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皮静脉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头皮合格率筛查

李 亮

(运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山西 运城 044000)

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1]。血液标本采集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环节。如何快速、及时、准确地为新生儿采集血液标本,保证血液标本的合格率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往临床上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时多采用足跟采血法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但研究发现,该采血法存在准备时间较长、对新生儿造成的刺激较大、出血量较少、难以获得标准血滴、可导致其出现局部瘀斑等弊端。本文以2018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期间在运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疾病筛查的40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头皮静脉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期间在运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疾病筛查的40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足月儿。2)体重在2500 ~4000 g之间。3)出生时间>72 h、<7 d。4)接受母乳喂养的次数>6 次[2]。5)无新生儿相关的并发症。6)其家长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400 例新生儿中,有男婴228 例,女婴172 例。将这400 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0 例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改良的足跟采血法为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具体的采集方法为:在婴儿专用的小盆内放适量约38℃的水,然后将新生儿的包被解开,露出其双脚,将其双脚放入水中浸泡约2 min。待新生儿脚底的皮肤呈潮红状后,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其双脚。沿着新生儿外侧足踝的前缘向其足底外侧做一条垂直线,将该线与其足底外侧的交界处作为采血点[3]。用75% 酒精对采血点进行2 次消毒,待该部位的皮肤干燥后,将三棱针垂直刺入该部位约2 ~3 mm。弃掉第1 滴血不用,通过挤压、放松、再挤压的方式使血滴流出,并透过滤纸,直至筛査卡上收集到3 个直径不小于8 mm 的血样后,立即将无菌棉球轻压在穿刺点进行止血。采用头皮静脉采血法为试验组新生儿进行血液标本采集[4]。具体的采集方法为:在对新生儿进行30 ~60 min的母乳喂养后,将其抱入室温为22℃~26℃的操作室内,放在操作台上。充分暴露新生儿的头部,首选其正中静脉为穿刺静脉。护理人员用左手绷紧新生儿头部的皮肤,以固定其血管,用右手以握笔的姿势持4.5 号头皮针,使头皮针与新生儿的头皮保持15°角进针。在头皮针管内的回血量超过管身的1/2 后,拔出头皮针,收集3 个直径不小于8 mm的血样,同时立即用无菌棉球轻压在穿刺点进行止血。

1.3 观察指标

筛查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持续的时间、采血过程中哭闹的时间、一次性采血的成功率、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及其家长对采血过程的满意度。将两组新生儿家长对采血过程的满意程度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及采血过程中哭闹时间的对比

经护理,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试验组新生儿采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及采血过程中哭闹的时间均较短,P <0.05。详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一次性采血的成功率、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及其家长对采血过程的满意度

经护理,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试验组新生儿一次性采血的成功率、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及其家长对采血过程的满意率均较高,P <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及采血过程中哭闹时间的对比(±s)

表1 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及采血过程中哭闹时间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采血过程持续时间(s)采血过程中新生儿哭闹时间(min)观察组 200 48.2±17.4 40.2±10.3对照组 200 133.5±22.6 120.5±18.2 t 值 9.362 9.071 P 值 0.000 0.000

表2 两组新生儿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血液标本合格率及其家长对采血过程的满意度[%(n)]

3 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血液检查,筛查其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遗传代谢疾病,以便对其进行早期治疗,避免其发生脑、肝、肾等器官损害、智力发育障碍及死亡。这对于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液标本采集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环节。足跟采血法是以往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采血方法。但由于新生儿的血液多集中在躯干和内脏,其四肢处的血液较少,故在对其进行足跟采血操作前,往往需用温水为其泡脚、用热毛巾敷其足部等。这可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延长采血的过程。而且在进行采血时,常出现出血量少、不能满足血液标本采集要求的情况,需反复挤压新生儿的足部或重新对其进行针刺。这可导致新生儿出现局部皮肤青紫、瘀斑的现象,并可延长其哭闹的时间。另外,足跟血的血样中常夹杂着新生儿的组织间液,可影响检测的结果。

头皮静脉采血法是一种新型的疾病筛查采血方法。新生儿的皮肤薄嫩、皮下脂肪少、头发少且短,其头皮静脉显露较好,故用该方法为其采血操作较为简便,采血的时间较短,血液标本的量较为充足,可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而且,该采血方法对新生儿造成的刺激较少,可减轻其疼痛反应,缩短其哭闹的时间,提高其家长对采血过程的满意度[5]。另外,由于进行经头皮静脉穿刺采血是护理人员常用的穿刺技术,其在操作时无心理压力,故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可明显提高。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采用头皮静脉采血法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新生儿哭闹少、一次性采血的成功率、新生儿家长对采血过程的满意度及血液标本的合格率高等优点。

猜你喜欢

头皮合格率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让头皮爱上做SPA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