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1-05-11郭珈彤张海军王宇鑫顾文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院感耳鼻喉科医护人员

郭珈彤 ,张海军,王宇鑫,顾文菁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耳鼻喉科,吉林长春 130021;2.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急诊科,吉林长春 130021

在临床诸多科室中,耳鼻喉科具有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多变以及患者流动性较大等特点。日常的相关诊疗措施多为侵入性操作,院内患者自身免疫力因素的影响,使耳鼻喉科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较高。经调查显示[1],耳鼻喉科的院内感染主要发生于患者术后,感染部位主要为患者的呼吸系统,部分患者也会伴有泌尿系统或消化系统的感染。而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可能为患者密度较大,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与不同病症患者接触较多,进而引发交叉感染。 基于此,该文从患者、护理、治疗和管理4 方面对耳鼻喉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降低医院感染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从而有效减少耳鼻喉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维护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1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1 患者因素

患者作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受体,因其自身因素引发的感染在临床仍占据较高的比例,对于耳鼻喉科患者而言,自身最常见的感染因素主要包括合并疾病、误吸或反流以及住院时间长3 方面。 ①耳鼻喉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而言,在接受手术等相关治疗措施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各类病原体更易侵入人体的呼吸道引发感染[2]。 ②喉部疾病的患者发生误吸的概率较高,导致带有病原菌的口咽分泌物或者食物进入呼吸道,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另外部分喉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插管或使用呼吸机,导致患者的喉部功能下降,继而增加胃食管反流或者是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加上年龄等影响因素,导致呼吸道在清除分泌物方面的能力降低, 从而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 ③住院时间的长短与感染的发生风险之间关系密切。究其原因可以发现,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在接触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次数增加,接触的细菌量和细菌种类也随之增加,加上患者免疫能力的降低,继而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

1.2 护理因素

在耳鼻喉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而护理不当同样具有较高的风险引发感染。目前,医院内年轻护士占比较高,因缺乏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不扎实或工作繁琐沉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护士在执行临床护理操作时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导致细菌与患者的伤口接触,进而增加手术切口区域感染风险。除此以外,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不到位,缺乏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未能及时有效地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未能定期执行消毒工作以及患者自我预防感染的意识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影响,也易增加感染的发生率[3]。

1.3 治疗因素

经调查发现[4],治疗方式的差异、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部位等因素均易诱发感染发生。在耳鼻喉科住院患者中, 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只有对于病症较重的患者才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手术治疗期间,侵入性的操作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腺体分泌大量黏液样物质,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另外,患者的病灶大小决定患者的切除范围,对于喉癌患者而言,若切除范围的扩大,会导致患麻醉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也随之延长和增加,促使患者自身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降低,继而易引发感染的发生。除此以外,耳鼻喉科患者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内镜,若内镜在使用的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极易导致患者的血液、体液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在金漭等人[5]的研究中,1 293 例患者中有98 例发生感染,共检出84 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3 种类型,具体感染情况见表1。

表1 病原菌构成

1.4 管理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管理不到位也是引发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由于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具有人流量大、病情种类复杂的特点, 若对患者的日常感染的监管不到位,未能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施则极易引发感染的发生。其中病区内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是消毒的重点,若未能定期进行有效的消毒,其表面会存在大量致病菌,借助飞沫、灰尘等途径传播后容易导致人体的感染。另外日常病区内的无菌用品也需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6]。 与此同时,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家属的陪护,加上日间的探视人员数量较多,须严格执行探视管理制度,限制每日探视的人数和家属陪护的人数,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7]。

2 解决策略

2.1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理念

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耳鼻喉科住院患者而言,造成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也是多方面的,部分感染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甚至远胜患者的原发疾病。因此在患者日常诊治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严格要求各项手术及检查操作的规范性[8]。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到院感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危害,增加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促使患者严格遵守医院的探视及陪护规则;除此以外,告知患者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督促患者治疗期间可以均衡补充营养,配合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增强体质锻炼,手术患者更应及早下床运动,避免发生误吸或反流。

2.2 加强医院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对于耳鼻喉科的医护工作者医院应定期组织开展院感的相关培训,结合耳鼻喉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感染管理条例。科室内部,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定期组织例会专门针对该科室近期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且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和预防措施;开展院感的专题讲座,医护人员不断分享和丰富院感的处理及预防经验,从而减少院感的发生。每隔半个月或1 个月组织一场院感相关知识的考试,以此丰富医护人员的院感预防知识,强化其院感预防意识。 并且针对医院新入职的、进修的或实习的医护人员也应加强院感防控的针对性培训,全方位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针对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和季节性疾病需召开针对性的工作会议,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9]。

2.3 重点监控院感的薄弱环节

定期组织汇总科室内发生院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其所患疾病的类型以及导致其院感发生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另外在日常诊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筛查出院感预防意识较为薄弱的患者,尤其是针对入院的患者以及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刚入院即存在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控制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缩小感染范围,减轻感染程度,避免感染现象的大规模传播;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意患者手术伤口的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对手术伤口进行换药,从而预防感染的发生;针对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予以患者合理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若患者存在多种耐药菌感染的现象,则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隔离措施,限制患者的探视,避免感染发生大规模扩散现象。 经罗辉霞等[10]研究发现,41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措施,41 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即完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预防措施,重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与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针对性的加强支持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2.4 制定科学有效的院感管理制度

首先,根据耳鼻喉科的临床特点加强对其的卫生管理,遵守垃圾分类处理原则,合理清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定期对患者的病房、常见的医疗用品进行消毒,完善病区内的消毒管理制定,每日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保障病区内环境的整洁干净。其次,完善病区的探视制度,加强对患者探视时间和探视人数的管理,合理安排患者各病房的探视清理,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禁止出现集中探视或扎堆探视的现象,减少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医护人员日常诊疗操作和护理操作的规范管理,监督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开展日常诊疗及护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科室内常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并且指派专人进行监管。

3 总结

耳鼻喉科因患者基数较大,疾病种类复杂多变,是临床发生院内感染较多的科室之一,且患者自身的因素、护理因素、治疗因素和管理因素均可导致感染的发生,因此在患者的日常诊疗和护理的工作中需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及管理,通过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理念、加强医院人员院感知识培训、重点监控院感的薄弱环节以及制定科学有效的院感管理制度等措施来减少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保障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院感耳鼻喉科医护人员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你得了“晕屏症”吗?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