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2021-05-11肖大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无菌物品精细化

肖大伟

东莞市中医院手术室,广东东莞 523000

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具有耗材大、数量多、种类繁多等特点,若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则会出现无菌物品损伤、过期等情况,影响手术的效果,威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1]。传统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虽然方法简单,但是其管理的成本高,管理流程不科学,难以满足手术室标准化、多元化的需求[2]。 随着研究的深入,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其能够保证管理工作质量的精细以及人员分工的精细,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3]。 该研究主要观察2019 年7—12 月500 件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手术室无菌间物品1 000 件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每组500 件。 研究过程中,科室无菌物品管理人员、无菌物品数量和种类、手术室无菌间货架、储存空间等均未发生改变;物品检验时间、数量等记录,均完整无缺陷。

实验组中,手术器械包212 件,布类包288 件。对照组中,手术器械包209 件,布类包291 件。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种类、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好。 该研究中,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人员50人次,均为女性,年龄21~47 岁,平均(28.55±6.80)岁,其均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且该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无菌间管理人员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具体名称、标识完善、排查失效无菌物品(2 d 内到期)、准确归位灭菌后的相关物品,对于出现损坏的无菌物品,及时替换、更新,做好新增、损坏报修物品的相关记录工作。 每周进行1次物品数量清点,确保物品数量与记录在案的数量一致。同时,查看无菌物品是否处于无菌状态以及完好状态。定时排查长期失效的相关无菌物品,并重新做好消毒相关的准备。

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建立精细化护理管理小组 精细化护理管理小组由护长、各专科组长及各专科组部分自愿加入的组员组成。安排小组中的专人进行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检查,1次/周,对于专科无菌物品,应在专柜中储存。 详细记录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具体出入情况。

1.2.2 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培训 组织专科组长共同制定精细化护理管理实施方案并进行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积极与各术科和供应室交流沟通。通过现场宣讲、推送微信推文等形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详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概念以及管理的必要性,明确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通过经济、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各护理人员应强化自身相关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以此更好地培养手术室无菌间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护士长应积极发挥领导的作用,与手术室人员定时沟通,进行工作心得的交流,使其能够按时、按量完成相关的工作。强化学习、积极讨论,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于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管理中,提高可行性,对日常工作改进。

1.2.3 精细化管理流程的完善 精细化管理小组中,选出1 名组长,负责安排其他组员的具体工作职责,通过开会讨论的方式,完善护理质量的相关控制流程,根据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具体使用频率来决定物品的包装定制、物品的管理等,并采用纸塑、无纺布等进行包装。

1.2.4 分层与目视管理 按照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专科情况,进行分类、分区管理。 用字母将无菌间区域进行分区,规划每个区所放置的物品,对核定好的器械和货架,实行编号管理,分别在货架的上方用字母A~Z 表示,每一纵列、每一横格则用1~10 数字表示,如第二个货架第三纵列第五横格则表示为B-3-5。 对应的器械上标签同样打上对应的位置代码,优化工作流程,方便护士取放。不常用物品放置在高层,普通物品放置在底层,常用物品放置在中层,同类物品在一起放置,并以相同颜色的标签标注,对于不同类别、性质的物品,则以相应的颜色的标签标注,并标注好物品的名称、数量,以此提高手术室无菌间物品清点以及拿取的效率。同时使用追溯系统对无菌物品的具体有效期随时观察,对于近效期的物品进行特殊的标记。

1.2.5 腔镜器械及镜头的存放 腔镜器械及镜头购买价格昂贵,损坏维修费用高,应在最内面货架统一进行腔镜器械及镜头的存放,详细标记具体摆放的位置并做成明细图册,确保摆放到位。 相关专职管理人员,应定时进行检查。包括摆放情况、破损情况等,做好登记以及交接班工作,对于破损的腔镜器械及镜头,应及时上报。

1.2.6 建立考核标准 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精细化管理中,应监督护理人员的工作,将各项制定的标准与科室绩效挂钩,促进其慎独意识的提高,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建立积极、主动的工作意识,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

1.2.7 五常法管理 日常管理手术室无菌间物品时,严格遵守常自律、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组织等管理原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无菌布类包、无菌器械包)的完备率以及返消毒率,并分析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的差异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完备、返消毒情况分析

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完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返消毒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完备、返消毒情况对比[n(%)]

2.2 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分析

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对比[(),min]

表2 两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对比[(),min]

组别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实验组(n=500)对照组(n=500)t 值P 值9.97±1.25 18.94±2.68 67.827 0.001 46.30±6.71 91.67±10.66 80.542 0.001

3 讨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是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的相关措施,将管理的规范性、创新性等进行结合,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全面规范物品和人员的组织干预,从而更好地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和控制,纠正管理中不良的环节,促进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相关管理水平的提高[4]。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通过精细化的分工模式,以精益求精为管理的核心,从而更好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凸显物品管理的相关精细特色[5]。

该研究中,精细化管理干预的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完备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干预的对照组,其返消毒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取放时间、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能够促进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完备率的提高,对返消毒率以及取放时间、检查时间控制,主要与精细化管理能够及时安排专人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定位管理,并对损坏物品更换等有关。手术室无菌间物品具体管理效果与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医院诊疗质量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手术类型的增多、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使得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数量以及种类不断增多,因此,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相关管理模式改善十分必要[6-7]。常规管理的应用,其缺乏物品的醒目定位标识,难以确保物品拿取的及时性,增加物品有效期检查的时间,使得工作量增加。 同时,常规管理在检查过程中,还存在漏查等问题,其应用以及消毒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精细管理要求相关物品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积极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交流沟通,有目地性的对管理成本控制[8-9]。 对于布类包、基础手术器械包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 标号定位时尽可能放置于出口货架,而对于应用频率较低的物品(特殊器械),则可存放于远处。对于无菌器械包的具体数量,应合理设置,标明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先用”或“后用”,之后在货架上存放,尽量降低无菌包的接触次数,控制物品的污染率,以此降低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返消毒率[10]。

综上所述,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以及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因此,强化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有效管理干预十分必要。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管理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确保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的完备率,降低物品的返消毒率以及取放时间、检查时间。

猜你喜欢

无菌物品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称物品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