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管理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

2021-05-11邢婧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知晓率人群血压

邢婧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000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高危人群指的是血压测量值正常伴有缺乏体力活动、 长期饮酒、长期吸烟、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肥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1]。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对高血压疾病知识认知,对于预防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该研究选取2016 年6 月—2018 年6 月该院所辖社区106 名高血压高危人群,对比分析其预防管理与常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所辖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106 名,采取1:1 方式分为对照组53 名与试验组53 名。 其中对照组男女比28:25;年龄35~65 岁,平均年龄(46.58±3.76)岁;文化程度:小学8 名,初中12 名,高中21 名,大专及以上12名。试验组男女比29:24;年龄36~66 岁,平均年龄(46.72±3.89)岁;文化程度:小学7 名,初中11 名,高中20 名,大专及以上15 名。 纳入标准:所有对象满足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高危人群相关界定标准[2];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知晓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两组对象性别、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管理方式以常规管理为主,内容包括定期测量血压,讲解高血压发病因素及预防方法等。

试验组管理以预防管理为主,方法如下:①知识教育预防管理。充分考虑管理对象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高血压疾病知识教育。安排专业讲师定期开展高血压疾病知识讲座活动,采取多元化方式鼓励其参加讲座活动,耐心解答现场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引发问题原因,使其知晓高血压疾病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讲解典型病例、基础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及播放纪录片等方式开展知识教育活动。 ②日常预防管理。 日常预防管理内容主要为烟酒习惯、 运动习惯及饮食习惯等。遗传、体重、年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等均可引发高血压疾病。日常预防管理中医护人员要将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告知给高危人群,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进食低热量、低脂、低盐食物,控制日摄入盐量,一般不得超过5 g,合理摄入钾、镁、钙等微量元素,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减少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此外,依据管理人群糖耐量与高脂血症具体情况对饮食方案进行调整,确保饮食方案科学、合理。 进食时要控制速度,禁止饮食过量。 告知管理人群烟酒对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忌烟酒,若管理人群依从性差定期对其进行监督与访视。 嘱咐管理人群合理运动。 运动期间若出现眩晕、头昏、眼花等情况要立即终止运动,及时返回医院就诊。③心理预防管理。医疗人员要依据高危人群具体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耐心倾听其倾诉,解答其存在的疑问。 多给予鼓励与帮助,缓解负面情绪。 此外,还可以鼓励家属、社区等参与对其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监督。 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 年随访,2 年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行为采纳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

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应用该院自制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内容包括测量血压、高血压并发症、诊断标准、防治措施、食盐摄入量知晓情况。

行为采纳评分:内容包括合理作息、忌烟酒、定期运动与健康饮食,各项满分为25 分,分数与行为采纳呈正比。

血压情况:比较两组高危人群管理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比较

试验组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对象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比较[n(%)]

2.2 两组行为采纳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行为采纳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对象行为采纳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管理对象行为采纳情况比较[(),分]

组别合理作息忌烟酒定期运动 健康饮食试验组(n=53)对照组(n=53)t 值P 值23.14±0.13 16.25±1.03 48.315<0.001 21.52±0.24 16.37±1.52 24.364<0.001 22.84±0.20 13.96±0.74 84.335<0.001 23.21±0.26 14.39±1.54 41.113<0.001

2.3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

试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mmHg]

表3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mmHg]

组别收缩压舒张压试验组(n=53)对照组(n=53)t 值P 值121.45±5.64 129.58±6.72 6.746<0.001 83.49±7.11 92.12±8.52 5.661<0.001

3 讨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增加了人们生活压力,导致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压与人们饮食习惯与健康意识关系密切[3]。近几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普遍化、年轻化为主要表现[4]。现阶段,高血压给我国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5]。高血压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效果欠佳,加之治疗时间长,治疗期间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6]。

高血压不仅会引发高血压病症还易引发其他并发症,病情与病因十分复杂,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极易引发器质性改变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7]。另外,高血压疾病长期存在会引发脑组织供血不足及心肌供血不足等,更严重者引发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给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8]。有研究指出[9],健康习惯、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史、高脂高盐、缺乏锻炼等是引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

预防管理作为科学、有效、系统性管理手段的一种,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10]。 加强患者饮食管理、给予运动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指标[11]。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案,有利于患者血压指标恢复[12]。此外,加强心理预防管理,多数患者在诊疗期间由于缺乏疾病认知等多种因素,出现不良情绪。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调节其负面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加剧血压上升[13]。 该研究结果发现,随访2 年后试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高,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预防管理通过健康教育、心理预防管理及日常生活预防管理,提高了患者疾病认知,降低血压水平[14]。

综上所述,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预防管理可促进其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减少高血压发病率,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知晓率人群血压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稳住血压过好冬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