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1-04-0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尿源瘘管石术

姚 欣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 南宁 530100)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通过将肾镜插入到患者的肾脏内,并使用激光、超声等技术将肾结石击碎、取出的一种手术。此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取石彻底、手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势,多被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易使其发生出血、感染、疼痛、临近器官功能受损等并发症。刘忠泽等[1]的研究结果显示,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 ~14%。尿源性感染是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感染性休克,其病情发展的速度较快,其死亡率较高。在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其尿源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其身体尽快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9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130 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这些患者均经腹部CT 检查、B 超检查确诊患有上尿路结石。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84 例,女性46 例;其年龄为35 ~82岁,平均年龄为54.7 岁。这些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晚期癌症。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尿常规检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如果患者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3 个,可确诊其发生尿路感染。对患者进行中段尿病原菌培养,对其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据此为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3 ~7 天后,再次对患者进行中段尿病原菌培养,如果检查结果呈阴性,对其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未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在手术前30 分钟,常规为其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为其取膀胱截石位。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患侧的输尿管进行逆行插管,为其取俯卧位。在C 型臂X 线机下对患者的结石进行定位,对目标肾盏进行穿刺后,为其置入斑马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沿着斑马导丝的方向扩张筋膜(由8F 逐渐扩张至18F),然后为患者置入Peel-away塑料薄鞘,为其建立经皮肾通道。在经皮肾通道内置入7F输尿管硬镜,在直视下采用钬激光击碎结石。用灌注泵和逆行导管冲出碎石屑。手术后,为患者常规留置肾造瘘管和双J 管。在手术后3 ~5 天,为患者拔除肾造瘘管。在手术后4 周,在膀胱镜下为患者拔除双J 管。

1.3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均对其进行输液护理、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查找相关资料,得知造瘘管堵塞所致肾内压升高、腹腔积液、肾周积尿、低钠血症、继发性脱管是导致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生尿源性感染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据此为观察组患者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计划。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方法是:1)在手术前后,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手术后,为患者常规留置内径较大的导尿管,以确保其尿液引流通畅、碎石顺利排出。每天定时为患者更换衣物,以确保其舒适度。如果发现患者穿刺部位的敷料潮湿,可向远端挤压其管道,采用生理盐水为其低压冲洗导管,及时为其更换敷料,保持其穿刺部位的干燥。2)在对患者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灌洗液。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腹胀、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在手术时,需要为患者大量使用灌注液(高压灌流),这易使其机体吸收较多的灌注液而引发低钠血症。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其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血压波动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4)手术后,如果未将肾造瘘管彻底置入收集系统中,在侧孔处肾包膜外面、后腹膜间隙可有一些尿液潴留,进而可使患者出现腰腹胀痛、发热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多饮水,不憋尿,定时排尿。如果患者肾周积尿的症状较为严重,应积极配合医生对其进行穿刺导管置入术,以对其肾周的尿液进行引流。5)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家属应避免移动患者的肾造瘘管,患者在床上翻身及离床活动前应解除肾造瘘管的固定装置,切勿用力牵拉肾造瘘管。告知患者应禁止做突然下蹲、腰部及四肢同步伸展等动作,以防止其管道上下移动或脱落。

1.4 观察指标

1)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造瘘管堵塞所致肾内压升高、腹腔积液、肾周积尿、低钠血症、继发性脱管的发生率。2)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尿源性一般感染、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造瘘管堵塞所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造瘘管堵塞所致肾内压升高、腹腔积液、肾周积尿、低钠血症、继发性脱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造瘘管堵塞所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尿源性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尿源性一般感染、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尿源性感染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研究发现,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易发生尿源性感染[2-3]。尿源性感染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此病患者手术后身体的恢复。尿源性感染主要包括尿源性一般感染、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感染性休克。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护后,观察组患者尿源性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尿源性感染性休克。这表明,对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其发生尿源性感染并发症的风险[4]。研究发现,导致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生尿源性感染的原因是其发生造瘘管堵塞所致肾内压升高、腹腔积液、肾周积尿、低钠血症、继发性脱管。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造瘘管堵塞所致肾内压升高、腹腔积液、肾周积尿、低钠血症、继发性脱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在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时,需借助高压水泵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这可能会使患者肾盂内的压力明显升高。液体经肾盂逆流进入到患者的血液系统中,其中的细菌及毒素也会随之进入血液中,从而导致患者手术后出现高热的症状[5]。在手术期间,应测定患者的肾盂内压,防止其因肾盂内压过高而引发感染。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患者发生尿源性感染与其肾造瘘管堵塞所致肾内压升高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肾造瘘管和导尿管是否通畅,定时为其挤压引流管,观察其造瘘管周围的敷料是否干燥。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其造瘘管堵塞所致肾内压升高、腹腔积液、肾周积尿、低钠血症、继发性脱管的发生率,进而可预防其发生尿源性感染。

猜你喜欢

尿源瘘管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休克的防范和治疗措施分析
H2S、HBP、sTREM-1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分析
健康成人尿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老年尿源性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及其炎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