34±2.34 10.287<0.001 31.26±1.25 37.56±1.86 10.888<0.001 35.09±0.34 39.67±1.42 12.148<0.001

2.2 对比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人员整体满意度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常会造成患者下肢肿胀,出现疼痛、发热及压痛等不良反应,随着疾病的发展,甚至出现肺栓塞及血栓综合征[8]。 而干部病房中大部分为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综合素质降低,运动减少,加上疾病影响,长期处于卧床状态,极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不仅影响疾病预后康复,同时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干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至关重要[9]。 干部科的大部分护理人员仅重视病情护理,而忽略了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危害,这与患者人员缺乏下肢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有关,加上传统的培训模式,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培训较少,所以,将知信行培训模式应用在护理人员的培训中,知信行培训模式为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模式之一,包括知识获得、信念形成及行为的改变,只有当护理人员获取专业的知识,才会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形成心中的信念,才有能力去学习操作技能,以行为去改变不良事件的发生[10]。

知信行培训模式通过培训护理人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专业知识,强化护理人员对此疾病认识,同时进行信念的培训,逐渐建立护理人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信念,最后利用案例分析、临床实践及知识、技能考核,有效促进其行为实践的实施[11]。 通过知信行模式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正性态度,使其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患者带来的益处,并能够根据科室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并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2]。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人员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试验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老年下肢静脉血栓培训中应用知信行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将知信行模式培训应用在预防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改正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认识,提高自身行为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态度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